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心弹好习作教学的前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心弹好习作教学的前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习作教学要取得成功,科学有效的课前准备很重要。一些教师对习作前的准备过程不是轻描淡写就是放任自流。这也是作文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用心弹好习作学的前奏是成功作文教学的基础。

关键词: 习作教学 积累意识 表达欲望

习作教学是对学生表达技巧与习作能力培养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抓住“人”这一最活跃性的因素,着眼于儿童内涵的整体丰富,遵循儿童智慧流露的心智流程,为儿童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的条件与广阔的空间,用心拉开习作教学的序幕;引导儿童体验、感悟、积累、表达,用心弹好习作教学的前奏。

一、唤醒内隐的素材积累意识

(一)积累要从“新”开始

学生的习作意识应该尽早开始培养。从孩子能看能听能说开始,我们就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心理水平、理解能力,引领他们触摸自然、参与生活,有意识地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引导他们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发现及看法,鼓励孩子质疑别人的观点,发展自己的看法,赞赏孩子的奇思妙想和独特见解。当然,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家长已经做得很好。习作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从认识“新”的生活开始。因为能说话,就是最好的习作启蒙。教师有了这样的认知,便会随时随地地引导学生在生活的海洋中关注一些有意思的情节,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对那些有意思的情节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积累要从“心”开始

教师更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帮助学生无意识地拾取生活镜头,有意识地积累生活语言。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教师要经常设计各种体验活动,引导孩子把眼睛盯向生活、盯向身边、盯向自己,让孩子们尽情地关注生活、积累生活、提炼生活、表达生活,让习作的意识在生活中萌芽。

感悟是人们对某一事物心领神会的一种境界。它是孩子们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智慧发展的必经心理过程。感悟的过程需要老师用“心”引领。老师在引导学生学生观察生活的时候不应只停留表面,可以经常问孩子你看到的东西怎么样?你能看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吗?这样引导,学生就会想办法细致观察,努力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事物,长此以往,学生的观察视角就会与众不同,思考的深度也会提高。

清代陆世仪认为:“凡人有记性和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厚积才能薄发,积累是培养孩子们习作能力的有效手段。而唤醒孩子的积累意识则是习作教学中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教师一定要站在习作指导的意识高度从日常抓起,从生活抓起。

二、激发萌动的习作表达欲望

小学习作教学实践中以习作表达欲望的培养为契点,致力于思维拓展、心智发展、精神内涵的丰富,着力于习作欲望的激发与表述技巧的习得,以人的不断发展来实现儿童习作水平的稳步提高。

(一)从“情”起步

情感是习作水平提高的动力因素。“情动而辞发”说的就是这个理。体验、感悟、积累能发展孩子们积极健康的情感。

尊重情感的多样性,让丰富的情感体验为生命着色,为个性的习作奠基。孩子们的生活体验与情感是相互依存、互为促进的,没有体验不可能产生情感,良好的情感又能促使孩子们深刻积极地体验。比如关于“台风”,孩子们的体验各不相同:有人感觉恐怖,有人认为好玩,有人说有利有弊,必须客观看待。孩子们之所以有不同的体验,是因为他们有不同的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教师不能轻易地加以否定,而应引导他们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赢得别人的认可,把他们的体验引向思考的深处,从而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

当然,孩子们情感世界的丰富程度也直接影响感悟的方向与深浅。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相信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明白很多作品的意义,从而在内心生发出很多的感悟。正如我在指导学生读《草房子》的时候,经常坐下来与他们一起交流读书的感受,以及对文中人物的看法。我们的交流是带着感情的,他们会因为喜欢或讨厌去品评那些人那些事。能品评书中的人和事,慢慢地对生活的人或事也就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脑海中储存的各种人物形象就多了,以后写作时就能信手拈来。总之,拨动学生的“情”弦,学生就会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

(二)与“思”同行

美国教育专家西奥多・W.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富有想象力,必须在思想上想的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所以培养学生写作欲望的整个过程应该与“思”相伴。

习作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孩子们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生活中涵泳感受,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见闻、体会,这本身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一个善于分析、观察、推理、比较的人往往能从琐碎的小事中捕捉到闪亮的东西并进行深入的思考,萌发出入木三分的感悟,写出一鸣惊人的文章,让人耳目一新。学生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总喜欢把积累的好词语好句子一股脑儿地用出来,完全不知道怎样梳理自己手中的材料。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思考尤为重要。老师应该在这个关键时候伸出有力的援助之手,帮助学生掌握梳理材料的方法。指导读好书,习得书中文章的表达的精华所在,是提高学生驾驭梳理素材能力的最佳途径。比如,我在指导学生读书的时候,先让学生把写作的顺序理清楚,然后问:作者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有条理地表达出来选取了什么材料?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作者的思想合适吗?在作者表达的时候用了哪些语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语句,体会它们表达的效果。这样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整理材料能力。

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当孩子们的积累达到了一定量的时候,必然觉得有话要说却苦于无法表达,在这个时候思维能帮助孩子们将积累的东西系统地分类,合理组织,有序地堆放。

(三)与“语”作伴

语言是文章的建筑材料,也是一种表达形式。语言的积累与规范表达是习作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而语言的习得离不开具体的语言实践,在我们身边语言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体验、积累、感悟的过程就是以语言的形式加以完成的,我们的每一次体验活动的结果是需要与人交流,语言是必需的中介。所以,对于孩子们的任何发现、任何体验、任何感悟,教师都要引导他们用语言来表达,让孩子们的生活、思想与规范的语言表达相伴。

有积累丰富的素材,有“蠢蠢欲动”的写作欲望,是万事俱备的一种状态,是整装待发的一种状态,是未雨绸缪的一个过程,我们一定要踏实地完成这个过程,为学生的习作水平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益群.默会知识与语文感悟能力.北京:语文建设,2006.4:4-5.

[2]王栋生.作文教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人民教育,2008,(5).

[3]周一贯.作文教学中的儿童精神.小学语文教学,2007,(8).

[4]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6.

[5]吴琳.儿童阅读与儿童作文――梅子涵教授访谈录.语文教学通讯,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