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教师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的几点设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教师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的几点设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高校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在于如何进行教师绩效考评,争议焦点为考核什么、怎样考核才能真实反映教师工作业绩和教学效果。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的组成部分,先有绩效目标,后有绩效考评。绩效考评应以岗位职责为标准,业绩效益为重点,在定量考评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分析确定绩效等级。只有评价指标科学,操作公开透明、结论得到公认,才能发挥绩效考评的激励作用,引导教师全面履行职责而不发生偏差,保证高校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

关键词 事业单位 教师管理 绩效考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2009年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事业单位正式实施绩效工资,于是如何进行绩效考评就摆在管理者面前。高校教师绩效考评是一个难题――教师工作的绩效难以量化,绩效考评又需要量化,找到一种协调两者关系的办法就成为教师绩效考评体系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

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设计,高校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工作人员收入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国家政策性津贴补贴构成,主要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与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基本工资体现所聘岗位的职责要求与本人工作资历,属于长期激励范畴。绩效工资体现一定时间内(如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个人在本岗工作中履行职责的成绩与效果,属于短期激励范畴。在高校,绩效工资只占教师全部工资收入的一部分,目的是建立以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相联系的、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体系,这是高校教师绩效考评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前提条件。

1 高校教师绩效考评思路

公平考核教师绩效是实施绩效工资的前提,只有全面客观地对高校教师进行绩效考评,才能得到教师的认可并发挥绩效工资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方面的作用,而这需要寻找一个正确的考核思路。

(1)以岗位职责为考评标准,以业绩效益为考评重点。绩效考评是为了衡量教师是否履行了岗位职责和岗位职责履行得如何,进而对教师进行横向比较,分辨出教师现实表现的差别,达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目的的活动。绩效考评不同于通行多年的年度考核工作总结。教师年度考核是一种综合性考核,考核内容一般包括行、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多年来,高校教师年度考核工作一般列出诸如思想表现、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学术成果、出勤情况等内容,先由教师自我评价,然后院系评价,最终评选很少比例的先进。这种考核方式,未考虑到这五类评价指标的权重关系,考核结果未有效衡量出不同考核对象在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的表现与最终业绩效益产出的差异性。这是一种注重投入、均衡考量、未体现重在考绩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较宏观抽象,形式重于内容,难以量化比较。在工作总结中,思想表现优,工作态度好,业务能力强,知识结构宽,可能综合评价为优,但在绩效考评中,教师的思想、态度、能力、知识本身并不是业绩与效益,而是教师创造好的业绩与效益所应具备的条件指标,教师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质量和授课水平是创造好业绩与效益的状态指标,最终教师获得的业绩科研成果是成果指标,这三方面指标必须要统筹考量,综合评价。

(2)量化考评为基础,定性比较相结合。有的认为,绩效工资就是计件工资,因此绩效考评就是如何“计件”,由于教师工作的不可量度性,因此就不能对教师进行绩效考评。这种认识的逻辑起点建立在绩效考评是精确量化这种狭窄视野之上。实际上,绩效工资也不仅仅是计件工资,不仅要计算量也要考评质,所以绩效考评不能只用数学公式进行十分精确的计算,而是要在定量考核的基础上,使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最终将考核对象的绩效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使考核对象之间存在可比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奖励性绩效工资或是奖金的分配。不可否认,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对人们全部行为精确量化的办法,但可以在定量的基础上进行定性比较。教师绩效虽然有些方面不可量化,但也有些方面可以量化。不可量化的绩效又是可以比较的,有比较就会产生结果,这也是符合科学精神的。教师绩效考评操作办法应该建立在计算定量指标基础之上,对于难以直接量化的指标,则进行定性对比分析,以更具体可比较的衡量标准区分绩效不同等级。教师工作量核定主要包括三方面: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社会工作量。其中,教学工作的授课课时量是可以计算的,教学效果是可以评估比较的;教师科研工作中、著作的多少是可以量化的,质量是本学科专家评议分析可以比较的。采取量化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考核教师绩效符合当前科学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考核过程公开透明,结论力求得到教师公认。绩效考评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应该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做到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考核结果公开。教师绩效考评的目标不是追求结果的绝对公正,而是只要得到教师普遍公认即可。因此,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应该在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制定,根据公布的考核标准与考核办法,任何人都可以对某位教师的绩效得出结论,避免内定、人为操作的可能,这是保证绩效考评得到公认的基础。绩效考评可以进行民主测评,但这种民主测评应该反映真实情况。实践证明,追求民主测评参与人数的数量,不注重民主测评的质量,容易产生效果偏差。绩效考评中的民主测评,参与人员应该严格限制在对考核对象有充分了解如院系领导、同行教师、学生、教务管理人员这些人员范围之内,以保证民主测评的客观公正。从提高效率、保证公平、减少主观评价的目标出发,考评方法可采取所在单位领导评教、专家组评教、同行教师评教及学生评教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上级考核下级如单位领导评教、专家组评教应在360度测评中占较大权重,成为绩效考评的主要测评手段。

2 高校教师绩效考评指标

教师在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系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工作职责一般分为教学、科研、社会工作三部分,教师绩效也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工作三方面。分别考核教师三方面的绩效并综合起来,即可形成教师绩效考评结论。

(1)教学绩效。教学绩效包括考评量与质两个方面。教学的量以实际授课课时为准,结合课程难易系数确定。教师一个学期未承担教学任务而承担其他工作任务的,比如到企业实习、编写教材、国内外学习交流等,在此段时间内不参加教学绩效考评,而应进行其他工作绩效考评。教师兼任教研室主任等管理职务,应该规定教学与管理之间的比例,分别进行教学绩效考评和管理绩效考评。

教学绩效的质,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差等等级。等级的确定应该形成一系列的评价指标,采取专家评价为主、教务部门评价为辅、兼及学生评价的办法,尽可能全方位进行评价。教学质量评估可以准确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判定教学效果,衡量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教学质量考评应该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之上,保持一定的频次,避免“一考定结果”,尽可能客观反映情况。

(2)科研绩效。科研绩效同样包括量与质两个方面,主要包括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两部分。

学术论文可以从的数量、所发论文刊物等级进行考核。为了避免过分追求数量的情况,可以将考核结果分为若干等级,比如优秀、良好、合格、差等。分出等级的具体办法,由教师共同讨论、民主决定,以得到多数教师认可。

科研项目可以从获取的渠道(比如国家级项目、部级项目、省级项目、局级项目和一般项目等)、投入经费、协作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分为相应的等级。科研项目的考核非常复杂,考核的目的不是对科研项目的价值作出准确定位,而是对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所体现出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果进行对比,反映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成绩与效益。

(3)社会工作绩效。教师的社会工作包括教学与科研之外的所有方面,如服务于社会,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参与学校管理,指导培养新聘教师,参加集体教育管理活动等。这是教师履行岗位职责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社会工作涉及面广,事务相对繁杂,其工作成绩与效果难以量化,可本着不能考量产出就考量投入的办法进行对比分析,并适当量化。比如,参加会议和集体活动的次数,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所取得的效益,参与学校管理所提合理化建议被采纳的数量,指导新聘教师的多少与所指导教师的进步幅度等,按照不求精确计算、只求分出类别的思路,将教师的社会工作方面的绩效分为若干等级,就可以达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

3 高校教师绩效考评的校正

教师绩效考评将与个人收入挂钩,即绩效与工资相结合,成为绩效工资,以改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这种吃大锅饭的现象,在收入分配方面体现了差别性,形成内在激励机制,为教师队伍增动力、添活力、提效力,进而推进整个学校的效益。所以,考核结果的公平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条件。正如前述,教师绩效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工作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内部之间如何形成相应的比例关系,各方面绩效中的许多小项目如何进行换算和对比,直接影响考核的公平性,在考核中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正,以便得到教师公认而增加说服力与激励力。

(1)教学、科研、社会工作各占比例的校正。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这三个部分绩效在总绩效中各自所占比例影响到教师在三项工作之间的投入分配,应该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确定为不同比例,比如5:3:2、6:3:1、7:2:1、8:1:1等,研究型的大学可按6:3:1,而教学型的可按8:1:1。总的来讲,教学绩效所占比重不应低于50%,毕竟培养人才是高校主要任务,但也不排除少数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方面或在某一个时间内用于科研方面。这种比例应该根据赋予教师工作任务的实际情况进行校正调整,以对教师工作的侧重方向进行正确引导。

(2)各门课程换算关系的校正。高校所开设课程众多,课程之间差别很大,在课时计算当中不可能采取一种办法,需要区别对待。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实验课、习题课、体育课、新开课、辅导课等等如何进行比较,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难易系数,可以专业课为标准来确定其他课程的系数,使各门课程教师之间达到心理的平衡。同时,班容量的人数多少也要有所区别,30人的班,60人的班,100人的班,在课时计算时也不能一律按一个班对待,应当在核定标准班容量的基础上,再根据人数增加的情况确定系数,以体现教师投入的价值。

(3)对额定工作量与最高工作量的校正。绩效考评建立在岗位职责之上,考核目的是为了衡量教师是否履行了岗位职责以及履行岗位职责的优劣程度。因此,考核之前应该确定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工作方面的额定工作量,完成工作量与额定工作量之比即为教师的绩效。比如,如果规定教师每周额定课时为8,学年额定课时即为320(学年按40周计算),教师甲完成了480课时,教师乙完成了160课时,从教学数量的角度看,教师甲的绩效为150%,教师乙的绩效为50%,如果再与教学的质量相配合,则可反映出教师甲和教师乙在教学绩效方面的差别。科研工作、社会工作都应该规定额定工作量,然后再进行考核。额定工作量可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调整,保证多数教师能够达到。许多高校对教师最高授课量进行限制,比如不超过额定工作量的20%、50%等,这有利于引导教师全面履行岗位职责,注重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也避免教师过度劳累而影响健康。

(4)综合绩效的校正。绩效考评既应该考核正绩效,也应该考核负绩效,否则考核则不全面。教师因各种原因发生教学事故、安全事故、管理事故,或是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给学校造成损失,或是言行不当在学校、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或是教师之间应该配合而拒绝配合,不便归入教学、科研、社会工作某一项绩效之中,属于综合绩效范围,在考核中应该设定相应的校正办法,比如绩效乘以30%、40%、50%、90%等,甚至可以按零计算。特别是发生抄袭论文、科研成果弄虚作假、不服从管理和不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不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的,不仅绩效可以计算为零,还可以直接予以解聘。

参考文献

[1] 王伟宜.对高校教师评价三个基本问题的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09(5):30-34.

[2] 杨异军,庞德谦,邓忠良.高等教育评价原理与方法[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际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管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于北辰.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