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韩愈“审丑”诗歌二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韩愈“审丑”诗歌二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韩愈一生文学成就显著,有诗文四十余卷,为后世传诵。对其诗歌的审丑性,从诗歌的角度来评判美丑,有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狭义的“丑”指诗歌中的“丑之物”、“丑之事”和“丑之象”的划分,“丑之物”指诗歌中惯用的外形丑陋的物象,比如蛤蟆、蛆、鳄鱼等;“丑之事”指诗歌中出现的令人不愉快的、恐惧、恶心的事情,比如韩愈在诗歌中多次提到的“落齿”等现象,虽属自然现象,却闻之不快;“丑之象”指诗歌中的一些超自然的、超现实的意象,比如蛟龙、血、魑魅、狐等。广义丑从诗歌的创作手法上来说的,包括诗中大量的怪癖字,诗歌中出现大量散文的笔法,还有奇语的运用,以及险怪的意境在诗歌中的出现。按照这个划分依据,我们从中挑选出带有“审丑性”的诗歌110首,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外貌丑陋、令人作呕之物象解读——丑之物

韩愈诗歌中不乏那些外貌丑陋,闻之令人作呕,甚至是惊恐不已的物象,例如雀鼠、鼯鼬、蝇、蚊、蛇、鱼鳖、蝙蝠、蛊虫、蛤蟆、鳄鱼、蟾蜍、蛆、狐狸、蛙黾、蚯蚓等等看起来特别恶心的动物,让人无法去接受并愉悦的谈论的动物。其中鼯是一种飞鼠,形状类似蝙蝠,能在树间滑翔。不难想象,夜间这种动物忽然出现在人的视线里,确实不仅仅是令人生畏,而是令人恐惧了,让人感到没有任何安全感。类似鼯、鼠、蝙蝠这样的字眼在《南山诗》《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郴州祈雨》《刘生诗》《题炭谷湫祠堂》《山石》等诗中出现,次数较多。他唯独偏好这几个字眼:

峥嵘跻冢顶,倏闪杂鼯鼬。前低划开阔,烂漫堆众皱。

——《南山诗》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山石》

相比之下,蛇这个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的动物也是被韩愈乐于使用,在《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桃源图》《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永贞行》《刘生诗》《射训狐》《读东方朔杂事》《和侯协律咏笋》等诗歌中出现,且看:

有蛇类两首,有蛊群飞游。穷冬或摇扇,盛夏或重裘。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开新主。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

——《桃源图》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江氛岭昏若凝,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蛊虫群飞夜扑灯。

——《永贞行》

另外,蛤蟆一词在他诗歌中出现频率也相当高,如:

温水微茫绝又流,深入车辙阔容。蛤蟆跳过雀儿浴,此纵有鱼何足求。

——《赠侯喜》

尝闻古老言,疑是蛤蟆精。径圆千里纳女腹,何处养女百丑形。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蛤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强号为蛙蛤,于实无所校。

——《答柳州食蛤蟆》

在韩愈眼中,似乎蛤蟆、蛇、蝙蝠这类异类也能写进诗歌当中,而且蛤蟆甚至升级为蛤蟆精,蛇甚至有两个头,真是让人恐怖至极,听起来它们既是作者看见的实物,同时也是他表达自己情感必不可少的媒介。难怪宋代梅尧臣在《读蟠桃诗寄子美永叔》中说:“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偶以怪自戏,作诗惊有唐。篇章缀谈笑,雷电擎幽荒。众鸟谁敢和,鸣凤呼其凰。” 梅尧臣也指出了韩愈诗歌“怪”的一面,因为如此丑怪的物象都出现在诗歌中,那么就真是怪了,这就给了我们启示,在前面已经提到“怪”属于美中的一种,因为它能够唤起人们视觉上全新的感受,因此韩愈诗歌旨在通过丑陋意象来达到一种“美”,一种人们视觉上的全新突破。试看下面几首“丑”味煞浓的诗歌。如《永贞行》

君不见太皇谅阴未出令,小人乘时偷国柄。北军百万虎与貔,天子自将非他师。

一朝夺印付私党,懔懔朝士何能为。狐鸣枭噪争署置,跳踉相妩媚。

夜作诏书朝拜官,超资越序曾无难。公然白日受贿赂,火齐磊落堆金盘。

元臣故老不敢语,昼卧涕泣何澜。董贤三公谁复惜,侯景九锡行可叹。

国家功高德且厚,天位未许庸夫干。嗣皇卓荦信英主,文如太宗武高祖。

膺图受禅登明堂,共流幽州鲧死羽。四门肃穆贤俊登,数君匪亲岂其朋。

郎官清要为世称,荒郡迫野嗟可矜。湖波连天日相腾,蛮俗生梗瘴疠。

江氛岭昏若凝,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蛊虫群飞夜扑灯。

雄虺毒螫堕股肱,食中置药肝心崩。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信常兢兢。

吾尝同僚情可胜,具书目见非妄征,嗟尔既往宜为惩。

此诗作于贞元二十一年,当时德宗驾崩,顺宗被立,为中风口哑所困,不能听政,王叔文、韦执谊执政,韩愈狠狠地批判了他们一顿,称他们为“小人”,这种行为是乘人之危,并憎恶地把这些争权夺势的人比喻成“狐”和“枭”,怒斥了他们的狂妄之举,不循资历而超任,收受众多贿赂。关于“火齐”和“磊落”二词,宋代庞元英有:“《南史》中天竺国说:火齐,状如云母,色如紫金,有光辉。别之,则如蝉翼;积之则如纱股之重沓……所谓磊落者,亦珠之谓也。”可见二词所指为贵重之物,所作所为为当朝元老痛恨,但他们敢怒而不敢言。转而又称赞皇帝英明,“文如太宗武高祖”夸赞其才能盖世,更重要的是能任人唯贤,罢黜恶吏,同时有大量运用“蛇”“怪鸟”“蛊虫”“虺”“螫”等及其恶心恐怖的动物来阐明南方令人窒息的野蛮之地,从而点明柳宗元、刘禹锡等屡次遭贬,被流放到偏远之地已是不明之举。

作家创作文学作品都是有他的用意的,就拿韩愈来说也不例外。《永贞行》一诗旨在说明事理,即借“蛇”“怪鸟”“蛊虫”“虺”“螫”等丑陋之物来说明道理,规劝圣上明大理,不能轻信奸佞之人。

同理试看《赠侯喜》,侯喜是韩愈的朋友,这首诗一改了韩愈“奇崛高古而利弊浅俗”之风格 ,显得那么轻巧而愉快,和侯喜等人一起去垂钓,此时看见的“蛤蟆”“雀儿”“虾”“蛭”等外形丑陋的小动物们也是那样的可爱了,前面写景,后段转入抒情,既抒发自己为仕途奔波劳累半生,已是“红颜衰”,又鼓励侯喜应凭借自身优势,向高处发展,借“君欲钓鱼须远去,大鱼岂肯居沮洳”之例来抒情。因此,韩愈在这首诗里是借用“丑”来抒情言志迎合了诗可以抒情言志之功能。

二、闻之恶心、恐惧、不愉快之事——丑之事

韩愈诗歌中那些丑陋物象说来只算是其发泄心中不平的一小部分,还值得提出来的就是他诗歌中体现出的种种闻之令人恐惧、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落齿、皮肤溃烂及死亡、血腥的场景,它们既成为韩愈表情达意的最好媒介,同时又暗中向我们透露了作者的一些交友境况,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其人。试看如下几例:

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

——《归彭城》

青鲸高磨波山浮,怪魅炫堆蛟虬。山噪猩猩游,毒气烁体黄膏流。

——《刘生诗》

鸱枭啄母脑,母死子始翻。蝮蛇生子时,拆裂肠与肝。

——《孟东野失子》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

——《寄卢仝》

肌肤生鳞甲,衣被如刀镰。气寒鼻莫嗅,血冻指不拈。

——《苦寒》

上面的几句诗歌就彰显了韩愈“丑之事”的极致了,写百姓的尸体与死亡,写卢仝家中长须赤脚的老奴,在平时来看我们觉得都是不愉悦的事情,更为甚者,他还把人的身体被毒气灼伤,皮肤出现溃烂而化脓的现象,以及猫头鹰幼子长大后把母亲吃掉,蛇在母胎里发毒气,母腹裂开小蛇才产出等令人生畏的现象写入了诗歌中,虽不当属首例,但是其敢于表现“丑”的这种想法和勇气实属可贵。

除此之外,他还描写自己落齿,澹师酣睡等事,虽不算丑陋之极致,也难逃“丑”之嫌,既将人生经历展现读者眼前,又将“主观化”之情感发泄,且看列举的如下诗句:

去年落一齿,今年落一齿。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

——《落齿》

我今呀豁落者多,所存十馀皆兀。匙抄烂饭温送之,合口软嚼如牛。

——《赠刘师服》

一别讵几何,忽如隔晨兴。我齿豁可鄙,君颜老可憎。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

冠欹感发秃,语误惊齿落。辜负平生心,已矣知何奈。

——《感春四首》其三

我虽未耋老,发秃骨力羸。所馀十九齿,飘飘尽浮危。

——《赠崔二十六立之》

澹师昼睡时,声气一何猬。顽飚吹肥指,坑谷相嵬磊。

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

——《嘲鼾睡》

上面集合了韩愈描写的落齿、酣睡的诗歌,无怪乎周紫芝论《嘲鼾睡》二诗,说“语极怪谲”。虽落齿、酣睡属一般生理现象,但在这位天才眼里便成了慨叹年事已高却无所作为,或着极尽夸张之能事将澹师睡态表现得淋漓极致,有如身临其境,能听见他打鼾一样。

如果不足以说明,今再列举一例《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传闻闾里间,赤子弃渠沟。

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酸寒何足道,随事生疮疣。

……穷冬或摇扇,盛夏或重裘。飓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自从齿牙缺,始慕舌为柔。因疾鼻又塞,渐能等薰莸。

此诗是借“丑之事”来寓意,即韩愈因上书建言被贬后,流落蛮荒之地,历尽艰辛,真切对友人发出求救,希望能得到友人的帮助,作者描写了京师的严重旱情,婴儿被弃沟中,百姓用男孩都无法换来一斗米,被贬之地果真是蛮荒之地,当地人民蛮横,环境极其恶劣,我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韩愈这种深情的描写,更多的也是想得到友人的援助之手。这首诗堪称是借“丑”来托物寓意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屈守元,常思春等编.韩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3]钱仲联集释.韩昌黎系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管雄著.隋唐诗歌史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余恕诚著.唐诗风貌[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许海岩(1986-),女,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人,河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