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溜溜球“郭大王”的传奇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溜溜球“郭大王”的传奇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溜溜球的“郭大王”哪里去了

还记得风靡全国的溜溜球和那个与溜溜球有着不解之缘的郭大王吗?时过境迁,当年的溜溜球大王开始了他新的事业起点,而那些玩溜溜球长大的孩子们也正当青春,有的已近而立之年,其中有一位更成为当下集万众瞩目于一身的全球巨星――篮球小巨人姚明。

机缘巧合,2003年宁波为姚明举办庆功宴,郭大王也在,姚明对他说.“郭大王,我小时候也玩过你的溜溜球哎。”后来,也是2003年的事,在电视台抗击“非典”特别节目上,郭大王第二次见到了姚明,还向他要了签名――“给郭大王留念,姚明。”这两位身怀绝技的”球”星还留下了珍贵的瞬间。见到儿时的偶像,姚明显然有些兴奋,“我五年级的时候也很迷溜溜球,还记得那个五角星造型,我练了无数次都没有成功…..”在姚明闪烁的眼神中,8D段纯真、快乐、疯狂的溜溜球时光又浮现眼前。其实不单单姚明,小虎队、林志颖他们都玩过YoYo。

作为最早来上海淘金的台胞中的一员,1991年,郭大王初来时只有不到10万美元的资金,却在上海滩创造了一个”溜溜球”的传奇。那时,溜溜球就象魔力无边的神球,让人们趋之若骛,风靡校园内外、大街小巷。“蚂蚁上树”、“带狗散步”、“鲤鱼翻身”、“蜻蜒点水”、“五角星”,这些极其传神的专有名词,如潮涌荡,甚至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从广州到哈尔滨,溜溜球的爱好者不计其数。但不知为何,溜溜球的热潮来得迅猛,去得也奇怪。虽然之后也有”溜溜卷”之类的产品勾起一点人们对此的记忆,但胖胖的、憨厚的台湾阿叔“郭大王”,却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玩溜溜球的郭大王哪里去了?

前不久,我认识了郭大王。在四川北路188号弘基广场郭大王新开不久的台湾素菜馆三楼包厢里,为了解开心中存了十三年的疑惑,我的采访直奔主题。”其实我从1990年开始,我一直在大陆啦。”郭大王一口带有浓浓乡音的普通话,“其中1991、1993、1995、1996这几年,我都在上海。其余时间在全国各地跑。广州、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我都去过。从2001年开始就在上海长住了。这回是真的不走了,扎根上海,永远永远。”

他的回答让我颇为惊异。作为在一代孩子中有不小影响的名人,郭大王何以竟在我们的身边被遗忘了十多年?随着他一点一点把生平娓娓道来,一个一个疑团被慢慢解开。郭大王的传奇经历简直能写一部小说。

郭大王和溜溜球

郭大王本名郭恒均,1947年4月5日出生在广东顺德,后旅居台湾。在小学五年级时第一次参加溜溜球的比赛,从此人生就像是系上了线的溜溜球,开始忙忙碌碌地转了起来。“那时候我看人家在台上表演,就觉得很奇怪。哎,那个YoYo――你知道,溜溜球的英文名字就叫YoYo――竟然能在那儿定住,还不停地转。然后表演的人拍一下手,YoYo就‘哧溜’一下上来了。当时我就觉得,哎呀,这个东西真是很奇妙啊。后来呢,YoYo的热潮在台湾也退了,比赛也少了,所以我就开始自己研究。要怎么才能做出花样,怎么才能玩得好。”说着,郭大王掏出随身带着的溜溜球,当场表演了几个花样。除了小时候耳熟能详的那些,还有“狗咬吕洞宾”、“吃面条”等舞台效果极佳的段子。溜溜球甩下去,左右晃两下,突然就定定地“别”在了裤腿上。“这个就叫‘狗咬吕洞宾’了。“郭大王手一拍一提,已经卡死的溜溜球竟然又乖乖地顺着线绳回到他手中。饭桌旁一圈人纷纷笑着拍手叫好。“我就这么研究了一点,在台湾也有了点小名气。在电视上、在一些节目中都做了表演。其实YoYo在西方是一种长盛不衰的运动。小朋友有小朋友的玩法,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花样,中老年人还可以用来健身。但是在我们这儿没有很好的推广。那个时候,就是1990年,我看大陆形势很好,就离开台湾,来大陆发展。

“1990年我最先不是来的上海,是厦门。因为离台湾最近嘛。在厦门待了一年后听说上海好,就来了上海。”

“在上海就开始上电视教溜溜球了?”我问道。

“没错。其实我的初衷就是要推广YoYo这项运动。让更多的人认识YoYo,喜欢YoYo。在当时来说,还是做得比较成功的。

“我小时候就玩过呢。”我笑着说。

郭大王非常高兴,把溜溜球递给我.“你也来玩玩看。”

毕竟荒疏了十多年,我好不容易笨手笨脚带着“狗”散了一圈步,收回来时还是出了洋相。

“不错不错,很不错啦。”郭大王接过球,熟练地纠正了我的动作,“你现在还能记得,小时候一定玩得不错吧?我1991年离开上海之后,1992年去了北京和成都。1993年去了重庆,然后在那一年又回到了上海。虽然1991年以后上海的YoYo已经不是那么流行了,但是在我去的城市还是有许多小朋友喜欢玩YoYo,还举行各种比赛。

“1994年我在广州开工厂,1995、1996年住在上海。然后从1997年开始,我去了东北。”

郭大王停了停,呷了一口茶。将自己从悠然神思中拉了回来。

“郭大王,那以后还准不准备继续玩溜溜球了?”我问道。

“当然想啦。但是我自己年纪也大了,现在只能当教练,指导几个徒弟玩玩。他们玩得比我要好。其实YoYo在国外一直很流行,玩的也不都是小朋友,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很多很多。国外有一种YoYo,两爿,翻开后可以当手机用,卖120美金。你说这是给小朋友玩的吗?”

当年的上海市场比较无序,郭大王的溜溜球深受假冒伪劣商品之苦,遭受了一回“劣币驱逐良币”的痛苦经历。

郭大王又拿出溜溜球,随手一甩,球便停在原地直打转。十秒、二十秒、半分钟、一分钟……我疑惑了。在我的记忆中,溜溜球是停不了那么长时间的。

郭大王笑道:“其实国外YoYo最长的停留纪录是15分钟。当然那要非常非常好的YoYo才能做到。主要是中间这根轴的加工要好。以前很多冒牌的YoYo用没有打磨好的木头或者做工很差的塑料做轴,这样YoYo停不了多久。不能停,也就玩不出花样来了。比如这个YoYo,”他递给我一个印着“郭大王”标志的溜溜球,沉甸甸很顺手,里面还有发光二极管,非常漂亮,“这个YoYo在广州卖85块钱,还要脱销。因为质量好,玩得起来。如果不要发光,那么我这儿5块、10块的YoYo也有。而且当时广州正在放一部叫《极速YoYo》的动画,小朋友都知道这个东西,就喜欢玩。

“我有很多梦想。其中之一就是让YoYo在中国也能像国外这样流行,成为一种长盛不衰的运动。

郭大王的坎坷经历

郭大王在通过溜溜球积蓄了一笔钱后,如同很多台胞一样,开始筹划办工厂,搞实业。

郭大王在1994年去了广州,买下一家工厂,专门生产一种名为“溜溜卷”的蛋卷。由于“郭大王”名声在外,再加上每箱里面附送溜溜球的促销手段,这种蛋卷刚一

上市立刻脱销。业务鼎盛时,曾有客户当面堆上五十万元人民币的现金要求订购。1994年的五十万是个什么概念?当时上海大多数人的月收入仅仅四、五百元人民币,五十万元,要不吃不喝一百年才能攒下。郭大王曾经的辉煌可见一斑。

但是郭大王其实是个很忠厚的人,在那种不规范、不健全的市场环境下,很快就屡遭暗算。

问题首先出在工厂内部。有个会计开了2000元的支票后向郭大王辞职。过不多久才发现,那会计将支票金额前面加了个2,后面加了个0,2000元变成了22万元,全部用来炒股票。虽然发现及时,仍然只追回了十万,其余钱款都打了水漂。

还有一名业务主管卷款潜逃。虽然数额不大,但对于工厂来说仍然是一场地震。

明里暗里,郭大王的亏空很快累计到了一百多万。此时,更致命的一击让“溜溜球“完全陷入绝境。

发难来自于某大报。起因简单得令人吃惊――一位少年在买了溜溜卷后没有得到每箱只有一个的溜溜球,于是一篇气势汹汹的“檄文”掌而皇之地出现在这家全国首届一指的大报上,直斥郭大王欺诈,不兑现有奖销售的承诺。

此文一出,原本供不应求的溜溜卷立刻滞销,商家纷纷拒绝进货。

郭大王虽然屡遭波折,但诚朴的为人使得他经常都得贵人相助。幸而曾与郭大王有过数面之缘的上海市某领导仗义执言,风波得以消退。但经过几个月的积压,溜溜卷的资金已经无以为继,而品牌也遭受重创。万般无奈之下,郭大王将工厂盘给别人,再次来到上海。

“1995、1996年我都在上海。有时候搞搞演出什么的。但总的来说还是在坐吃山空。这样下去当然不行啦。所以我1997年就去了东北,想从那儿东山再起嘛。”

郭对东北之行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事实上,他在那儿也受到热情的欢迎。第一站是沈阳,在一个百货商场搞签名销售YoYo的活动。两干人的广场挤下了五千人。商场的工作人员一看不对,说:“郭大王啊,你就在后面办公室里签名吧,现场签名恐怕要失控。”郭就躲到后面签,签了几百个。没多久,工作人员又来了,说:“哎呀不好,郭大王你快走!广场上的人要冲进来了!”于是郭只能从后门出去。当时那种场面是很热烈,很激动的。

之后在哈尔滨,郭搞过一个YoYo比赛。那天下大雪,先以为没人来了。没想到来的人连礼堂都坐不下。小朋友们的兴致都很高,都说要和郭大王一起玩溜溜球。

“我是每到一地,当地的小朋友们就要和郭大王一起玩YoYo。我记得自己最多时一天要签800个名,比一般的明星还多。”郭大王非常陶醉地说。

然而,不规范的市场还是让忠厚的郭大王再一次血本无归。

“那时候我去和他们谈生意,他们就说:‘郭大王,要谈生意,先喝酒。你不喝酒这生意没法谈。’我是持斋的,不能喝酒。而且也以为他们说说而已,就让我的副手替我喝了。没想到我不喝酒,他们就真的不和你谈生意。”

我因为求学的关系在东北也待过四年,知道郭大王所言非虚。

郭大王闷闷地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还有一次,这也不能说是一次了。我不是不和人喝酒吗?那儿的商家因为这个说我不够朋友,不付货款。我催了几次都没给我。后来我在东北也实在呆不住了,只能委托当地的批发商替我收一下款,只要能保本就行。但是到现在还没收到。”

郭大王再次重重地叹了口气。

”离开东北后我在昆明,你知道,昆明办过世博会。我就在世博会边上买了房子,准备长住了。昆明是‘春城’,环境好,气候也好,房价也便宜。但是我在上海的朋友们,还有虹口区的领导都劝我说:‘郭大王啊,你还是回来吧。做生意、搞实业还是上海好,你现在就退休了?’我想想,我这人是活到老,学到老。怎么办呢?还是回来做事业吧。所以我2001年又回到了上侮。

“回上海后,我先是搞点小投资,开了个珍珠奶茶铺,生意倒是还可以。后来又在提篮桥的下海庙附近开了家素菜馆,卖素面、小炒。但是开了一年半,生意实在不太好,只能关了。

“关门后,我花了点时间重新装修,然后再开业。哎,两个月后就扭亏了。现在这家店还在海门路开着。而且这么多年了也没提过价,素面最便宜的还是四块钱一碗,当然更好的也有哕。

“然后就是今年,朋友们资助我在这个四川路的弘基广场开了‘御素坊’。像美食家江礼畅老师这些新识旧友都来帮忙宣传了。

“现在生意虽然不是很好,但总算是有了新的开端,而且还有这么多朋友出力。我这回是扎根上海,永远永远了。”

郭大王的为善不辍

郭大王非常忠厚朴实,这是每个与他有过接触的人共同的评价。和郭大王谈过几次后,我觉得应当花点笔墨介绍他的为人。

郭大王信佛,持斋。虽然刚开始茹素是因为身体健康方面的原因――郭大王35岁时体重达到了125公斤,累及身体各部分机能全面告危――但他从来就与人为善,很早的时候就坚持无偿献血,至今已有89次。并且资助了十多名家境困难的少年完成学业。有了佛心,佛行也是早晚而已。

说起第一次献血,郭大王仍然记忆犹新。

”我第一次献血是在20岁。但我从19岁就开始考虑这件事了。不过……”他不好意思地笑笑,“看到长长的针头有点怕,所以就在心里思想斗争,到底要不要献?最后还是献了。”

克服了对献血的恐惧后,郭大王就开始了他几乎成为一种义务的无偿献血。到大陆之前,他已经在台湾无偿献血54次。来大陆后,又无偿献血了35次,其中在上海16次。郭大王在大陆的十多年跑了华东、华南、华中、东北的十多个大城市。每到一地,只要身体条件许可,他都会为当地无偿献血。

但是当我想多问一些关于献血的内容,郭大王笑着摆摆手,不愿多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这句《聊斋志异》中的名言虽然足够警醒,但用来评点郭大王为善而不张扬、诚朴做人的动机,还是显得有些世俗了。

后来谈得深了,郭大王无意中提起,他已经签了捐献书,将遗体无偿捐献给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用于研究。他对这一行为的评价仍然是笑着说.“我这回是扎根上海,永远永远,再也不走了。”

此情此言,令人感佩。

谈起资助困难学生的事,郭大王同样不愿过多提及。事实上,因为被生意搞得心力交瘁,郭大王的资助多是雪中送炭,要长期定向资助,实在也有心无力。在我的再三追问下,郭大王总算说了这么一件事:

“那也是前不久,我在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遇到一位女士。我当然是认不出她了,但她还认得我。她说:‘你是郭大王吧?’我说.‘是,我就是郭大王。’她就很高兴地说.‘郭大王,我一直想谢谢你啊。你在1995年的时候捐助过我家孩子500块钱,我孩子就是靠你的捐助才上了清华的。’我听了当然也很高兴。孩子能上好的大学比一切都好。”

但是这样的孩子到底有几个?任我怎么追问郭大王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回是真的因为资助的人多,又不像献血那样有单据可查――郭大王一向是做好事不留名的,而且也漂泊不定――因此要给个确切的数字也不大可能。郭大王凭回忆粗粗算了一下,说是至少十几个吧。

在座的人又一次肃然起敬。

郭大王的素菜馆情结

在几次采访中,我发现郭大王似乎对素菜馆情有独钟。2001年到上海后,开素菜馆就成了郭大王一个不解的情结。

按照郭大王自己的说法,开素菜馆主要是两个目的。

一是利人也利己。素菜有利于健康,这是现代社会的共识。推广素食也是郭大王的梦想之一。他本身就是个最好的例子――遵照医嘱茹素两月后,体重从250斤一下子减到170斤,身体各处的”定时炸弹”也销声匿迹。何况有个自己的餐馆,持斋的郭大王也不用担心破戒。

二是以食会友。开个素菜馆,交一些同道中人,这和那些开咖啡馆、酒吧的时尚入也有异曲同工之处。素菜馆也颇有文化气息,一不小心成了海上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所也未尝没有可能。

郭大王是台湾入,开在四川路弘基假日广场里的“御素素坊”也以经营台湾佛寺素斋为主。自那以后我就开始留意起上海的素菜馆。有名的如枣子树、功德林等都是不错的去处,但忙忙碌碌,一直没能成行。谁知居然能在采访小学时偶像――郭大王的途中品尝到台湾佛寺素食,倒也是一种特别的缘分。在郭大王的御素坊,不仅有惟妙惟肖的素鳗鱼、素排骨,一道名为“长相思”的素红肠让整桌人拍案叫绝――不仅外形,连曲感、味道都一般无二。现在的红肠声名不好,大多还是因为肉料不好。这素红肠全是天然绿色食材,尽可放心大胆地吃。

一盘不够,吃完再要。

其他如赠送的甜品绿豆沙,细腻爽口,椒为正宗;素蟹粉,色香味俱全,吃口相当入味。御素坊的菜色不放味精、不加糖精等化学添加剂,全靠素高汤这些天然成分吊鲜味。在无烟素洁的御素坊里,面对地道的台湾素斋,连美食家江礼畅老师都赞不绝口。

几次谈话,对这位台湾阿叔也逐渐了解。他的经历、人品促使我写下了这篇文字。历绎坎坷,郭大王仍然用平常心来期待积极的人生。这种心态有几人能做到?

写到这里,不禁想说:“郭大王,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