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数学教学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数学教学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研究数学教学语言的提炼与运用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强,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和枯燥的学科,而小学生活泼好动,长于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正处在发展之中。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之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教师充分挖掘语言的功能,化枯燥为生动,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数学教学语言 小学数学教学 课程资源 学习氛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相对于生动有趣的文科课程来说,它较为枯燥乏味。不少数学教师也正因为数学的学科特点,教学语言刻板僵化。不少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如坐针毡,对数学产生了畏惧心理。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让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课,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而营造良好氛围最好也最为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数学教学语言生动起来。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巧用类比,引发触类旁通。

数学知识逻辑性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教师要在着眼数学知识的同时跳出数学知识的框框,充分利用各知识之间的联系,打上一两个比方,就能既活跃气氛,又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方程》中有这样一道例题:“北京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大约是陆地面积的3倍。颐和园的陆地面积和水面面积大约各有多少公顷?”由于题中有两个未知数,在自主探索时有相当多的学生想到要设两个未知数。对此我并没有强行灌输,而是讲了个故事:有一位科学家,家里养了一只狗和一只猫。让了让狗和猫出入方便,他在墙上开了一大一小两个洞。其中大洞方便狗的出入,小洞方便猫的出入。我接着问学生:在这件事上,这位科学家够聪明吗?当时就有学生说“不聪明”。我让他说说理由,他说:只要开一个洞就可以了,因为这个洞狗可以出入,猫身体比较小,当然也可以出入。

我表扬了这位学生,接着话锋一转:那这道题是不是也要分别为水面面积和陆地面积设两个未知数?谁能从那位科学家身上吸取教训呢?结果学生马上领悟了老师的意图,认识到只要设一个未知数,即只要设陆地面积为x,而水面面积可以用3x表示。

二、换个说法,克服畏难情绪。

数学学习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过程,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灵敏的头脑,还要有一定的毅力。当遇到困难时,小学生容易情绪低落,而此时教师如果能来点幽默,让学生笑一笑,就能放松学生心情,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学习和思考。

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一个具有相当难度的单元,无论是“替换”还是“假设”,以前都是奥数中的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遇到拦路虎是很正常的。

在解答鸡兔同笼问题时,课本要求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辅助思考。学生对于何时要添上脚,何时又要去掉脚感到困惑。我此时并没有就数学讲数学,在讲到添脚时说成为它们装假肢,在讲到去掉脚时说成为它们做截肢手术,仅仅这么一个说法的改变,学生就发出了一阵笑声,紧张沉闷的空气随之消散,学生的情绪瞬间被激活了。

三、顺水推舟,创生课程资源。

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下,学生课堂插嘴的现象越来越多,主是由于学生在现今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习,个性得到了张扬。这是一种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现象。如何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重视教学资源的生成,使插嘴现象成为教学新契机,成为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起点,这就要靠教师组织语言进行临场发挥了。

在认识“时、分、秒”的课上,正当师生热烈讨论时,突然有位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我以为他有什么高见,就满怀希望地请他发言,谁知他刚站起来就蹦出一句:“老师,我要上厕所!”全班哄堂大笑。“去吧!”我无奈地说。忽然我灵机一动,转而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心里默默地数,看这位小朋友去了几分几秒好吗?你们数,老师看手表,看看谁数得最准。”刚才乱哄哄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等那位学生回来后,学生纷纷将自己感受到的时间与别人交流。这个小插曲竟然成了学生感受分和秒的绝好时机。

四、幽上一默,深入领会实质。

中低年级的学生受年龄的影响,比较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东西,却难于发现那些蕴藏着的比较抽象的规律。教师就要用浅显的语言帮助学生发现和理解那些规律。

如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及它们之间的规律的教学,第一环节我引导学生认识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排列后存在的规律,但什么是“一一对应”,如何理解“一一对应”呢?课本情境图就是兔子和蘑菇一一间隔排列。在多媒体出示情境图后,我用夸张的语言对学生说:“同学们快看,兔子在和蘑菇在跳交谊舞呢。谁来说一说,交谊舞是怎么跳的?”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都能认识到此时两种物体是一对一的关系,且它们的数量是相等的。就这么一个“交谊舞”,学生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了一一对应。

五、编个故事,让算理血肉丰满。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面对尚处在抽象思维发展阶段的小学生,如果能给抽象的数学知识配上一个故事,就如同给药丸裹上一层“糖衣”,往往能遮盖枯燥学习的苦,使学生体验到快乐学习之甜。

简便计算是计算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简便计算需要建立在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计算经验、运算定律(规律)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计算经验,运算定律(规律),对算理有了充分的认识后才能正确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而当遇到一些外形特征不明显的习题时,学生往往容易出错。这暴露了学生在计算上的一个缺陷,就是重形式轻算理。

在一次计算训练中,大多数学生对“238+56-38”没有选择简便计算。原因不外乎是这一题的“外形”特征不明显。为了让学生认识和掌握算理,我先用原题编了个故事:爸爸原有278元钱,卖废品得了56元,一高兴就去买了包烟,花了38元。最后爸爸有多少钱?然后改变一下故事情节:爸爸原有278元钱,先花38元买了包烟,回来时遇到收废品的,卖了家中的废品后得了56元。最后爸爸有多少钱?请学生思考前后两种情况,爸爸最后的钱是否相等,并说说道理。从故事的情节变化再到习题运算顺序的改变,学生比较顺畅地理解了其中的算理。

优质的数学教学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研究数学教学语言,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还要探索研究艺术性。必须下工夫锤炼自己的语言,加强语言修养,使自己的语言规范、准确、明快、妙趣横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