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商务类课程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商务类课程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通过对(英汉)双语教学的定义及教学目标的剖析,明确了双语教学对师资的具体要求,并制订了双语师资的培训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语师资队伍三阶段建设的初步设想。在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最后阶段,提出了全新的汉―英式双语教学模式,以区别于常见的英―汉式双语教学模式,并对其意义和作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以期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双语教学;师资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20903

1 引言

近年来, 随着我国各项教育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和深化, 普通高校由点到面地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中汲取营养已蔚然成风。其具体体现之一便是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在越来越多的学科中使用外文教材,采用外文加中文的双语授课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由于这一新型授课模式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理论体系建设远未完善,致使各高校在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这一状况如不能尽早得以解决并加以规范,是必会对双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产生负面影响。

双语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双语课程的设置, 师资力量的配备以及教学模式的选择等诸多方面。本文拟对双语教学活动中师资队伍建设及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对双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 双语教学的定义与教学目标

2.1 定义

目前国内对双语教学比较统一的认识是指将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使第二种语言学习与各学科知识获取同步。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双语教学通常采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进行。本文所提及的“双语”是指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

2.2 教学目标

由上述定义可知双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使用英文版教材来掌握本专业课程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应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形式来对专业知识加以运用。

3 双语教学对师资的要求

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的双语师资选拔方式和方法。从事双语教学的师资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即必须具备专业课程的教学能力与一定的第二语言表达能力。而目前在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中,同时具备这两种教育背景和能力的教师很少,这就决定了各高校在双语师资的选拔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因此,在对于双语教师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应根据需要,突出重点,有所侧重。笔者通过数年的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双语教师,在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方面,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达到较高的要求。

从事双语教学的第一步是要读懂英文版教材。对英文教材的解读是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方面。这一问题可体现于目前国内出版的商务类各学科的翻译教材之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缺乏现代商务各层面的社会实践与知识积累,绝大多数普通高校中所教授的商务课程的教材都是泊来品,具体来讲,就是通过翻译国外相应教材而进行学习和知识传播。鉴于译者对原版教材的解读能力与翻译能力的差异,导致商务类教材的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出版的该类教材,可以说是达到了以讹传讹,谬误百出,误人子弟的地步。因此,对英语教材的正确理解和解读是开展双语教学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这就要求双语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阅读能力。

对双语教师的第二项要求是口语,这可能是普通高校双语师资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几乎可以肯定地讲,口语水平是决定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众所周知,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教师主体为30―50岁的一代人。从英语口语能力方面来看,这一代人可被称之为“哑巴英语一代”,而其教学对象却是“80年代后”这一代人, 他们之中的一些同学口语表达能力很强,而且是年级越低,口语越好。这一状况就意味着双语教师的口语水平应达到较高的要求。

首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的口语表达应达到一定的比例。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开展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被教育者第二语言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见,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若只能用汉语而不能用英语授课,那么该课程就不能被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双语课程。同时,一些高校明确规定双语课程中英语口语的使用率要达到50%以上。

其次,双语教师的口语表达要基本正确且通俗易懂。学生在上课时能够听得懂才能学到知识,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双语教师在口语的发音,选词和句型表达方面多下功夫。

双语教师的口语发音要尽量做到正确,清晰而优美。不可否认,即使是毕业于英语专业的教师,也极少有人能够讲出地道美音或英音的英语,即便如此,学生还是会有一个判断双语教师水平高低的无形标准,即发音标准,英语就好,否则就会认为你的英语不过关,也就不会认真听讲, 产生厌学情绪。

在口语的选词和句型选择方面要尽量使用常用词和简单句。这也是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听得懂,学得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一向认为,地道的英语应当是简单的英语。在双语教学中,最忌讳使用一些大词和生词,这样做似乎可以显示教师的权威性,但事实上却适得其反,学生听不懂,不理解,也就不会有收获。如果非要使用一些大词,生词或专业术语不可,一定要在PPT中标示出来,或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及时查阅词典,准确理解词意。

4 双语师资的培训

开设双语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师资条件,若不对教师进行授课前的英语和专业技能培训就开设双语课程,双语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要使双语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授课前,首先要做好双语教学任课教师的英语,特别是英语阅读和口语方面至少两个学期的专门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英文阅读水平以及英语口语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取得巨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双语课程对师资提出的要求和当前普通高校师资现状,笔者认为双语师资的培训应从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两方面入手。

阅读能力的培训目标是准确解读英文教材。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有英语词汇,语法和相关背景知识的积累。就拿词汇来讲,一名英语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的研究生,其词汇量大约为5000―6000左右。而普通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词汇,根据本人的使用经验来判断,至少要在10000以上。可见,词汇是提高阅读能力的第一关,也是学生通过对单词提问来判断教师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这一关通过勤查词典,认真备课还可以应对的话,那么对语法和相关知识背景的了解相对来讲难度更大。很多学过英语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即使一句话中的每一个单词都认识,该句的确切含义仍不得而知, 原因在于对语法或相关背景知识掌握不足。而当前英语教材的特点就是语法运用灵活多变,口语和书面语混合使用。在背景知识方面,即便是商务类专业书籍,其内容也非常丰富,涉及面广,涵盖了西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各个层面。如语法不过关,背景知识了解不足,面对学生的提问,双语教师只能会通过猜测来解疑释惑,这无疑损害了教学工作的严肃性,也不符合求真务实的教育原则。

从英语词汇,语法和背景知识方面来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从学习效率方面来考虑,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对商务类英语教材的阅读理解能力,GMAT的考试及培训模式可提供借鉴的。

GMAT(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是美国工商管理硕士MBA入学考试. 整个考试由作文、数学和语文3部分构成。其中的语文测试部分对商务类课程的双语师资来讲最具价值。其阅读内容涵盖了高校商科的各个领域,且词汇量大(8000―10000左右),句子较长,句式变化复杂,所涉及的欧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知识也较丰富。国内有大量的考试复习资料,资源丰富且学习成本低。根据笔者的学习来判断,一名具有研究生及以上教育背景的大学教师,经过半年至一年的精心准备,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能够基本符合双语教学对阅读能力的要求。

口语能力培训要达到的目标是:对于所讲授的专业内容,能够运用英语口语进行基本准确和流利的表达。要达到这一目标,根据双语师资现状,需要制订长期的,多步骤的和高强度的口语培训计划。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成年人学好英语口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涉及到了语言与思维层面上的问题。要讲地道的英语需要“洗脑”,而成年人的大脑几乎是不可能被“洗干净”的。这就是普通成年人学习英语难上加难的根本原因。

根据双语教学对教师口语能力的要求及师资现状,特别是对于大多数没有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而言,参加长期的,多步骤的和高强度的口语培训是极其必要的。如果双语教师口语不过关,即使勉强从事双语教学,课堂教学英语口语的使用率达不到一定的比例,就很难得到学校和学生的认可,那么进行双语教学的意义就不大了,只能是费力不讨好,自找苦吃,也体会不到教书育人的职业乐趣。

同样,提高成年人的英语口语能力的培训模式有很多。根据笔者的个人体会,在诸多模式中,雅思(IELTS)考试中的口语考试模式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雅思(IELTS)是国际英语水平测试(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的简称,是一种得到广泛承认的深造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的语言测试系统。英国、澳大利亚、北美以及许多母语不是英语,但许多专业课程用英语教学的国家的众多院校均采用这一语言测试系统。 许多负责英语培训的国际机构借助该项考试作出语言培训成效方面的评价。雅思的考试内容包括听, 说, 读, 写四项。 其口语测试的最后一部分为论题阐述,这项内容最接近双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授课时需要具备的口语能力的要求。

雅思口语考试的满分为9分,国内考生通常取得的成绩分别为5分,6分和7分。(取得7分成绩的考生基本上可以使用英语进行一般学术流)根据这样的雅思口语成绩分布,可对处于不同口语水平的双语教师展开针对性地培训。一般来说,每提高一个分数段需要六个月左右的培训周期,也就是说,从雅思口语5分提高到7分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这一培训模式的特点在于目标明确,阶段性强,学习资料丰富,成本较低,也较易操作。

无论是强化阅读能力的GMAT模式,还是强化口语能力的雅思模式,各普通高校可根据自身不同的双语师资状况和要求,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双语教学培训体制和机构,甚至相应的测评体系,以确保双语教师工作能力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5 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由于目前国内各普通高校的双语教师在知识结构,教育背景及综合英语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也明显地受到我国以往教育体制缺陷所造成的知识断层带来的影响,各专业课程所急需的合格双语师资在人才市场上很难找到,这就使我们把双语教学的重任交由现有的青年教师队伍来承担,以使双语教学得以尽快开展。在这一过程中,各普通高校内部的双语师资的梯队建设就成为能否顺利而持续地开展双语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因素。

笔者认为双语师资的梯队建设应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即预备阶段,提高阶段和强化阶段。

双语教学的预备阶段是为英语口语能力暂时还没有达到要求或还没有任何双语教学经验的双语师资而设计的。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重点放在对英文教材的正确解读及对配套课件的熟悉和使用方面。对其授课过程中的口语使用率和布置英文作业以及考试使用语言等方面不做规定性要求,教师可根据自身条件和教学效果自行安排。由于在此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对口语使用率等方面没有明确要求,因此,该类双语课程不能算作完全双语课程。笔者暂把这类课程定义为“准双语课程”,即完全双语课程的预备性课程。

这类“准双语课程”应在低年级开设(如大学二年级),可以使学生有一个将来接受完全双语教育的心理准备,同时在专业词汇方面有一个初步的积累。

应对从事“准双语课程”教学的教师在上岗前进行英语阅读和口语两方面的培训,也就是说,采用GMAT模式提高其阅读能力,采用雅思模式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为进入下一阶段的双语教学和培训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双语师资为提高阶段。进入这一阶段的双语教师应是经过专家组评审的,从第一阶段选的教师,需承担完全意义上的双语教学任务,即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授课语言可使用50%以内的汉语以外,其他各教学环节均须使用英文。

这种完全的双语课程应在高年级开设(大学三或四年级)。在普通高校的高年级,通常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可以通过英语“六级”考试,能够达到进行双语教学的学生能力要求,可以通过英语来学习各门专业课程了。

针对从事完全双语课程教学的教师,上岗前要进行雅思口语考试模式的培训,以期取得6分以上的雅思口语成绩。

最后一个阶段为强化阶段。对于教师而言,若授人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水。笔者在双语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即使双语课中的英语口语使用率达到了一半以上,仍不能达到用口语对所授专业知识进行自由和准确表达的水平,这“一桶水”还不满。口语表达能力会受心情和课堂气氛的影响而发挥不稳定,与全英文授课的标准相比还有较大进步空间。而这最后一个阶段正是为将来有志于全英文授课的双语教师设计的。

那么双语教师如何在这一阶段进行强化呢?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认为采用中文教材而用英文讲授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首先,从笔译方面来看,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把所有授课重点翻译成英文,然后制做成PPT或书写在黑板上,这不但要求教师要对本专业的内容极其熟悉,而且要进行很多的翻译工作,难度很大,但很能锻炼人。

其次,从口译方面来讲,该方法可以迫使教师在没有英文课本作为参照的情况下,把授课内容用英文表达出来,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人曾有为了一个准确的专业术语的表达而查阅多种相关书籍的痛苦经历。一个学期熬过之后,笔者可以感觉到口语表达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一学期的经历使我终身受益。

基于上述实践经验,笔者提出一个全新的双语教学模式,即汉――英双语教学模式,以区别于常见的英――汉双语教学。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中文教材,而其他各教学环节均采用英文的形式来完成。这样做,对学生来说仍是双语教学,但对教师而言却是全英语授课了。该类课程可设在高年级,这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双语教师的口语能力,同时对学生来讲也是有益的。

其一,可以促使学生在课上和课下更多地使用英语。在使用英文教材的情况下,学生在考试和写作业时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死记硬背和抄袭课本的现象。而采用中文教材,这一弊端几乎可以避免,从而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

其次,在有中文教材作为参照的情况下,学生用英文听讲的压力和难度下降了,而在课堂上用英语发言的难度却提高了,必须把教材中的中文内容用英语表达出来,这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是有很大帮助。

最后,对于普通高校来讲,这种汉英双语教学模式在开展科研活动以及对外学术交流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目前常见的英――汉型双语教学所采用的教材都为英文原版或国内外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英文改编教材。虽然这类教材总体而言内容较新且丰富,质量高,差错率少,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内容太“洋”,有关中国的内容涉及较少,而且有些理论在国内也不太适用。这无疑是一种暂时性的状况,迟早有一天我国高校要研发本土化的双语英文教材。而这项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较长时间的人才培养和储备,因为这一工作涉及到了英语听,说,读,写,译这五种技能当中最难的一项:翻译(包括口译和笔译)。同样,在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也会涉及到大量的专业性的笔译和口译工作。而这类的科研和学术交流工作应会落到从事过汉――英式双语教学的教师肩上。

可见,汉―英式双语教学师资的培养会对普通高校开展科研活动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进入该强化阶段的双语教师应来自于第二梯队,且能通过专家组的综合评审。如有可能,可采用英语高级口译,笔译考试的模式进行培训。

6 结论

根据以上论述,笔者认为普通高校的双语教学活动应多步骤,多层次地有序开展,应采用培养一批, 成熟一批, 强化一批的原则有计划地进行双语师资的梯队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宝贵的双语教学经验得以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青年教师通过逐级培训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并最终充实到双语教学队伍中来,并通过双语教学实践,做到教学相长,业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一个科学合理的双语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是确保普通高校双语教学活动稳定持久开展的重要前提保证。

参考文献

[1]廖秋慧,李名尧,徐纪平.工程类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方法探索[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学院, 2006.

[2]任卫群,饶芳.工科专业类课程双语教学的体系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3):103106.

[3]杨振常.论英语教学语言: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王凌.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