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阅读教学中的体验策略例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阅读教学中的体验策略例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鲜活的个性,关注学生独特的体验。语文学科是体验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需要从学生体验出发。在阅读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些的尝试。

一、激活相关经验,引发联想。唤醒体验

“阅读活动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蕴,它始终与人类生存状态密不可分”。丰富的生活体验与深刻的阅读体验是密不可分的,丰富的生活体验有助于深入地把握作品的内涵,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文本中所描述的情境,有些是学生未体验过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过相似的体验,学生头脑中已经存储了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经验、知识。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唤醒和激发存储在学生脑中的相关的经验,引发联想,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经验走进文本,触摸作者的情感,感悟文本内容所蕴涵的丰富意蕴。

《我心归去》一文写作者寂寞与孤独时有这样的句子:“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却弃你而去……”。理解这句话的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结合自己周围的声音,唤醒情感体验:每个人都生活在声音的包围中,每种声音都为你而来,比如早上厨房是妈妈“滋啦”煎鸡蛋的声音,是在为你准备早餐;晚上你房门钥匙的转动声,是你爸爸来看看你是否弄掉了被子;闹钟的声音是催促你起床学习;街上汽车喇叭声是在提醒你注意行车安全……通过联想唤醒体验,学生了解到作者的孤独、寂寞是因为他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熟悉的声音,一种巨大的孤独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二、利用文本空白,激发想象,促进体验

想象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想象的过程即是体验的过程。激发想象,可以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用语言文字描述的情景转换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以促进学生体验;可以引导学生将文本中虽然没有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但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在头脑中浮现出来,来加深学生的体验。文本中往往有一些“空白点”,或者有一些“概写”的地方,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中的空白点或“概写”之处,让学生根据特定情节、人物、事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补充和具体描述,并联系上下文自读自悟,想象思考。这样,不仅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及人物的情感,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与发展。

《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但作者没有具体描写,教师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加以想象,想象出见尔曼是怎样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怎样颤抖地调拌黄色、绿色在墙上完成他的“杰作”。《一个人的遭遇》写索科洛夫的妻子和两个女儿被德尉人炸死后,他回到一家住过的地方,看到很深的弹坑,只用很概括的语言“我实在难受极了”表达他的心情;《祝福》中鲁四老爷的两次“可恶,然而……”一,《雷雨》中周朴园、鲁侍萍的潜台词等,都是含金量很高的空白,把这些空白作为启发想象的发散点,激发学生的想象,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定能较好地诱发学生内心体验,在想象中巩固知识,在想象中培养思维能力。

三、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活动,强化体验

阅读教学中学生展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必须具有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首先,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建设“民主,合作、和谐”的课堂,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敢想、敢说、敢为,才能对文本内容做出个性化的反应。如果课堂沉闷,师生关系紧张,教师主宰课堂,学生的思维被禁锢,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又哪里来“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呢?教学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一文,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写出你认定的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然后选择你生命中最宝贵的,按照顺序依次删去其中四样,流下你最后一样真爱。教师适时点拨:所选取的五样一定是你的真爱,简要写出放弃的理由。学生自主活动,然后与同桌对话,与小组成员交流,从中选择富有思想意义的代表面向全班交流讨论。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活动开展得富有成效。

其次。巧设体验学习情境。情境创设既能调动感情、点燃激情,便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供各种情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体验。教学《相信未来》,为了让学生走近诗人,可精心设计一档《艺术人生》节目。课前指定三名学生收集作者食指的相关材料,汇总整合,课堂上扮演食指,现场采访“食指们”,作一次心灵的交流,共同感悟生活的真谛。通过设计《艺术人生》栏目,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了情感体验,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尊重个性阅读,客观评价,珍视体验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应把阅读的权利交还学生,鼓励学生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做出个性化的解读。如对《诗经・采薇》的主旨的理解,有的从中读出了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情怀,有的读出了通过对口狁的仇恨而表现出的爱国情怀。补充学习《诗经・蒹葭》时学生除读出了“伊人”是“恋人”外,还读出了“伊人”是“贤才、友人”,是“理想、前途”,“水”可以是高山、深壑,可以是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在水一方”可以指“贤才难求,知、音难觅”,也可以指“理想破灭,事业难成”等许多内容,对于这众多的感受和体验,只要学生能言之成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不能囿于“成见”,限制学生思维。

学生个体对文本所建构的“意义”的理解,有的灵光闪现,有的显得稚嫩。教师对学生不成熟的甚至是幼稚的看法,都要加以保护和引导,不要求全责备。教学《江南的冬景》时,教师让学生说说对文本体验最深的段落,许多学生针对自己欣赏的段落谈了自己的体会,而有一学生突然提出课文前四节写得不好,因为作者贬低了北国的冬景,并且情绪显得激动,这时教师不但不去责备他,反而大加赞赏说“你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供同学们讨论的问题,为什么开篇从北国冬景写起?”自然地引导到这一重点的讨论,这样不但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并不是漠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导向,并不是无原则地认同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任由学生带着错误理解走人文本。客观、公正、有分寸地评价学生的独,特体验,有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充实,在充实中成长。

当然,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的方法很多,可,以在诵读中体验,在语言品味中体验,在艺术熏陶中体验。阅读教学要从学生体验人手,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获得内心的澄明和视界的敞亮,语文课堂一定会更加闪现灵动,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