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泰山”一词的文化意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泰山”一词的文化意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泰山为“五岳之首”,自古便被视为社稷稳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因此泰山成为历史上唯一有资格接受皇帝封禅的名山。历代文化名人无不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到此游览,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大量文化遗产为泰山文化的形成积淀了厚实、独特的传统文化意蕴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形容重大的或有价值的

传统文化中“泰山”一词常用来形容重大的或有价值的事物。例如:

“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汉朝杨雄《解嘲》)

“我与你情似泰山,恩同东海,誓同生死。”(《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最有影响的莫过于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延安时期写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了这句话,以此赞扬因公牺牲的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同志。

“猛兽吞狐,泰山压卵”

强大的势力或绝对的优势

人们常用“泰山压顶”来比喻强大的势力或绝对的优势。与此意相同的还有“泰山压卵”,即以泰山压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极大。如:

“况履顺讨逆,执政伐邪,是乌获摧冰,贲育拉朽,猛兽吞狐,泰山压卵,因风燎原,未足方也。”(《晋书・孙惠传》)

“六军之来,殄此丑夷,如泰山压卵耳。”(明・赵弼《何忠节传》)

古人常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形容人胆量很大,修养到家,即使泰山在面前崩塌,仍临危不惧,镇定自如。如: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宋・苏洵《心术》)

“有眼不识泰山”

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

而为人们所敬仰的人

“泰山”也用来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人们所尊敬的人。语出《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现在人们常用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有眼不识泰山”,来比喻因只看表面现象而没有认清对方的社会地位或是低估了对方的能力。传说鲁班在泰山下收了一个徒弟,名叫“泰山”,泰山因为年少贪玩被开除了。后来,鲁班到集市上,看到有人在卖竹器家具,每一件家具的样式都是鲁班没有见过的。经卖竹器的人指引,鲁班见到了那个工匠,原来就是泰山。鲁班向泰山说:“你做的这些东西太好了,当初真不该把你赶回家,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旧时人们用“泰山其颓”来哀悼大家敬仰的人。如:“梁实秋先生逝世,英美文学界皆感‘泰山其颓’”。“颓”意思是“崩塌”,喻众人仰望者去世。史载孔子将死之时作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歌中自称“哲人”,把自己的死比作泰山崩塌。(《礼记・檀弓上》)

“易于反掌, 安于泰山”

安定稳固的依靠

泰山雄浑苍劲的岩石,兀立千仞的绝壁,给人以坚固深沉、浑厚安稳的感觉。因此人们赋予它强有力的靠山之意。成语“泰山可倚”意为如泰山一样可以倚靠。出自《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十一年》:“或劝陕郡进士张彖谒国忠,曰:‘见之,富贵立可图。’彖曰:‘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

一些成语将“泰山”的“靠山”含义扩展为安定稳固,不可动摇。如“安于泰山”和“稳如泰山”这两个成语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很广,其出处是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靠了泰山之力”

岳父的别称

我国有将岳父称作“泰山”的习惯,其出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泰山有丈人峰,另一说出自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十二・语资》:当年,唐玄宗要封禅泰山,命张说为封禅使。按照朝廷老规矩,封禅以后,自三公以下都能迁升一级。张说有一女婿叫郑镒,是九品官,靠了丈人,一下子升到五品官,兼赐绯服。唐玄宗询问原因,郑镒一时无话可答。这时宫廷戏子黄幡绰接过话头调侃道:“这是因为靠了泰山之力”。

“泰山石敢当”

避邪化煞之风水镇物

旧时,人家住房门对桥梁、巷口或道路要冲,屋主为求平安,就在墙外或屋脊立一小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五字,用以避邪。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八:“吾邑人家门户,当桥梁巷陋之冲,则竖石碑,书‘泰山石敢当’五字,以镇之。”

有关“石敢当”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据民间传说,“石敢当”的起源与“黄帝”有关。当年黄帝与蚩尤大战,蚩尤所向披靡,猖狂之极,登上泰山大呼:“天下有谁敢当?”女娲投下一块泰山石,喝道:“泰山石敢当!”蚩尤仓皇落败。黄帝于是遍刻“泰山石敢当”,用以震慑蚩尤,并最终打败蚩尤。

唐宋以后泰山刻石流行于民间,这一习俗在浙闽粤沿海尤为盛行。“泰山石敢当”也表现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门神“吞口”。那里将“泰山石敢当”与门神结合起来,在门上钉木制虎头,在虎口中书写“泰山石敢当”。

“泰山石敢当”习俗在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也有传播。日本最早的“泰山石敢当”石刻在宫崎县,立于1868年。根据统计,日本全国的石敢当雕刻遗存总共有600多块。泰国首都曼谷多处可见“泰山石敢当”。马六甲众多的店铺门上方都有“泰山石敢当神之位”的碑石。

“黄河如带,泰山若厉”

用作誓词

用“泰山如砺”作誓词,其意与“海枯石烂”相近。例如: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载汉高祖分封功臣时颁布誓词说:“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爱及苗裔”。意思是:即使到了黄河变成像衣带一样的小河,泰山变成只有磨刀石那么小块,汉朝江山也将永远安宁,你们的爵位亦可永葆,延及子孙后代。

(摘自 2月11日《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