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给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给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而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则是实行有效教学的重要平台,因此,有效教学最终必须一一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何谓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有效教学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所以这并非是教师的口若悬河,也并非是教师的神采飞扬,更不是课堂上看似热闹非凡的情景.

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通过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这里的进步或发展不是单指知识获得这一方面,还包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发展或有无进步是教学有效或无效的唯一指标.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是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教学.通俗地说,即是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一个定义、一个定理;能够顺利地解决一个题目,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这才是学生真正学会了知识,学到了精髓;才算教师真正完成了教学任务;才达到了新课改实施的要旨.

那么如何来实施有效教学、又如何来实施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呢?本人认为要实施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关键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解决好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教学效益不高、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两个方面着手,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抛砖引玉,本人就以上两方面谈谈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肤浅认识.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以实现有效教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学生的大部分知识均是从课堂上获得的,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初中数学教学必须探索的问题,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以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如何把这些环节搭配好、排列好,设计出相对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好45分钟时间,是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

第一,设计课堂教学层次时,既要注意“温故知新”,在引入新的内容时首先对先前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要做到“承前启后”,当传授完本堂课的内容时,应适时指导学生对下一堂课进行预习,为上好下一堂课打好基础.通过课堂层次的合理设计,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设计课堂教学层次时,既要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又要注重因材施教.对基础差的学生,重在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及时给予鼓励的评价,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使他们经过努力,逐步跟上.而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则要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指导他们做一些难题,发展他们的学习才能.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这样整个课堂教学效果也就得到了提高.

第三,设计课堂教学层次时,还要注意课堂容量大小,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突破难点.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讨论,这样,课堂结构紧凑,课堂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2.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用现实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或者具有悬念的素材,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问题情境,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我用以下这段话作为引入:“有人说如果将一张纸裁成两等份,把裁成的两张纸叠起来,再裁成两等份.如此重复下去,第43次后所有纸的高度便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一张纸的厚度是0.006c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5000km,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 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又悬,又好奇,很快就对此问题争论开了.此时我适时指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来解决.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有理数的乘方”的兴趣,使这堂课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学习《合并同类项》一节时,可以创设:已知x=15,y=23,求代数式3xy+4x-5xy+2x+2xy-5x+y的值.师: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说出答案吗?生:不行.师:我知道答案是38,请再举出x,y的值.生:x=125,y=210.师:335.……学生觉得很好奇.师:学好今天的知识,你也能这么快说出答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接下来的教学就轻松多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主要依赖于学生原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学习新的知识点之前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已有知识对于内化新知识帮助很大,创设情境时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情境要有一定的知识性,同时与新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对学习新知识有所帮助,从而使学生更容易地开展对新知识的探索.

3.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根据不同的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数学课堂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可用创设讨论的方法,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而对探究性问题,则需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操作中尝试,在讨论中释疑.可通过动口讨论,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手操作,让他们多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丰富了数学活动,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具体到一堂课,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进行统筹考虑.

例如,学生普遍认为数学难学,且枯燥无味.众所周知,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数学实物演示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与游戏相结合,那么数学就会变得有趣多了.这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真所谓耕耘于数学游戏园地,其乐融融!就有这么一位老师,他在上课前,给每位学生分了些棋子,让学生摆出如图所示的形状.

(此时课堂气氛异常激烈,学生的情绪异常高涨,都在忙于摆棋子.一会儿后,学生完成任务,教室突然安静下来,学生都陷入思考之中.)教师开始提问:12=1,22=4=1+3,32=9=1+3+5.结合图形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和讨论,最终得出“n2=1+3+5+7+……+(2n-1)+(2n+1)”的结论.该教师没有让学生利用传统方法去死记硬背公式,而是让学生经历了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实物演示中,领略其中的奥秘,从而理解记忆了公式.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特殊到一般,进行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实物演示,形式多样,以此种形式为载体,来讲授知识,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

二、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作业是学生巩固和消化吸收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布置适量的作业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是完全必要的,然而过多的作业,则往往造成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不仅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反而会增加学生的疲劳度,导致学生厌恶乃至放弃作业.那么如何做到既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能达到作业巩固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目的呢?本人认为关键是要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努力使每道作业都产生有效的结果和成果.要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作业和课堂训练时就需要充分考虑以下问题.

1.作业设计的相关性

作业的相关性是指作业任务与所期望的教学目标相关联的密切程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充分考虑作业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内在联系,所布置的作业不能偏离教学目标,而应该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也就是说,作业要有高的相关性,能够为特定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提供适当的运用和练习的机会,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当学生认识到作业与他们的学习目标相关联时,就会付出必要的努力去完成.

2.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的趣味性是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是否有趣,能否激起学生的兴趣.作业的趣味性依赖于作业的呈现形式和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如果我们在作业形式上多花心思,设计一些趣味性作业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如当学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后,我设计了“二十四点”游戏题让学生做作业.题目如下:有一种“二十四点”的游戏,其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任意四个1~13间的自然数,将这四个数(每个数用且只能用1次)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如对1、2、3、4进行运算:(1+2+3)×4=24.

(1)现有四个有理数3、4、-6、10,运用上述规则写出三种不同方法的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

(2)现有四个有理数3、-5、7、-13,仍运用上述规则,写出一种运算式,使其结果等于24.

这样,学生在快乐的作业中,加强了“双基”.使数学作业变得轻松、活泼,激起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3.作业设计的自主性

作业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对于学生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单纯知识型的作业,布置一些应用型或探究型的作业.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则布置一些基础型、知识型的作业,以达到复习和巩固知识的目的.

同时在训练作业时也要提高有效性,以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4.课堂训练的及时性

课堂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新授内容的教学宜采用“小步走,快反馈”的教学方法,确保课堂训练的及时性.新授内容应适当分成几个环节,每一环节完成之后及时进行适量的巩固训练,这样安排训练,学习内容少、间隔时间短,既照顾到了基础薄弱的学生,同时也符合数学学科前后知识逻辑联系紧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前面知识能得到及时的巩固和“老化”,有利于对后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图形的旋转》一节的教学可分为四个组块:旋转概念、旋转性质、旋转作图、旋转应用,在每一组块里面及时安排适量的巩固训练,旋转概念学习后安排适量的辨别识图训练以巩固概念,旋转性质学习后让学生有机会及时应用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以巩固性质,旋转作图也是对旋转性质的应用,教师示范后应立即为学生提供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旋转应用让学生欣赏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美妙应用,体验感悟数学美.

5.课堂训练的层次性

课堂训练既要照顾基础好的学生,也要照顾基础薄弱的学生,要符合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训练选题应“重基础、有梯度”,确保课堂训练的层次性.新授课课堂训练选题应以基础为主,因为学生对新知识需要有一个熟悉 “老化”、形成技能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一点训练的思维层次,让学生体验到思维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既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吃得下,也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吃得饱.基础题、中档题、稍难题的比例一般约为7∶2∶1.

6.课堂训练的发展性

讲评要讲解正确、规范的解题过程,更要暴露典型错误,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反思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变个别学生的典型错误为全体学生的经验教训.课堂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先尝试,教师巡视,然后选择解题过程正确规范的和有典型错误的进行正误对比板演或展示.讲评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一题多解:本题还有哪些解法?哪种解法更为优越?一题多变:添加或减少条件后怎么解?条件与结论置换后怎么做?图形运动变化后怎么解?讲评要让学生反思解题过程中用到了哪些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要与学生一起提炼解题过程中所蕴含的解题规律、解题策略、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实施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必须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提高学生作业的有效性两个方面做起,而只有实施了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才能创造出真实开放、真正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董洪量.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3]朱慕菊编著.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