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统筹兼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统筹兼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全县教育投入持续加大,办学条件快速改善,师资素质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但由于元江县教育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各乡、镇(办事处)之间推进均衡发展的氛围、条件也不尽相同,导致全县义务教育在推进均衡发展中还有许多薄弱环节:一是虽然教育投入逐年增长,但还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二是虽然全县义务教育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不少学校尤其是山区农村学校存在的困难和矛盾仍然较多,大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条件还比较简陋,还存在“吃菜难、饮水难、洗澡难、住宿难”等现象,教学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图书资料等均有较大缺口。三是虽然师资水平逐步提高,但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近年来,通过以校本培训为主,运用多层次、多形式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师资水平,但优质师资仍满足不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四是虽然教育布局逐步趋于合理,但城区学生“上学挤”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随着近几年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县城区人口不断增加,加之广大山区农村群众对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全县现有城区学校在办学条件、学校布局等方面,已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导致城区教育优质资源短缺,普遍存在学校班额过大而超负荷运转的现象。

上述问题的存在,表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元江县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全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将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全局意识、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本着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克难攻坚、迎难而上,在不断巩固成果和解决问题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主的投入体制,确保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投入

根据元江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十二五”期间,元江县义务教育工作重点是要大力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推动全县义务教育从注重提高普及率向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的新阶段转变。为此,我们要按照《义务教育法》和《纲要》的有关规定,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落实好国家关于教育经费投入的硬性要求,依法确保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比例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确保“三免一补”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套资金落实到位;财税部门将进一步强化“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管理,确保全额专项用于教育事业发展,确保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50%用于教育,确保将土地出让收益的10%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继续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开展捐资助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不断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二、切实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扎实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校舍安全工作责任,确保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努力使中小学新建校舍成为最牢固、最安全的建筑,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同时,要加快教师周转房和廉租房建设,进一步改善教职工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要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做到“安全牢固,经济适用,标准够用,实用方便”,加快实现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三是要加强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努力使全县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面积、教学仪器配备、图书、体育运动场和绿化美化面积等指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三、大力整合资源,积极推进新一轮中小学校布局调整

实行集中办学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教育规模、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育水平,进而解决中小学教育长期投入分散、质量效益不高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要按照省市的要求,结合元江县区域现状,包括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城镇化建设和人口变化趋势等因素,打破乡(镇、办事处)、村组行政区划界限,大力推进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要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做好深入细致思想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把初中学生人数在600人以下的乡(镇、办事处)初中学校分期并入相近或条件更好的初中学校集中办学,力求做到学生人数在300人以下的村不再设立建制小学。着力使全县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四、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一是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机制,除中小学确保将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外,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30万元的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二是建立健全稳定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坚持每年从具有从教资格的大学毕业生中公开招聘不少于30人的新教师补充教师队伍,逐步实现教师资源区域内均衡配置;三是健全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机制。切实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提升工作,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坚持每年选派中小学校长到教育先进地区挂职锻炼。四是大力提倡和鼓励城镇教师到山区学校任教服务,组织实施学科带头人、中小学教研员联系帮扶农村学校制度。五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加大向边远山区学校教师岗位设置、教师绩效工资和教师职务评聘倾斜力度。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坚持把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落实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上,建立和完善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三生教育”,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创造条件,确保所有中小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做到不挤占音乐、体育、美术和社会实践等课时;坚持把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渗透到学科教学以及各个教学环节。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养成教育、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使各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加快建立有利于教育要素有机融合,各方积极性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充分彰显的学校现代管理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六、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

通过加大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义务教育项目投资,全面加强乡(镇、办事处)中心学校建设,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加快缩小城乡、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坚持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切实保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进一步加大对彝族山苏支系、仆拉支系、哈尼族布孔支系等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切实加强人口较少民族学生集中学校或班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完善多层次、多类型教育帮扶机制,不断提高办班质量和效益。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接受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注重培养残疾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