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丝绸之路两种不同印度戏剧的传播及其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丝绸之路两种不同印度戏剧的传播及其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印度梵语戏剧主要有两个种类:一类是佛教内容的,一类是非佛教内容的。佛教内容的印度梵语戏剧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播,通过海路传播的主要是以《沙恭达罗》为代表的非佛教内容的梵语戏剧。本文对二者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二者不同的传播路径及影响。

[关键词]丝绸之路; 梵语戏剧;《沙恭达罗》

[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0-0032-03

一、 丝绸之路印度戏剧的传播与影响研究关键词

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首先涉及丝绸之路的地理定位。许地山曾经提及中印交通史当中的两条路线,徐苹芳在《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一文中就该主题作了详尽的研究,更新了关于丝绸之路西南研究中的最新内容。根据徐文,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总括起来有四条:一是汉唐两京(长安和洛阳)经河西走廊至西域路,这是丝绸之路的主道,包括原、会北道和青海道,它因通过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中亚的若干沙漠地区而被称为丝绸之路的沙漠路线;二是中国北部的草原丝绸之路;三是中国四川、云南和的西南丝绸之路;四是中国东南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

关于梵剧的概念,尤其涉及丝绸之路梵语戏剧的传播及其影响,也需要进一步厘清。就其字面而言,“梵剧”是“梵语戏剧”的简称,是印度古代文学当中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国内文献中,对于相同的内容往往出现不同的名目从而引起混乱,所以有必要梳理清楚。许地山在上面引述的文章中除了在题目当中使用“梵剧”的说法,正文当中“印度戏剧”与梵剧的说法混用;金克木的《梵语文学史》中提到印度古代戏剧的内容,还有古典戏剧、印度古戏剧等不同的说法,但没有用到“梵剧”的字眼。季羡林主编的《印度古代文学史》中的古典梵语文学部分则把“马鸣的诗歌和戏剧”与跋娑十三剧以及迦梨陀娑等分列于“梵语佛教文学”与“古典梵语戏剧”名下,称马鸣是“杰出的佛教诗人和戏剧家”。因此,梵剧在时间与内容跨度上有比较宽的意义指称;尤其在丝绸之路的语境下,不同的梵剧有不同的内容差异。梵剧主要是语言上的限定,而本文中的梵剧传播其实不能包括所有的梵剧。在内容上主要是佛教梵语戏剧,在语言上基本用梵语演出。所以文中沿用印度戏剧的说法。

二、丝绸之路印度戏剧的传播与影响的点与面

依照上文有关不同丝绸之路的分类,《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一书囊括了海上丝绸之路以外的丝绸之路有关印度戏剧的内容。目前为止,关于丝绸之路戏剧研究方面,除了这本专著似乎鲜有集大成者。《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中,作者突破汉族戏剧为中心的概念,依托于自己丰富的阅历、广阔的视野,在论述中能高屋建瓴、融通浑阔;应用文献、文物、田野调查相结合的学术方法,将戏剧当作一种文化,一种人类文明中普遍存在的文化艺术形态,研究人类的戏剧;其旨在以比较文化学为视角,探索戏剧学、语言文字学、音韵学、宗教学、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各个领域,研究古代历史上中西戏剧文化交流的现象。在当时的学术背景下,作者把自己独特的学术眼光投向周边民族文化对中国整体的戏剧文化的影响,并执着地梳理这种文化交流的脉络;不仅注意印度佛教文化和梵剧的东渐,也涉及草原民族胡乐、胡曲、胡语、胡戏与杂剧关系的研究,道教音乐与佛道及“三教合一”乐舞、戏曲西渐的研究。这里之所以选择《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作为丝绸之路主道印度戏剧的传播与影响的依据,正在于该书在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方面丰富的资料、严密的演绎方面的权威性。关于丝绸之路主道印度戏剧的传播与影响的立论,主要基于该著述的材料。作者在该书中层层演进,从不同的侧面演绎了印度戏剧的各种因素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与流布:其中包括佛教音乐的输入对于五台山佛教乐舞的影响、藏传佛教带来的原始宗教乐舞剧对藏戏的影响、戏剧概念的译介、演出场地与演出场合的演变、唐代俗讲文以及变文的出现与催生及其世俗化过程等。虽然书中依据日本学者得出的敦煌变文与中国传统戏曲之间源流关系的结论未免有孤证之嫌,但全书的论证不能说不充实。从音乐的传播到舞蹈的影响,再到戏台的考证,关于戏剧的传播与影响,作者从戏剧艺术的各个层面予以推演,论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不仅有具体作品关系的分析,也有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发扬。我们可以从《弥勒会见记》、《惊梦记》等剧目的演变情况领略印度剧在丝绸之路的传播及影响。

《弥勒会见记》是讲述佛教的未来佛弥勒生平事迹的一部原始剧本。作品描述了弥勒菩萨上兜率天,以及在弥勒净土的各种趣事见闻。全剧由一个序幕和25幕正文组成,每幕标有地点、出场人物和演唱曲调,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剧本。作品以典型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语言对白传播了佛教思想。9世纪的回鹘人主要信仰佛教,无论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都把修建佛寺、抄写佛经作为一种功德。据考证,回鹘文本《弥勒会见记》就是有人想成就功德而抄写出的。根据此书的跋语得知,《弥勒会见记》经历了从印度语译为吐火罗语再转译为回鹘语的情形,此外还有哈密写本。在新疆境内发现的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的母本——吐火罗文写本是一部残本。吐火罗文是3~9世纪在今新疆库车、焉耆、吐鲁番等地使用的一种文字,它与印度文字有相似性。多种抄本的出现说明该剧当时在该地区受欢迎的程度,也间接反映了它对于当地的影响。就其文体特征而言,《弥勒会见记》在人物与故事情节的特征可将其纳入戏剧的行列,其中的人物对话早已摆脱客观的叙述体而演变成了主观角色性的戏剧代言体,剧本的佛教内容则又表明其印度文化的渊源。

三、南海迎来《沙恭达罗》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泉州,印度文化在那里留下了至今难以泯灭的痕迹。泉州的文物可以部分地说明其与印度教文化的不解之缘。泉州临漳门外的“石祖”石造男生殖器,俗称“石笋”,可能是早期婆罗门教的遗物。《晋江县志》记载,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泉州知府高惠连认为石笋有伤风化,击断为二。可见泉州的石笋于11世纪初就已经存在,早于十二三世纪南印度出现的印度教林伽派。这根石笋,正是印度教徒的崇拜物“林伽”,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石雕生殖崇拜物。可见,至迟在公元11世纪初,泉州已经有印度教的存在。

宋初,泉州人认为石笋与风水有关,因为它象征着生命的再生,与婆罗门教湿婆神的功能是一致的。后来泉州石笋的崇拜融入民间信仰,人们认为对它崇拜可以人丁繁衍、仕进发达,所以,保存至今。

到了后来,侨居在泉州的印度商人们还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印度教寺,泉州人称之为“蕃佛寺”,寺址在泉州市南边。由此可见印度教的盛极一时。泉州城区发现的元代印度教寺的石构件,大多集中于南校场、通淮门附近和城西北隅。这表明元代泉州的印度教寺庙、祭坛有多处。泉州出土的印度教神话故事石刻,反映了泉州的印度教有不同的派别。如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回廊的两根十六角形石柱上有毗湿奴的雕像,南校场上出土立姿毗湿奴雕像和摩罗、猴王哈努曼的石雕门框石。这一切表明,元代泉州有印度教毗湿奴教派创建的毗湿奴神庙。印度教湿婆教派崇拜男性生殖器,又视牛为神圣,泉州发现的元代湿婆石雕神像、“磨盘”石雕和石牛。这表明元代泉州有印度教湿婆教派创建的湿婆神庙。

20世纪20年代以来,泉州城区出土和发现大批印度教石刻,它们是湿婆神庙、毗湿奴神庙和祭坛的建筑构件。泉州开元寺紫云大殿后回廊中央,有两根雕刻精美、造型别致的古印度教石柱。石柱浮雕内容涉及印度教古代神话故事、中国神话传说和图案花草,但以印度古代神话故事居多。这些故事的中心内容都和公元前10世纪的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有关。

印度文化对泉州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有形的文物当中,也渗透在无形的言语当中。荷兰人施舟人在《海上丝绸之路与南音》的文章通过假设论证,用演绎的方法证明,尽管南音当中的部分乐音在当地的音乐传统中可以找到根源,但一部分却不能找到本土化因子,从而推论出南音的印度因素。杨钦章的“元代泉州与南印度关系新证”通过对当地文化的考察,充分挖掘其印度教文化特色。作者论证:泉州印度教神石刻的新发现以及遗物当中有南印度泰米尔人所书写碑铭这一史实,为理解印度教文化与泉州关系提供新的材料。

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珍藏着一部《贝叶经》,这是智者大师的遗物。这部藏在佛教名寺、传承可考的梵文经典,其实并非佛经,而是印度最富盛名的剧本——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这部《贝叶经》共24页,今存仅19页,形如竹箨,字若蝇头,长约30厘米,宽约6厘米,嵌贴在楠木薄板上,装订成册,极为精致。从外形上猜度,应该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古代珍品。”

关于《沙恭达罗》剧本的发现,郑振铎有较详细的叙述:“前几年胡先骕先生曾在天台山的国清寺见到了很古老的梵文的写本,摄照了一段去问通晓梵文的陈寅恪先生。原来这写本乃是印度著名的戏曲《梭康特拉》(Sukantala)的一段。这真要算是一个大可惊异的消息。天台山!离传奇或戏文的发源地温州不远的所在,而有了这样的一部写本存在着!这大概不能是一件仅仅目之为偶然巧合的事件罢。” 智者大师,即天台宗开创人智顗(538~597),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高僧,他“东西垂范,化通万里”,致力“圆融华梵”。从思想上讲,智者收集、阅读、甚至喜爱《沙恭达罗》一类非佛教的印度典籍,是完全可能的。但是后来郑振铎又否认了此事,据说国清寺发现的是别的梵本,而并非《沙恭达罗》。究竟是否真是,对于内容的考辨,将决定其与佛教或印度教的关系。虽然天台山目前为佛教圣地,但从上面关于印度教的各种文化遗产来看,印度教在当时的影响应该更深远。而《沙恭达罗》从剧情和主题以及人物等,都算不上与佛教有密切关联。剧中几乎所有的主角都经受了苦痛,而唯一受益的角色是因为出海而亡的商人。这种思想倾向与剧情中的恋爱叙述,很可能很合商人的胃口。因此,由商人自海路传来,也算顺理成章。

四、两种印度戏剧的传播与影响及其内外因素

两条丝绸之路上的印度戏剧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印度佛教史的发展。随着印度国内婆罗门教与佛教论战以及佛教的败退,佛教在印度随即衰落,其影响自然也就衰减。因此,一方面佛教信仰者转而追求向外的发展,对外宣扬佛教;另一方面对于城市商人来说,符合自己口味的,在民间市井流传的宫廷剧自然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进而在航海贸易当中随着商业活动流传开来。

其二,在印度戏剧中,《沙恭达罗》是梵语戏剧的经典,也是全世界的文学经典。因此,也影响到了从宫廷到市井的民众,它进入出海贸易的商人视野也就自然而然。

其三,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断与续,原来陆上的佛教戏剧的流传影响,也会随着路线的断续而受到影响,所以,在海路丝绸之路也会出现佛教内容的印度戏剧。

[参考文献]

[1]许地山.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A].中国戏剧起源[C].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89.

[2]徐苹芳.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J].文明,2007,(1):10~13.

[3]刘朝华.迦梨陀娑在中国[A].梵典与华章[C].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4]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三)[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