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辨证治癌 扶正为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辨证治癌 扶正为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癌症 扶正 中医治法 何任 名医经验

何任,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在其六十余年的中医临床、教育和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吾等有幸跟随何老学习、临证,耳濡目染,渐有心得。今分三篇文章,从学术原理、临床运用、验案选录三个方面,将何老诊治癌症“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证治之”的学术经验作一具体阐析。本文着重阐析何老诊治癌症中“不断扶正”的学术经验。

1 学术原理

何老认为,癌症的发生,即是人体正气虚衰严重的表现。此论在中医历代经典及现代医学中均已得到明确的阐述。《素问・评热病论》篇有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刺法论》篇中又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载曰:“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肠瘤……昔瘤,以手按之坚。”《诸病源候论・积聚候》中亦曰:“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为也。”“症者,由寒温失节,致脏腑之气虚弱,而食饮不消,聚结在内,渐染生长,块段盘牢不移动者,是症也,言其形状,可征验也。”金元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在其《活法机要》中有云:“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明代医学大家张景岳,在其《景岳全书・杂证谟・呕吐》篇中云:盖脾虚则中焦不运,肾虚则下焦不化,正气不行,则邪滞得以居之。“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另一医学大家李中梓,在其《医宗必读・总论证治》中亦云:“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自中医四大经典的《黄帝内经》,一直到明清历代医学大家,都认为症瘕积聚的发生,其根源是在正气虚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可见何老诊治癌症“不断扶正”的学术经验,有着极为深厚的传承根基。

传统中医如此认识,现代西医亦是类似的认识。现代分子肿瘤学认为,癌症的发生,是由于人体的基因突变而导致出现异常增生的单个细胞,并由这些异常增生细胞的后裔聚集形成[1]。在异常增生细胞增殖时,机体会通过免疫监视和细胞间通讯等机制防止它们增殖,而只有当机体免疫监视和细胞间通讯能力减弱或受到抑制之时,这种异常增生细胞的增殖才会继续下去,从而形成临床期癌症[2]。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代西医理论中,机体免疫缺陷亦是癌症发生的关键因素。

癌症的形成,是人体正气已虚衰的严重表现,而临床上中医接诊的病人,其正气更是虚衰有加。这些病人,或者是已经发展为中晚期而不可手术者,或者是手术后需要康复者,或者是放、化疗后出现严重毒副反应者,正气虚衰尤为明显。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不断扶正,可谓是欲弃不能、急中最急之措施。同时,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业已证实,采用扶正之法治疗癌症,则有阻断癌症的形成、抑制癌症的生长、预防癌症的复发与转移、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和改善患者物质代谢等显著功效[3]。

2 临床运用

在“不断扶正”的学术经验框架内,依据辨证论治的原则,何老在临床上又将其细化为三种具体的治疗方法,即益气健脾、养阴生津、温阳补肾。

2.1 益气健脾:“脾为后天之本”,何老认为,要想扶正治癌,益气健脾乃是首要之法。从临床上观察,癌症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除出现一些局部癌症的特别症状之外,常常会出现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形容憔悴、食欲不振、胃纳不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舌淡、苔白腻、脉濡细等症状。特别是在患者接受了各种西医治疗措施如手术、化疗、放疗等之后,更易出现如上症状。这些症状,即为脾气虚衰的表现。对于这些病人,提前采用健脾益气法治疗,就会减少甚或消除以上症状的出现,而出现之后采用此法治疗,也能减轻病情的程度,改善生存质量。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益气健脾法治疗癌症,能够调整和改善处于抑制状态的免疫监视功能,发挥免疫活性细胞和活性因子的抗肿瘤作用,提高和改善患者机体的物质代谢和功能发挥,进一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4]。

益气健脾法治疗癌症,何老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常用的药物则有人参、太子参、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灵芝、扁豆、五味子、薏苡仁、大枣、炙甘草等。

2.2 养阴生津:“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何老认为,扶正治癌,养阴生津亦是其中重要之法。癌症患者,或者素体阴虚,或者癌毒化火,损伤阴津,或者放疗后火毒灼伤阴津,或者化疗后脾胃受损而气血生化不足,临床上常常可见形体瘦削、口咽干燥、头晕目眩、腰酸、耳鸣、五心烦热、盗汗、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状,此时即需选用养阴生津之法进行治疗。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均已证明,养阴生津法治疗癌症,不但具有改善癌症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作用,而且具有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增强放化疗效果、防止手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作用[4]。

养阴生津法治疗癌症,何老常用的方剂有增液汤、六味地黄丸、沙参麦门冬汤等,常用的药物则有生地、天冬、麦冬、玄参、枸杞子、女贞子、首乌、黄精、百合、玉竹、龟版、鳖甲、山萸肉、龙眼肉、铁皮石斛、当归、天花粉、阿胶、旱莲草等。

2.3 温阳补肾:“肾为先天之本”,何老认为,在扶正治癌过程中,温阳补肾亦为常用方法之一。从临床上观察,除部分患者素体肾弱阳虚之外,在疾病之后期,患者常常会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苔白滑、脉虚无力等症状,此等即为肾阳虚衰的表现。采用温阳补肾法治疗,方证适宜,投药之后便可缓解甚至消除如上诸症。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亦表明,采用温阳补肾法治疗癌症,可以增强机体免疫监视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形成和增殖,改善机体的物质代谢,提高生存质量等[4]。

温阳补肾法治疗癌症,何老常用的方剂有桂附八味丸、右归丸等,常用的药物则有补骨脂、骨碎补、肉桂、淡附片、杜仲、菟丝子、鹿角霜、仙茅、仙灵脾、肉苁蓉等。

3 验案选录

杨某某,女,29岁,干部。1992年7月13初诊。患者因小腹两侧持续性剧烈疼痛10天,伴发热,T39℃,于1992年6月5日到某妇保医院急诊。经妇科等检查,确诊为右侧卵巢肿瘤扭转伴感染,即住院作手术治疗。术中发现为右卵巢胚胎瘤破裂,大出血,伴感染。手术后作化疗1次,体力明显不支。血象、生化检查示:WBC1.2×109/L,Hb78g/L。AFP>3000μg/L(正常值<40μg/L)。医院认为暂不宜再化疗,要求中医治疗。诊得:神倦、虚乏、面色灰白、腹胀、少腹疼痛、口干、纳呆、夜寐不安,苔中厚腻,脉濡。病机属正虚邪滞,治则为扶正祛邪、消症抗瘤。药用:西洋参(另煎)3g,黄芪、生地、猪苓各18g,冬虫夏草(另炖)4g,霍山石斛5g,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石见穿各15g,蒲公英、藤梨根各30g,延胡索9g。14剂。7月27日二诊:上药服14剂后,腹胀、腹痛减轻,口干、寐差、面色不华等好转。血象、生化检查:WBC3.2×109/L,Hb105g/L,AFP600μg/L。药已奏效,原方加薏苡仁60g(薏苡仁另煮,空腹服汁)。15剂。8月31日复诊:自感效果较好,连服31剂,体征明显改善。血象、生化检查:WBC4.2×109/L,Hb110g/L,AFP40μg/L。效不更方,续服。10月8日复诊:体征基本消失,身体恢复较佳,血象、生化检查均已正常。前方续服,以期巩固。1993年3月5日复诊:体征消失,体力恢复良好。血象、生化及CT、B超等检查均正常。其坚持服药,于1993年11月初作再次复查,一切正常,即于1993年11月中旬上班工作。1994年3月又作复查,病情稳定无殊。

4 参考文献

[1]王瑞年.分子肿瘤学概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3.

[2]刘嘉湘.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肿瘤科分册[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6:1.

[3]陈世伟,张利民.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7158.

[4]陈龙邦,刘福坤.循证肿瘤治疗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96100.

作者简介:徐光星,男,39岁,副教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何任的继承人。

收稿日期 2006-12-28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