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回填土路基强夯质量控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回填土路基强夯质量控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创新园区道路桥梁一期工程回填土路基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处理为例,阐述强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一、工程简介

中科院大连旅顺科技创新园区位于旅顺口城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凤河入海口处,老铁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范围内。园区有凤河穿过,将园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园区地形复杂,分布着村庄、盐田、池塘、河沟、耕地和军用土地。

中科院大连旅顺科技创新园区道路一期工程,为6#路、7#路、12#路三条道路的部分路段。其中,6#路段K1+220~K2+904.286 (起点冷柏路,终点盐柏路),全长1684.286m;7#路段K0+584.559~K2+013.896(起点12#路,终点盐尹辅路),全长1429.337m;12#路段K0+000~K0+360(起点盐尹辅路,终点12#路),道路长360m。6#路为园区支路(行车道7 m),7#路为园区次干路(行车道9 m),12#路为园区主干路(行车道16m)。均为一幅路,城市道路二级标准。

道路基地范围内共65000面积,处于回填土平衡区范围内,为直接对盐田、池塘、河沟、洼地抛填而成,抛填厚度在6 m左右,回填土层较为松散。该区域的土质成份复杂,场地底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2.30 m ~7.20 m的杂填土,0.70 m~8.20 m的淤泥粉质粘土,0.40m~5.50 m的碎石,0.50 m ~5.90 m的强风化石英岩。

二、质量控制工作

1、做好预控

⑴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的有关工作

积极参与设计交底、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开工前,应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的基础上,深入现场、熟悉现场,并作详尽的工程调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形成并提出施工图审查监理意见书,报业主进行设计修改、变更。

⑵路基方案的确定

结合实际,积极参与方案论证。本工程在完成回填时随即展开实施,回填土层未完成自重固结。该地区的杂填土成人复杂,又为直接抛填,土层软弱、松散。为提高道路基层的承载力和处理软弱层,需要对6#路、7#路、12#路范围内的三条道路基层进行加固处理。在经过振冲碎石桩、置换、强夯等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后,决定采用具有效果显著,设备简单,投入较小,施工方便的强夯法进行中期加固处理,局部软弱层结合置换方法进行。

⑶施工方案的审查

监理方督促施工方在开工前,根据现场情况、实际工程量、合同工期、技术要求、施工难易程度和人员、设备、材料准备情况,编制、报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强夯和软土中期处理方案。监理重点审查满足设计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确保加固方案可行、有效。

⑷施工测量

开工前,在监理督促下做好施工测量工作。根据施工需要,依据设计资料,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施测、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坐标点、水准点等。并在施工中注意到,当点、线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应进行加密、再增设。要保持互相通视。现场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测量全过程实施跟踪监控,以确保其精度符合规定要求。

施工测量与定位放线应采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仪器,仪器使用前应当进行检验、校正。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查、确认。监理工程师重点查验仪器是否具有由法定计量检测检定机构出具的仪器检定合格证明。唯有经过检验、校正,取得检定合格证的测量仪器,才能投入施工测量。

2、加强过程控制

路基强夯流程为试夯夯点布置图点夯护夯面夯。

⑴试夯

我们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设计要求,结合场地地形和填筑情况分别从三条路段中选择了地形情况、地质构造具有代表性的K0+180~K0+200、K0+510~K0+530作为试夯区,试夯区面积为20m×20m。试夯过程中做好现场测试监控记录,基本测试项目包括夯点沉降、周围地面隆起数值、冲击的影响范围。

根据试夯确定现场夯点布置图、以及有效加固深度、道路基层沉降后再次填方的工程量。

⑵强夯

参数确定,重点是单击夯击能的确定。单击夯击能锤重×落距。根据需加固地基的土质及其土层百度、设计要求的路基承载力(160Kpa)、试夯成果、类似工程经验,确定单击夯击能。具体为点夯和护夯夯击能(第一遍夯点1000KN・m、第二遍夯点2000KN・m);点夯和护夯达到要求后进行面夯,面夯夯击能为1000KN・m。

严格控制好强夯施工顺序。督促做好相关工作。首先清理并平整场地。强夯前必须注意按照路基顶面设计标高进行填方后的整平自理;然后进行点夯和护夯。标出第一遍点夯位置,夯机就位,并测量场地高程,再将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若发现因杭底倾斜面造成夯锤倾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重复上一步骤,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用推土机将夯坑推平,并测量场地高程。7天后按上述步骤完成第二遍;最后在点夯护夯达到要求后进行面夯,将地表层夯实,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加强监控,确保质量。施工前检查锤重、夯锤尺寸和落距及其控制手段、排水设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质;施工中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施工过程中重点监控强夯前填方后整平的路基顶面设计标高、夯点位置、每遍点夯护夯夯击能、面夯夯击能、场地高程、前后两遍间歇时间、面夯夯印搭接、每一个夯点的沉降量、夯坑周围是否隆起、夯坑提锤是否困难等情况;并做好监测监控的有关监理原始记录。

3、开展反馈控制

强夯工程施工结束后,检查被夯地基的强度并进行承载力检验。

⑴强夯检测方案的确认

对照相关规范,检查相应规范的适用性、检测工作量的合理性;并重点审查试夯与验收的检测布点方案(测量放线、放点及其布置形式)、检测方法、手段、检测频率、加载大小,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⑵进行强夯质量监测

对强夯全过程实时跟踪监测,及时认真形成相关监理记录(见附表);及时指令进行纠偏。

检查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和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强夯后,注意督促施工方进行道路工工基层碾压、整平至路基设计标高。

⑶跟踪强夯检测

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间隔7~14天方能对地基质量进行检验。检测过程监理实施旁站,确保检测数据真实,检测结果可靠,确保实事求是,科学公正地给出强夯后路基土的强度、承载力结论。

⑷强夯道路地基质量检查验收

根据强夯过程监测监控的监理记录、检测结果,依据《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对强夯路基质量进行检验、评定。

三、结束语

实例告诉我们,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即便是同样问题。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何使问题得到简单易行、有效解决处理,关键是要因地制宜、把握工程特点、采取适用的科学方案;如何以小的投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关键是要运用技术经济解决方案采取对比分析方法。

本例施工监理过程,不仅扎实地进行了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而且有效地进行了路基处理方案论证与确定、路基加固处理检测的监视测量。重要的是丰富了监理工作内容,利于监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更广、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