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景观设计与人性的相互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景观设计与人性的相互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现代社会的存在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景观设计作为环境对人的影响巨大,好的景观设计可以塑造优秀的人格,景观设计的真善美与人性的真善美是和谐统一的,本文从景观设计的真、善、美三个角度阐释了景观设计对人的影响以及在设计中应该尊重人、引导人和关怀人的原则。

关键字:景观设计;人性;真善美

在这样一个讲求高速度的时代,几乎没有机会让人们停下追逐的脚步,如果一个城市看起来物欲横流、灯红酒绿,高楼大厦就会对人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压力,人的欲望会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膨胀,同时心底会产生无限的空虚,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是有目共睹的。

景观设计就如同人性的塑造,应该处处体现人性的真善美,从而反作用于人,达到人与景观、与自然的相互融合,共同营造出整个社会的真善美。总的来说,景观设计应该从尊重人、关怀人和引导人三个方面来体现,以实现人性真善美和景观真善美的融合,从而使人与自然相互融合。古代人在自然中追求着真善美,近代人在自然的基础之上追求着自身的完善。

1 景观设计的第一境界“真”——对人的尊重

自尊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以自我尊重为内在根据,以追求别人尊重自己为直接表现的精神追求和倾向,是人的精神属性。

任何类型的景观规划设计首先都要明确目标,明白自己在为一群什么样的人设计,怎样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真正感觉到环境带给他们的精神愉悦享受。例如住宅区,首先要了解它的特性,设计师要与居住者认真地沟通和交流,尊重居住者的需要和意愿,而不是自己想象应该怎样设计。一要注重设计的各种要素,体现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能够以此唤起人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二要了解人的基本需求,包括对视觉、触觉及行为尺度等方面的需求,还要充分考虑到人们习惯靠右走以及从众心理等行为习性[1];最后,就是在设计中倾注情感,满足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包括要考虑到地域特色,在设计中营造意境,给人们以归属感。人是最具感情的动物,所以景观在人的眼里往往也变成了有情感的景象,人性化的设计,更应该将设计者自己的情感倾诉出来并与居住者引起共鸣。

1.1 亲水人性化设计

景观设计应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中国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观水、亲水、近水、戏水的空间场所。亲水空间设计应把静态水景和动态水景两种形式结合起来,利用静态水景的“静”营造宁静、温馨的沉思空间,利用动态水景的“动”势姿态、声音和色彩营造喜气、活跃的趣味活动空间,进一步增加景观空间的活力和动感,从而让人们在现代都市中也能体会大自然带来的快乐。

1.2 景观小品的人性化设计

景观小品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美观大方的造型和五彩缤纷的颜色在绿地环境中发挥着点缀环境、活跃景色、烘托气氛、加深意境的重要作用。各式各样的环境小品,一方面作为物资载体来表达一定的地域文化,使居民感到自己是处于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场所,加强居民的归属感;另一方面作为形态空间要素反映了社会文化及艺术观念的发展,实现对居民的教化与熏陶。良好的环境小品设计与布局,能极大地激发居民进行户外活动,提高中心绿地的使用率,创造出高质量的户外交流空间,让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自然与人们塑造的景观相互融合的亲切感。

1.3 夜景照明的人性化设计

无论是住宅区或者是公园等休闲场所,夜景的照明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存在应该就是让人感到安全、温暖,减少黑夜带给人们的恐惧,所以照明设计一定要符合人的心理需求,使人们有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不会感到害怕。对不同的对象,如道路、绿地、水景、石组、景观环境小品等,应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以强有力地表现环境视觉效果,塑造整体空间的形和色,展示事物的材料、质感和色彩,使之因为光的效应而更加美观[2];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黑夜的魅力,它不是使人惧怕的,也能通过人们对它的装饰而感到更加亲切,更加真实。

1.4 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在人的本性里,总是喜欢采用最省能量的方式达到目的。设计师在设计步行路的时候,要抓住人走捷径的天性,将硬质景观设计在人们需要的路径上,才能避免这个情况。这些简单的规则也要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北方的冬天,人们更愿意在街道阳光充足地方或者能够避开寒风的地方行走;而在南方的夏季,人们更愿意在建筑的阴影里行走[3]。这几个因素都需要设计师统一考虑,选择出最能够体现人性化的设计方法,同时能够减少对景观环境的破环。

2 景观设计第二境界“美”——对人的引导

人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动物。在美好的环境中,人们体会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心也会为之动容,人们的心灵也会受到环境的净化。所以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景观设计更应该提醒其自身具备的引导价值,阻止人的欲望膨胀,让人们心灵回归纯净,让城市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蓬勃发展。 在北京处某景点外两边刻着二十四孝图,这些图刻得非常精致,那些感人至深的画面,人物的动态,相信也会深深地刻在每个游人的心里,他们也许会在与父母争执的时候想到这些画面,于是主动认错,相合甚欢。他们也许在许久没有回家的时候想到这样的画面,于是决定动身回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如果一个才几岁的儿童在一处公园中见到这样一个雕塑,“一个还没有垃圾箱高的小孩正捡起地上的垃圾,努力投进垃圾箱中,旁边他的父母正微笑着望着他”这样的画面,纯真的小孩子一定会为之动容并且照做的,不管他是真的在学习还是渴望父母那种夸赞的爱的目光,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所以说,人的优秀品质也是需要景观的引导的,这也是景观最美丽的部分。

3 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善”——对人的关怀

需要作为人的内在本质,必然会在人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这就是人的属性[4]。人需要关怀。

艺术与道德的理念中,“善”是最高一层的理念。在真、善、美视界中,善表达人类世界的价值取向,关乎社会是否公正、合理以及人类向何处去等问题。善在景观设计中,体现的是对人的关怀。

人性化的景观设计应该随处体现出对人的关怀,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人需要与其他人交流,需要与环境交流。所以了解了人的心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后进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例如住宅区设置一个木质的座椅,一个简单的棋盘桌,给居住者带来很大的方便,虽然看似不经意,但是却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对居住者的关怀,生理上的关怀往往可以让使用者化为心理上的感动。

留守儿童这一社会性的大问题,也应在景观设计中有所体现。他们的父母大多都到了大城市打工,是社会的最底层人民,他们有时候可能对家的概念都有些遗忘了,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心理与身体同时承受巨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是可怕的,是不尊重人的。而从哪里能让他们的心灵得到一些归属呢?笔者认为,现代都市中无论是大型的公园、街道、绿地或是广场等,都应该为他们这些人做一些服务。比如建立很多的亲子园,让他们疲惫的眼光撇过的时候,想起在家的孩子,从而感到一丝丝的幸福,让他们更有拼下去的勇气和热情。政府大力投资建设一些免费的游乐场所,专门为农民工的孩子建设的,让他们也能将自己的孩子带到都市中陪他们玩乐一番,痛痛快快地享受天伦之乐,而不用担心费用的问题。让这些孩子更多地接触他们的父母,还他们一个健全的心理。

4 结语

人在景观环境中的行为是景观环境和人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中包括人对环境的感受、认知、反应这一连续过程。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客观联系:一方面,人的行为影响着环境,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不仅是景观环境的组成部分,甚至改变着景观环境的本来面貌;另一方面,环境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乃至观念。良好的公共空间促成人们的交往,丰富人们的户外生活,减少人的欲望,增加了人的快乐并让人们的心灵得到回归。而回归就是一种真、善、美的传统和谐。(收稿:2012-04-03)

参考文献

[1]许景.居住区中的“桃花源”——人性化之于居住区景观设计, 艺术与设计

[2]章菁,罗志远.“人性化”交往空间—— 居住区中心绿地景观设计 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

[3]金旭阳,王磊.道路景观设计人性化浅谈 北方交通. 2010-02- 0043- 03

[4]路红梅,李河菊.论人性的系统结构及其特征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年1 月第32 卷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