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周明明与他的“超威”电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周明明与他的“超威”电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创业伊始,周明明即推行“品牌战略”,短短10年,就让一个“家庭作坊”变成了一个总资产4.8亿元,年销售额15.3亿元,年创利税4亿元,被《福布斯》中文版评为2005年度“中国潜力100”榜入选企业。

他身上时时闪耀着浙江民营企业家的“草根情结”眼光却紧紧盯住全球市场。他带领的团队在“超越权威”的过程中,让“超威”品牌享誉国内外,为振兴民族工业、提升民族工业品质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书创业重品牌

1990年,周明明以优异的成绩在杭州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分配到位于太湖之滨的家乡长兴县虹溪中学任教。10多年寒窗苦读,终于学有所成。在别人看来,他应安安心心地当好一名化学教师。然而,他却令人不解地继续当起了“学生”。

1995年,周明明辞去教师之职,创办了浙江超威电源有限公司。他走进了另一所“大学”――自行筹资8000元,请来懂蓄电池制造技术的父母,办起了“超威公司”。他的父亲周龙瑞先生,是一位在蓄电池行业从事研发工作数十年的高级工程师,成了他进入电池制造业的真正“导师”。

8000元启动资金,三间简陋的民房,十几个工人――与浙江众多的民营企业一样,超威只是一个小小的家庭作坊。谁也没有料到,几年后超威会产生巨大的“裂变”,梦幻般地成为全国蓄电池行业的领头雁。

与别的民营企业老板不同的,是周明明的另类经营思路,即“超威”品牌目标的定位及其战略与战术的高效运作。

企业创立之初,周明明坚持“自力”与“外援”“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是从周一到周五为全身心投入到实验室与生产车间进行试制工作,每天工作达14个小时之多。夜深人静,寂静的厂区除了门卫,只剩下他一人在做着各种理化测试或分析各种理化检测数据,继续做他的新产品研发工作。饿了,开水、冷饭、萝卜干就是他的夜宵。有时客户到了县城,他来不及换掉被稀硫酸灼蚀成千孔百疮的裤子,便骑着破旧摩托车直奔10公里外的县城迎接客户。

周六和周日,他把家里的工作交给父亲,腾出“一手”跑出去广交朋友,“不自量力”地上门寻访国内顶尖的知名专家,邀请他们担任企业的技术顾问。当时,超威实在太小,周明明的“书生意气”让很多人大摇其头。然而,周明明锲而不舍的精神、对蓄电池产业发展的独到见解,和立志要为民族电池工业水平超越洋品牌的赤诚之心,终于打动了众多的专家们,他向北京、沈阳、哈尔滨、重庆、上海、厦门的著名蓄电池科研部门、电化学专业博导等一批国内顶级专家和教授发出了10多张聘书,获得了一流的技术支持。

历经两年攻关,超威第一个产品电动助力车蓄电池一面市,就以出众的品质产生了“一石起浪”的效应,其性能检测指标超过知名厂家,国内各大电动助力车生产企业试用后赞不绝口,不少厂家终止与洋品牌的合作,转而选择超威。业内评价,超威的起点不是不高,而是甚高,周明明天生就是一块做企业的料,他不仅瞄准了市场机遇,而且掌握了让企业超常发展的“秘方”。这个“秘方”就是他提出的品牌战略思想与有效运作形式的成功实施。

2001年,超威跨出“超越权威”第一步。在国内同行中率先将纳米技术成功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制造,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全面超过行业标准,其中最关键的是使用寿命性能超出行业标准一倍以上,整体性能超过了进口的同类产品。2005年3月,山东省乐陵市委党校聂老师来信说“超威牌6-DZM-12电池到现在已用了4年,现想换电池,怎么汇款?”诸如此类来信,每天如雪片纷飞,从四面八方拥向超威。超威纳米蓄电池一举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被评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和列入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项目、火炬计划重点项目。

2005年底,超威总资产已达408亿元,拥有极板生产基地五个、总装生产基地3个,年产值达15.3亿元,年创利税4亿元,产品覆盖全国29个省市区,并出口欧亚各国,其中电动助力车用蓄电池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前茅。

周明明演绎了“能人造超威”的奇迹。他说,超威是一家专业制造动力电源产品的企业,创立品牌特色,首先要积蓄“动力”,就是要把一流的人才团队和全新的品牌观念作为企业的“原动力”来经营,有了“原动力”再加科学的管理作为“催化剂”,自然就会“裂变”。

塑造品牌创新路

周明明说:人才必须像蓄电池,反复充电才能持续放电。他身体力行,刻苦钻研电化学专业,并在百忙之中坚持到浙大进修完EMBA课程。几年中在国内、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而且成为解放55年来拥有2万名知识分子的长兴县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人。

他认为,一个企业再好的产品都是有生命周期的,而一个响亮的品牌却能成为民族工业的“常青树”。在塑造品牌的模式选择上,周明明有着独到的眼光。

例如经营人才,采取“刚柔并济”的手法,全力塑造人才团队品牌,以人才团队的品牌效应,助推产品品牌和整个企业品牌形象快速提升。

如今,人才团队的品牌效应已为超威插上了自主创新加快腾飞的翅膀,企业以每年取得技术成果10个以上、规模成倍扩张的惊人速度,成长为县、市重点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蓄电池行业的一颗璀璨的新星!

近两年,周明明极力推行他的新理念,大规模地更新企业装备,积极致力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全力扩大超威品牌效应。

周明明着眼产品的市场定位,将产品营销与品牌推广合二为一,组建了92名技工的产品全程跟踪服务队伍,网络覆盖全国29个省区直辖市,光是技工年薪一项开支就达300余万元,为使用超威蓄电池的生产企业、销售网点和大众用户提供最优质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优秀的产品品质和受人称道的服务,使超威品牌扬名海外,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以色列、埃及等国家的经销商和电池生产企业慕名来到超威公司,寻求超威以技术作价为投资方式到他国进行合作生产的机会,为中国蓄电池生产企业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开创了新纪元。

超威连续4年保持“零库存”的纪录,产品还在生产线上就被预订一空;带着汇票订货还要排队等候几周;财务账面无分文应收款;企业产销税利年均增幅高达136%以上。业内评价,这就是超威品牌效应的生动缩影。

超越自我再超越

周明明不仅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更加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他说,企业做到一定的规模,财富不再只属于个人,而是属于社会,回报社会,是企业天职。

近几年,在超威的带动下,长兴县兴起一个新的主导产业――新能源制造业。全县规模型蓄电池企业达50多家。

超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投入280万元资金邀请专家和科研单位对蓄电池生产环保课题进行试验、攻关,取得重要成果,供同行借鉴;继而又投资近3000万元搞生产环保技改工程,在全县蓄电池企业中率先通过省、市、县三级环保标准监测验收,为同行向绿色环保企业扎实迈进,迅速提升全县产业形象作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超威毫无保留地与全县同行企业“抱团”协作,利用自己的新能源研究所和人才团队的优势,与全国几十家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正为长兴县打造新能源制造基地作出开创性的贡献。

客观评价,超威目前很大一块投入,是难以看到经济效益的,或者说是很难在短期获得回报的。对此,周明明心照不宣,他说,做企业不能急功近利,超威目前具备了更好地回报社会的实力,应该为地方发展作出多层面的贡献。

一个人贵在超越自我。因为睿智和才华,周明明的创业之路一帆风顺。有人说,仅以超威旗下14家分公司为社会提供7000多个就业岗位而言,就是一项不小的贡献。周明明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每年投入资金近百万元。他在企业中专门设立了爱心基金会,对贫困职工家庭、下岗工人、社会残疾人、特困学生、军属烈属给予长期的帮扶。他说,钱花在该花的地方,个人事业成功才有意义。

一个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正是周明明超越自我的又一股“原动力”。他认为,企业发展得越大,也就意味着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越强,企业家的自身定位与奋斗目标的取向也更加重要。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浙江民营企业家割舍不去的“草根情结”,更看到激情与理性的和谐交融。

预计到2006年底,超威仅新型电动助力车蓄电池产值就将突破18个亿,超威年产销税利再创新高。同时,加快资本运作步伐,组建现代化企业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主攻新能源研发制造方向,继续“超越权威”,力争在汽车动力电源产品研发方面取得更新、更高的科技成果。

周明明正带领他的人才团队,在创新发展的快车道上奋力奔跑,努力打造国内电池行业航母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为提升我国民族电池工业水平作出新的贡献。他说,这是他的理想,更是支撑他前进的强大“原动力”!

超威公司办公室为周明明作过一项统计,超威公司创业11年,合计4015天,周明明共休息了37.5天,每年的大年初一、初二是他的“休息日”。2001年在出席蓄电池工作青岛会议时,参加会议组织的半天海滩观光,2003年因病住院“休息”了15天,除此以外,他从未在他乡滞足游玩或休息过,哪怕只是半天时间。有人说,“企业家的睿智加上他的勤奋等于成功”,从周明明的成功,超威品牌的毅然崛起,使我们更加深了对其成功秘诀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