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真诚与耐心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真诚与耐心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问题生及平日里被视为后进生的学生,在每一个学校、每一班级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里的孩子们心态都比较特别,尤其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他们的心理压力可能会更重。

关键词:真诚耐心;问题生;沟通;转化

一、问题学生背景分析

从入学开始,就存在这样一个怪圈:在每一个班级中,优秀的学生更容易受到老师的重视和赏识,而后进生,由于他们的行为举动影响了班级平时的成绩和声誉,总是容易受到老师的轻视和责备。经过小学、初中,这些学生对于老师的指责批评,早已刀枪不入,根本不痛不痒,不买你的账。在这种情况之下,班主任想找学生谈话,也是唱独角戏,对于学生,心里想的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甚至有的学生会质问老师:“你说完没有?”作为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而他的性格、态度都有其根源,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真诚和耐心架起学生沟通桥梁,以达到我们教育的目标。

二、案例描述

我班里有位同学,名叫小宋(化名),她平时和同学关系不错,有很多朋友,也很讲义气,常常与一些男生兄妹相称,性格很开朗。但是她有很多缺点,属于典型的问题学生,比如平时不穿校服,仪容仪表不符合学校要求;脾气暴躁,常常闹情绪,上课玩手机;学习习惯不好,成绩较差。刚分完班,我就注意到她的不寻常,平时我对她的观察多一些,发现她上课反应有时很快。后来了解到,她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父母离异,在家常常和母亲吵架,曾离家出走,母亲也没办法。

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开始想办法,我相信我的耐心和爱心一定可以改变她。有一次,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谈话,当我说到她存在的问题时,她摔门而去。我意识到,要改变她,我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就是针尖对麦芒,所以每次沟通,我都做一个心理上的调整,对自己的立场和站位预热。首先,通过沟通,取得她的信赖,赢得她的好感,以此打开语言和感情交流的大门。此后一段时间,我没有找她,我在等待机会。果然,她又开始不请假就不到校了,通过和她母亲联系,了解到孩子又和她吵架了,我做了她母亲的工作,让她不要责怪孩子,也不要把我打电话的事告诉孩子,由我来做孩子的工作。整整一天半后,孩子到校了,也没有和我打招呼直接进班了。我让同学把她叫到办公室,而她进办公室早已做好了被批的心理准备,所以进办公室时像鼓了气的皮球。我没有像对待其他同学那样去责备她,因为责备的结果只能换来她的一句“你该罚我就罚我!”我说:“怎么了?好像今天你情绪不太好。”我边说边观察她的表情,只见她把头仰了一下,没说话。“有啥需要老师帮忙就找我说,我们要在一起相处三年,不容易啊!”说完,我让她进班了,算是给她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吧!

此后,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进行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非之分、做人之道等,因为我认为对于这种脾气的孩子,公平地、公正地给她讲道理的话,会比只去严厉指责的效果好很多。我一边调整自己的态度,一边不失时机地提醒她的问题,但我的原则是每次都点到为止,在以后的谈话中,我看到她的脸色有愧疚时就不再说下去。后来有一次,她又和母亲吵架离家出走了,母亲到处找她,我和同学找到她的QQ号,加她为好友,和她聊天,并且把我的手机号码告诉了她,她并不知道是我。在聊天时,我有时候很严厉地指出她的问题,有时很关心她的冷暖,关心她的心情。在QQ里,最后,她终于答应上学了。等她回到学校,我明显感觉到了她对我态度的软化,谈心时也愿意把她虽然出格但却很真实的想法告诉我,我觉得我的工作有了回报。我体会到我的工作对一个学生是多么重要,我的工作是有希望、有成就的,更是有乐趣的。也许每个学生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教师付出真诚的关怀和发自内心的师爱,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枚枚细腻各异的钥匙,架设起一座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深入学生的心中去了解他们。

一次又一次,她开始努力学习,我送给她一些书鼓励她,我们成了要好的朋友,她被我的真诚和耐心感动了。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在2011年的高考中,她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三、案例反思

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心意相通、双向交流、相互尊重和信任的过程,像案例中的小宋这样的问题学生平时多遭老师的冷漠,自卑有余,信心不足,对老师也没有好感。所以在与问题学生进行“对话”时,除了要真诚、细致外,还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感,应多用商量式的语气和建议式的口吻。不能不顾学生的意愿、情感,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意见,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而应靠爱心、靠理解和尊重帮助学生取得进步。总之,教育只有走进学生的心里,才会产生效果。

参考文献:

齐秀华.如何做好问题生的转化工作[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03).

(作者单位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