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一片落叶起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一片落叶起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人们传统思维中,强调用心去感受和体验音乐。然而在观摩了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施瓦兹教授的体态律动课后,笔者对感知音乐有了新的思考―体态律动要求学生不仅通过听觉、视觉和身体知觉去感受音乐,同时要用整个肌体与心灵去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各个要素,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更快地掌握音乐知识,更深一层地感受音乐带来的动力和乐趣。下面就施瓦兹教授的一个教学片断,谈谈笔者受到的启示。

施瓦兹教授以一首德国的小诗《秋天的落叶》贯穿整节课。她先对诗的意境、朗诵时语言的节奏做了简单的讲解,随后要求学生们随着她朗诵诗的节奏,编创动作,体会诗中的旋律,仿佛自己就是一片飘零的落叶,被狂风吹离了树枝,卷入空中,肆意翻滚后最终回归大地。同学们没有舞蹈基础,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在律动后,她搬来一架小木琴,让每位同学都把自己心中的旋律敲出来,由于教学中很少使用木琴,这激发起大家浓厚的兴趣,争先恐后地在琴上敲出自己心中的旋律,并对自己的旋律作了短小的解说。施瓦兹教授也对每位同学的创作提出了指导意见。例如,有位同学在表现树叶被狂风卷入空中时,旋律一下“跳”进低音区,施瓦兹教授先对其旋律的大跳给予肯定,随后又提示:“音乐的高潮是不是在高音区会更好一些?”并让这位学生再试一试,果真比先前的创作动听很多。

这节体态律动课处处体现着课堂教学的艺术,施瓦兹教授像是一个挥洒自如的导演,把课堂设计成了舞台,自己进入了角色,也将学生导进角色。整节课完美贯彻了一种看似随意的循序渐进:学生从有兴趣愿意参与积极参与获得成功的感受和喜悦。师生互动形式巧妙、轻松,前后环节衔接自然。具体分析如下。

一、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感知音乐要素

在我们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常常启发学生动起来,但其较好的结果不外乎是学生随着音乐击掌、跺脚或身体左右晃动,学生的律动很少有空间感,即动作的延续、幅度、高度、方向等。而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目标是发展身体的节奏感,发展身体感知音乐要素的变化和对时间、空间细微变化的领悟和表现能力。

在施瓦兹教授的律动课中,她把大自然作为音乐课堂,将生活带入音乐,让学生从生活中捕捉音乐的美,其教学设计开放,贴近生活。她借助德国的小诗《秋天的落叶》,运用学生已有的文化知识,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表现落叶的过程。学生的情感是丰富而敏锐的,经过教师的指点,这首简单的小诗便唤起了他们对生活经验的收集与回忆。“收集与回忆”的积累,又发展为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并主动用自己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阐释、演绎诗歌的意境。从叶子挂在树枝上随着微风轻轻晃动,到狂风吹来,将叶子卷入空中打着转儿旋转落下。施瓦兹教授用具有形态、动态的落叶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节奏的速度、力度不是机械的变化,而是要伴随着情感和情绪变化,进行轻重缓急的处理(即通过偏离严格的拍子和节奏,对表演进行微妙的变化),使学生的感受和表现更趋细腻。

二、借助身体乐器体验音乐要素

体态律动的教学特点是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达尔克罗兹强调:“体态律动的训练不是动作模仿,它不强调身体姿态或外表形式,而是要再现音乐的要素,使其‘融化’于我们的身心,从而发展对音响节奏和身体节奏的通感,达到用我们的感官直接反应情感。”

以上面的教学片断为例,施瓦兹教授将体验转化为“作品”,在诗化的氛围中,每位同学都可以全身心地投入体验,运用自己的身体乐器去完成诗意的表达。即使学生们没有舞蹈基础,没有优美的舞姿,也不妨碍他们用肢体语言诠释自己心中的音乐旋律,因为他们的表演不是对任何人的模仿,而是自己感受和体验的真实写照。在教学活动中,施瓦兹教授借助语言文字的描述帮助学生理解情境,唤起了他们的学习潜能和热情;借助身体乐器帮助学生体验情境,唤出他们内心的旋律。在施瓦兹教授引导下,学生一步步打开思路,对音乐有了自己的理解,而不是被动地跟在教师后面,完全由教师安排。

三、借助简易乐器即兴创作音乐

器乐演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优美的旋律能使学生流连忘返,那么用器乐再现出来的旋律则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并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与记忆。

在施瓦兹教授的体态律动课上,她使每一位学生既是“欣赏者”,又是“被欣赏者”,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她运用木琴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跃跃欲试。在简单的示范和讲解后,她将木琴交给学生,让他们有目的地演奏。因为木琴音高固定,演奏相对简单,便于学生把握,使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音乐旋律的创作上,这有利于他们诠释内心的旋律。木琴演奏的便捷性也有利于师生运用眼神、形体动作、语言及时交流,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更好地感受音乐的流动性与情感变化。演奏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询问,并给予指导、评价。乐器为师生交流提供了捷径,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读懂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对节奏、旋律更加敏感,引起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在整节课中,这个环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再次得到了升华。

四、借助“门槛效应”提高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费里德曼(J.L.Freedman)和费雷泽(S.C.Fraser)的一项研究证明,让人们先接受较小的要求,能促使其逐渐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门槛效应”。“门槛效应”在教育中的意义是,学习者在接受教师的一个初步要求以后,生发兴趣或求知欲,或者为获得教师更高的赞赏等,有可能接受教师更大的要求。施瓦兹教授正是运用了这种心理效应,为了避免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她的教学设计从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意境人手,让音乐与生活联系起来,以学生们熟悉的内容――落叶,作为体态律动的素材来感染学习者,有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从随意的创编动作到创编心中的旋律,再到将旋律用木琴表现出来,直至完成对自己创作旋律的讲解,施瓦兹教授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求知期待”,让他们在兴奋和愉悦中不断接受新的难点,最终引导他们完成了音乐旋律的创作,并使学生惊喜地发现音乐创作并非高不可攀,即使自己不是专业音乐工作者,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感悟,进行简单有趣的创作实践,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感。五、借助互动教学启发学生

由于音乐的形象是模糊

的、非语义性的,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没有标准答案,在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形成交流式教育――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知识,教师也从学生那里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当教师和学生离开教室时,他们都得到了一些从未有过的体验和收获。

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施瓦兹教授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秋天的落叶过程,明确而又含蓄地将自己的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在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同时,引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人情”,把握律动的基本情绪和情感基调。在随后的律动环节,施瓦兹教授又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诵时刻提示着学生律动的节奏、幅度及表现的情感。最后,在学生用木琴创作心中的旋律时,施瓦兹教授要求学生解说自己的作品,以帮助她读懂每个人的旋律,让她发现每一位学生的创作亮点,纠正他们的创作误差。就如有位同学将高潮创作到低音区后,她及时地给予指导,引导那位学生对音乐产生新的体验,使他在成功的喜悦中,由“震惊”而“顿悟”,修正了对音乐形态、要素的错误认识,从音乐创作中领悟到了更多的东西。施瓦兹教授让每一位学生在对比、辨析中,真实、迅速地获得反馈信息,使他们在对诗歌有进一步感受与理解的同时,享受音乐创作的乐趣,获得美的体验。

从上面的教学片断,我们可以看出达尔克罗兹所强调的,将聆听音乐和身体反应结合起来,通过节奏运动唤醒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敏锐的反应能力,最终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施瓦兹教授引导学生们从一片落叶飘落大地的过程感受音乐的韵律,在音乐中展开自由、充分、丰富、美妙的联想。虽然学生的动作不那么整齐划一,姿态没有多么优美,但我们能感受到,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感知逐步充盈,音乐表演欲望渐趋强烈,最终整个身心都投入到音乐中。此时,音乐已不再是一种抽象概念,而被赋予了生命。学生们的创作成果也许并不完美,但是这些富有个性和见解的创作却使他们的音乐活动真正成为创造性思维运动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到了音乐的生命力,达到了体态律动课的教学目标。在课程结束时,学生们开始学会欣赏生活和生命过程中每个细节的律动美,包括能为一片落叶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