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证明商标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创立知名品牌,提高商品或者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护证明商标既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又是维护国家地区经济利益的需要,更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将从“安溪铁观音”这一品牌入手,从无牌到驰名,讨论其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证明商标 品牌 农村经济发展

一、“安溪铁观音”品牌的历史及发展过程

1、有牌无名――铁观音难佑农

福建安溪因特产“铁观音”而广为世人知晓,上下近千年。“安溪铁观音”与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代代相承。

“安溪铁观音”是安溪人民的骄傲。安溪乌龙茶产量约占福建省的1/2、全国的1/3,1982年被列为福建省茶叶出口基地县,自古有“闽南茶都”之称。但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由于小农经济意识和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当时的安溪茶叶虽然已经有一定名气,但生产经营还处于粗放型阶段。“品牌”对广大安溪人民来说还是个陌生的名词。由于茶叶市场销路打不开,当时铁观音价格十分低贱,每公斤还不到一块钱。茶贱伤农,茶农的积极性大受伤害,粗种粗管,使大片优质茶园蜕变为劣质茶园,以茶为生的茶农从此走向贫困。

资料表明,从1980年安溪第一件茶叶商标“风山”核准注册至1985年的5年时间里,安溪全县的茶叶注册商标仅为2个。而就是在1985年,安溪县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80元、人均财政收入仅为18元,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

2、零星散牌――铁观音不“铁”

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为“安溪铁观音”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安溪茶人开始凭着自己的果断和智慧,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摸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子,品牌经营的理念也开始融入部分安溪茶农的经营管理中。

这一时期安溪茶叶品牌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1995年,为企业自主创牌。此阶段,全国茶叶市场开放,安溪茶业步入经营体制改革时期,开始走上产业化经营的道路。“穷则思变”的安溪人趁势而上,开始走出去,把茶叶生产做到全国其他地区。一部分茶商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逐渐意识到品牌在茶叶经营、开拓市场等方面的重要性。并开始注重打造自己的茶叶品牌。但此时,企业的创牌大多在方式、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并没有真正叫响牌子。与此同时,顺应茶业生产化经营和市场需要,安溪县内也出现了一些私营茶叶企业。资料显示,1986-1995年,安溪共新增茶叶注册商标201件,茶叶商标总数达到203件,是1985年的101倍。工商部门登记的茶叶企业60家,个体工商户65户。1995年,安溪农民人均年收入1643元,全县实现财政收入1.3亿元,分别是1985年的5.9倍和4.3倍。但直至1995年,安溪县还没有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第二阶段:1996-2000年,为政府推动创牌。此阶段,茶业在安溪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已经由传统特色产业逐渐转变为支柱产业。为加快发展茶业经济,安溪县政府于1997年1月成立了下属事业单位――安溪县茶业总公司,负责对全县茶叶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科研、技术推广、质量管理等进行合理规划、实行宏观调控,加强行业管理。同年7月,安溪县最大的茶业加工厂――安溪茶厂,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获得了进出口茶叶经营权。此时,安溪铁观音开始大量销售到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国家。

资料显示,2000年,安溪县共有茶业商标295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茶业企业191家、个体工商户115户。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345元,比1995年翻了一番。1996年,安溪正式从贫困中除名,并且连年列位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

综合两个阶段可以看出,安溪的茶业经济发展已经开始逐步走上正轨。但是,从企业自主创牌到政府推动创牌,其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安溪的茶叶生产方式大多数停留在一家一户的分散状态,多数茶农、茶商没有能力为自己创立品牌,没有条件在市场上推广。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有效的保护,出现同行相斥、单打独斗的恶性竞争,旺盛的需求使市场上出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极大损害“安溪铁观音”的品牌形象。混乱的秩序,品牌战略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安溪始终没有走出制约当地茶产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3、证明商标――涤尘降甘霖

迷雾中,安溪县政府为安溪茶产业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把“安溪铁观音”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注册,实施统一管理和保护。1998年8月,安溪县茶业总公司正式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安溪铁观音”和“安溪黄金桂”两个证明标志。2000年4月,被工商总局核准注册。到此,“安溪铁观音”有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个“护身符”,这是安溪茶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安溪政府适时对“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注册人开展创品牌行政指导。2003年12月,“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容获福建省著名商标;2005年12月30日,“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成为首件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安溪铁观音”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对广大安溪茶农而言,意味着无须自创品牌,在坚持保护品牌的前提下,即可分享到顶级品牌荣誉带来的持续效益;对经营安溪铁观音的茶商而言。获准使用者通过自创商标和驰名商标的组合使用,能相得益彰,扩大销售;对安溪观音的消费者而言,茶业品质能得到更好的保证,看牌买茶将更加明了。

二、“安溪铁观音”品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在“安溪铁观音”这个证明商标的推动下,安溪茶业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证明商标注册和使用的8年来,其成功运作给安溪茶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带动了安溪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茶业市场进一步规范

“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开始使用后,众多消费者逐步认准有商标标识的茶叶产品,不再盲目购买,促使广大茶叶企业更加重视经营管理,从而进一步规范了茶业市场秩序,有效地打击了假冒伪劣行为,同时也使消费者增进了对安溪茶产品的信任感和选购欲望。

2、茶叶质量全面提升

一方面,茶业企业不断加强质量管理和市场监控力度,调整茶叶产品结构,一些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的现象比证明商标注册前大大减少。另一方面,茶农的质量意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普遍发展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园,生产绿色茶叶。2007年,安溪全县有无公害茶业生产基地23万亩,优质铁观音生产基地11万亩,茶叶绿色食品基地10万亩,有机茶园基地3万亩,生态茶园4.8万亩。获准无公害食品认证的茶业企业有6家,获得绿色食品商标使用权的31家,获得有机茶标识使用权的有14家;获得IS9000质量认证46家、HACCP认证6家。近年来,安溪茶叶经省、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抽检。合格率达到98.5%以上,出口合格率100%。茶叶质量的提升带来了茶叶价格的上扬。现在,安溪乌龙茶的平均价格对比2000年翻两番,出口单价比全国茶业平均价格高出80%。

3、茶业品牌不断涌现

截至目前,全县总共有注册商标1832件,其中茶叶商标914件,占了近一半。涌现出了“八马”、“华福”、“华祥苑”、“祥华牌”、“魏荫”等一批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茶叶品牌,与“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组合使用。其中“祥华牌”成为国宴指定用茶。

4、茶叶市场得到拓展

几年来,通过加大对“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的宣传推广,安溪茶叶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布国内外。内销方面,已经形成福建、广东、长江流域和北方等四大市场;外销方面,由日本、东南亚逐步扩大到俄罗斯、欧洲、美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出口量约21000吨,创汇1亿多美元。其中,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还形成了安溪茶叶一条街,“安溪铁观音”备受俄罗斯人的喜爱。资料表明,到2007年底,安溪县境内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企业达到859家,个体工商户1665户;安溪人在全国各地开的茶点达到4万多家,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茶业销售队伍;与此同时,安溪茶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了9%,比2000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

5、茶产业链不断延伸

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的有效使用和管理带动了茶业的发展。2007年,全县茶园面积50万亩,产量6.2万吨,茶业产值达到了54.2亿元,灌装茶水、保健茶、速溶茶、奶茶、红乌龙、桂花乌龙等茶叶系列产品相继问世。“一业兴,万业旺”,茶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旅游、包装、茶业机械、茶具及交通运输业等其他涉及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有效地配置了农村劳动力。全县120万人口中,有15万户农家种植茶叶,有85万左右人口以茶为生或从事与茶相关的行业,比证明商标注册前净增32万。

6、茶农收入稳步提高

近年来,安溪县农民纯收入以8%以上幅度增长。资料表明,事实证明商标保护前的1999年,全县茶农人均直接从出售茶叶得到的收入仅为790元,占当年茶农人均纯收入的24.8%;2005年到2007年,茶农人均收入分别为3100元、3990元、4600元,是1999年的3.9倍、5.0倍、5.8倍,占同期茶农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也提高到60.1%、65.7%、71.2%。

7、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茶业经济的壮大,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小城镇建设步入快车道。仅2003年,全县投入的旧城改造、新区建设的资金就达到3.58亿元,全县城镇化水平也从98年的20%提高到2003年的25.5%,城区面积从6.8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而且开始变得漂亮、整洁。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的优化。

8、茶乡对外形象不断提升

随着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的注册使用,安溪铁观音这个茶叶品牌开始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可。安溪铁观音已经逐渐成为安溪的代名词和形象大使。许多专家也对安溪铁观音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实践证明,“安溪铁观音”从有品无牌到零星散牌再到证明商标,直到驰名商标,所经历的创牌之路及其产生的巨大效益,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商标尤其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有效使用对“三农”经济发展的巨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