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两座祖宫和一座进香的村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两座祖宫和一座进香的村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现代中国城市人的观念里,乡村社会,或许敦厚淳朴,但不太具有凝聚力;其中或许蕴藏着独特的民风民俗,但算不上有文化。它甚至还常被想象成愚昧、落后、封建迷信而被嘲笑、挞伐。这种偏见,一方面来自“五・四”以来的进步知识分子在力图与代表愚昧落后的过去断绝时,对乡村的沉疴的过分强调;另一方面,也来自当代大众传媒将经济和文化双重贫瘠的北方农村塑造成中国乡村的典型。

但是在宗族组织保存完好的闽南乡村,情况却不同,特别是如果外来的游人目睹当代的闽南乡民如何依旧通过宗族和宗教的力量获得社区凝聚力,并维持与过去的文化遗产的鲜活的关系。

在闽南,每一座村庄都有庙,每座庙都有由村人组成的管委会照看庙务,组织祭祀活动。这些庙,都是活的古迹,不是圈起来看的文物,而是仍是村庄社会生活的中心。如果要看在闽南这种中心的地位可以达到什么程度,那么不妨去保生大帝的两座祖宫――位于厦门海沧青礁村的慈济东宫,和与之比邻,位于龙海角美的慈济西宫。

保生大帝的两座祖宫

闽南人好巫尚鬼,崇神重祀,数以千计的神明被此地的民间信仰世界所崇奉。但不是所有的神明都被所有的闽南人所供奉。不同的神有不同阶序的神格,有些只是一村一乡私下供奉的神,而保生大帝和妈祖,则是为闽南人广为崇奉的最高级别的神。供奉他们的庙宇,也有级别,下级的由上级分香火而来,称为“分灵庙”,最上级的,则成为“祖庙”,或“祖宫”。位于青礁和白礁二村的两座慈济宫,同时是分布在全世界的闽南人所崇奉的保生大帝的祖庙,正如更广为人知的,妈祖的祖庙在莆田湄洲岛。

保生大帝是一位医神,据说历史上确有其人在世。他本名吴本(一说“吴”,音“涛”),北宋初年人,医术高明,悬壶济世,在一次上山采药中失足命殒,死后仍能显灵为乡人治病,于是乡人将其供奉为医神。

对保生大帝的信仰同时拥有两座祖宫,十分特别。其原因在于:这两座宫,或者其背后的这两个村,都掌握足够多的证据证明吴本曾是本村人。哪一种都不占绝对上风,而历史上,两村对于保生大帝信仰获得朝廷的承认,都做出过贡献,使对保生大帝的崇拜不被作为“淫祀”而打击。于是,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是:曾经位于漳州府龙溪县境内的青礁慈济东宫,被作为漳州的保生大帝庙的祖庙,而位于泉州府同安县境内的白礁,是泉州一脉的祖庙。

从厦门坐公交,经过海沧大桥,走马青路,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青礁。此地曾经属于漳州龙溪,在上世纪50年代已经划归厦门海沧。相反,旁边曾属于泉州同安(即差不多是今天厦门地界范围)的白礁,则已经是漳州龙海的地盘,让人有些错乱感,不过传统的庙宇分灵关系,不会因此改变,于是漳州和厦泉的信众,自此都需越界进香。

来到马青路边的青礁慈济东宫门前,发现其恢宏远超出对于村庄庙宇的想象。首先,其地理位置不在村内,而是在青礁村东北约一公里的山脚下,地域开阔。庙前树立着新修的五开的山门,高大巍峨。与山门同样引人瞩目的是其背后依山势修上山顶的笔直的台阶,和台阶顶端巨大的保生大帝石像。看石头的成色和工程的手法,是近年的手笔,这种修建巨型室外造像的风俗,据说从台湾而来,近年在福建日趋流行。

在这条阶梯南侧,是慈济宫建筑群。宫前有新修的大型广场,以及放生池和金水桥。不同于一般的福建民间信仰的宫庙,慈济东宫的主体建筑有三进,其前殿是两层的楼阁,且面阔达到五间,即殿前檐廊由六根石柱支撑,殿门有三洞,左中右各两扇。殿中令人目不暇接的是无以计数的动物、植物和人物的彩绘、木刻和石刻,以及各种高悬的金字匾额和对联,那些各个时代的信徒送给保生大帝的美名、称颂。保生大帝的神位在这一片金色的光晕和缭绕的烟雾中接受信众们络绎不绝的膜拜,以及海内外分灵庙的拜谒。

徒步去东宫的进香队

离开东宫,坐摩的穿越青礁村,前往白礁西宫。半道忽然闻得一阵锣鼓声,色彩斑斓的大队人马随即出现在眼前,连忙下车旁观。走在最前面的扛着大旗,上面绣着“保生大帝谒祖”,另一面绣着“西边社”。原来是白礁那一头的西边村穿越白礁和青礁二村,徒步前往青礁东宫进香。

进香是维系祖宫和分灵庙之间的重要仪式。分灵庙的神力来自祖宫,因而必须持续地从祖宫那里分得并更新本庙的香火,以保持分灵庙的神力。这队人马,就是去东宫“割火”的。

队伍阵容非常大。与旗手走在一起的是一群穿着白袍、打着白绑腿的人。与我结伴同行的插画师、业余的闽南民俗寻访和研究者陈花现介绍:这是村中“三坛”成员,就是村中修习道教闾山派科仪的术士,在村庄祭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当地的民间信仰神人沟通的媒介。在他们后面,有个人用扁担挑着一个锃亮的铜炉,上面贴着符,这是用来盛放割来的香火的容器。然后是一队古代官兵模样,举着“威武”、“回避”木牌的仪仗队,然后是活跃气氛的腰鼓队。紧跟着的是一个奇特的装置――乍一看是舞龙,定睛一看,“龙”的躯体是一节节小型的轿子,每一节里前后分别坐着一个盛装打扮的孩子。花现说:虽然是龙的样子,但这东西叫“蜈蚣阁”,是闽南迎神赛会时常用的道具。好长的蜈蚣阁,绵延五六十米!这些孩子在上面正襟危坐,也不哭,也不闹,只是东张西望着。似乎和大人们之间已经有了某种默契,明了他们在这仪式中作为娱神道具的使命。

大人们为这个节目当然付出更多!每节蜈蚣阁得四个人抬,旁边还有一些替补队员,随时准备轮换。这还不算,孩子的父母们在两侧保驾护航,偶尔停下来休息时,立即上前给孩子补充零食,奉上小玩具。

蜈蚣阁之后是一小队穿着“单人摔跤”道具或藏人服饰、其中一些人拿着贵州芦笙的娱乐队伍,随后是一列各载着一个孩子,由两人抬的小轿子,之后是几辆装饰成龙形的两轮有篷推车,上面也坐着个孩子,被大人在后面推着。几支不同风格的军鼓队过后,出现一支马队,骑马的是些大孩子,穿着各朝的戏服。游行队伍的最后,是几座来自西边村庙宇的神像,其中地位最高的一座,正是保生大帝的。

在一个阴天不期然遇到这么喧闹、浩荡、色彩缤纷的队伍,让人有些恍惚,仿佛穿越时光。这种庄重和投入,显然不是给游客看的,而是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社区凝聚力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