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略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略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由于文学日益被边缘化,在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生存空间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我们应立足于中国文学传统自身的特性——蕴藉性,从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角度——读者与作者之间永恒的距离,探讨当今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法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法;蕴藉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9-0021-03

不管如今学术界对于文学本质的定义有什么不同,最后总是离不开语言文字。文字是文学的载体,离开文字,就没有文学。或许有人认为影视作品已经代替文字而将使文学消亡。但事实上,影视作品是在纸质品基础上产生而来,只有极富参悟文字能力的演员才能把握得好。而很多文字的内涵是演不出来的,从而导致影视艺术与文字文学相差甚远。因为它们归根结底是不同的传播媒介。文字/声音/图像,这三种中介,只有文字才拥有在人们心里产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魅力。也只有文本细读才可在不同人心中所唤起审美情感,这种内省的审美情感与人的语文阅读能力是紧密相联的。

在当今图像娱乐充斥泛滥的时代、在现行高考制度下的语文教学确实面临着太大的压力,作为基础教育的高中语文教学承载着太大的责任。语文课程教学中语文阅读依然是十分关键的一环。而要感受到语文的审美特质,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离不开文本细读法。

一、悠久的传统——中国文学的蕴藉性

中国的“文”字在古远的中国历史上就被理解为有文采的。许慎《说文解字》中就有“文,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从文,无分切”。它作为一个象形字,本身就是花纹、纹理的意思。在人类产生之初,文可能是一种纹身,在面部或者身体上勾画线条。而且甲骨文产生至汉字的成形,其中汉字的象形、形声、会意,就可以知道汉字作为表意文字有着丰富的意义蕴藉性。如电影《英雄》中对“剑”字的参悟一样。而且在中国古典美学追求中,这种独特意义的追求,越是充分,越是深邃,就越是美。就是这种对于美的追求,才有了中国古典文学为世界所瞩目的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恰恰是语言的蕴藉,所以《红楼梦》是深谙中国文化的赛珍珠都难以翻译出去的,难度在于小说中大量的诗词。这种意境只会出现在懂得它的人的脑海中,有着极强的内视性。这是当今的影视文学都难以代替的。

早在魏晋时期著名的“言意之辨”中,就主张言不尽意。他们(老子、庄子等)寻求的就是文字蕴涵的意义对文字本体的超越,注重个人内心的“感”和无法穷极的“道”。这一言意之争应当溯源到《易传·系辞上》。因为其中有:“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而这对于中国文论的影响也可谓深远。如魏晋时期刘勰的“隐秀论”,钟嵘的“滋味说”,唐代司空图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宋代严羽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清代王士祯的“神韵”,王夫之的“情中景,景中情”,一直到近代王国维的“意境”。尤其在文学的审美实践中,唐诗宋词依然是中国人的最爱。中国由此形成了对于语言本身的自觉审美意识。

中国文论中偏重于这一点所形成的文论特点就使得文学注重其蕴藉——意境美,因而中国文学的审美情感贯穿始终。唐诗宋词自不必提及,散文在中国也大抵是“微言大义”,“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无怪乎当前畅销的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其中对文学的定义就是“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这种话语蕴藉就是“言不尽意”的文学传统。“言不尽意”的文学传统势必要求精读文本细读文本。

二、永恒的距离——读者与作者

在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读者)中,读者要尽可能地走近作者所创作的文本,除了尽可能的了解作家当时创作的社会背景(世界)外,还需要的就是读者对于文本的准确理解。

作家的创作受时代社会以及个人个性的种种制约与影响,同时作家创作构思的心理机制也是十分复杂的,从构思到物化的过程也极为微妙,时过境迁,读者所能精确把握的就是文本本身。所以西方俗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中国的“诗无达诂”是有道理的。文本本身可以由不同读者依据各自的理解去体会、品味,但是这一千个哈姆雷特最终都是哈姆雷特,之所以是哈姆雷特的本质属性在人们脑海里面已经定位,而对于其他方面的理解或许未尽相同。这就是文本阅读中存在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如同文字的张力有它自身的外延与内涵。文本的阅读本身具有随时代变迁而丰富而变化的特性。文本阅读不是一成不变的。

所以,读者一方面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去体会作者的用心,去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亦可以加进自己的阅读经验与人生体会去挖掘它新的内涵。

在我们高中生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尽可能要求能够“得作者之用心”,这需要文本细读。文本细读可以细细品味文本真实内涵,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也才能够悟出作者的“言外之意”或者“弦外之音”,才可能在确定性的前提下有一定生发创新的阅读火花。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故意用到的“空白”,如故意的用到双关、反语、象征等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或者是故意使用标点符号代替文字所形成的种种空白,都是需要文本细读才能挖掘出来的。如鲁迅文章里惯用的省略号和感叹号,又如李商隐的无题诗。总之,文本细读是读者所必须依赖的一条解读文本的必经之路。

“新课标”强调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指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的过程;二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过程。无论是阅读还是教学都是建立在以文本话题为内容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文本才是对话的核心,对话的依据。李海林教授认为“一堂语文课的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沟通和语言交流的广度、深度和效度”,而这些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解读文本的深度。在教学中,教师首要的是精读文本,细读文本,才能真正引导学生进入语文的殿堂,方称得上是授学生以渔。所以教师得先尽可能的走近作者。教师向众多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自己也是一个读者,而且必须是一个负责任的读者。

三、独特的方法——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的术语。这一流派是注重文本形式的批评,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英国文学批评家燕卜荪出版于1930年的《含混的七种类型》一书,被认为是典型的“文本细读”之作。其基本内容就是“对诗歌进行分析性的细读”,其理论依据就是文学语言的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运用于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就是要针对不同文体采取相应的方法精读文本。虽然文体不尽相同,但精读理解的层面大体相同。文本的语言、独特的修饰语、独特的动词、独特的状语等,文本的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文章的结构思路,这些都是窥探文本内涵的冰山一角,以此来收获言语解读的意义、意味和意蕴,也收获细读言语的经验、情绪和感受。没有它们,就难以进入文本的“空白”,探究文本的“言外之意”。

首要的就是读,读文本,读优美语句、优美段落,读作者及写作背景,读原著,读相关评论鉴赏资料,读一切有利于更好理解文章的资料。这是细读文本的重要准备工作。好的老师在教学时常常能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说古论今,给学生强烈的艺术感染。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须以教材为出发点大量阅读相关作者、相关主题、相关写作特色的评论文章和资料,使之系统化甚至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做到有备无患,游刃有余。

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本任务就是从形式到内容,借语句本身窥见作者的情思,写作主旨和意图。这首要就是对词句的阅读和理解。高中阶段虽然生字生词不再是学习重点,但却不可以忽视这些字词,它们往往是理解以至加深语言的理解和文本解读的切入口,应该敏锐地把握住内涵丰富的一字一词,引导学生品评鉴赏。如《祝福》中写道“我”和鲁四老爷见面寒暄后,“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这里的一个“剩”字将鲁四老爷留给我的孤寂无聊几欲逃脱的心理含蓄地表达出来。尤其是古诗词中重点字词的赏析,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一个“忽”字,不理解这个字的妙处,就很难鉴赏到这首诗中主人公前后的情绪落差。

正是这种文本阅读,可以深化学生对字词文章整体的理解,能够在细读文本思考的时候将其中暗含的图景在头脑中想象成一幅图画,想象其意境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再外化为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这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是文本中蕴含的哲理。哲理是优秀文章的深刻标志,这种深刻是其他媒体所难以表达的,而这正是我们研读一篇文章的重点所在,作者的见解主张、文章的主旨意义,真正理解才是真正读懂。如我们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其中对地坛亘古存在的描写,对其间一个个小小生命的细腻描绘,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中尽数传达出对于生命的丰富而厚重的感悟。这些,是我们观看任何地坛的介绍片都领悟不到的,而这正是作者心血之所在。

再次,细读文本中的空白。有意的空白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而这无尽之言,就有无尽的意蕴等待我们挖掘。如鲁迅《故乡》里那经典的两个字和一个省略号:“老爷……”,蕴含了多少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又如,小说《红楼梦》里,林黛玉得知宝玉与薛宝钗成婚,在生死弥留之际的话:“宝玉,你好……”,仔细挖掘黛玉的临终遗言对于宝黛爱情的理解,对于贾家封建家庭,对于小说主旨都会有深刻认识。

总之,文本细读法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语文,锻炼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具体的语文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汉)许 慎.说文解字[M].(宋)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重印:185.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重印:75.

[3](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郦稚牛,张招进,童庆生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序言:2.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2.

[5]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31.

[6](美)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