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体积片石混凝土挡土墙外观质量控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体积片石混凝土挡土墙外观质量控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片石混凝土挡墙施工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几何尺寸、混凝土片石掺量和墙体外观质量。本文基于鲁坨路(京原公路旧路~鲁家山生物质能源厂)道路工程为鲁坨路一期工程在片石混凝土挡土墙工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在项目技术人员成熟保证几何尺寸及混凝土片石掺量的前提下,挡墙外观质量的控制无疑成为片石混凝土挡墙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外观质量直接影响挡墙工程的质量乃至整个工程的评定指标。

关键词:大体积片石砼挡土墙外观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鲁坨路(京原公路旧路~鲁家山生物质能源厂)道路工程为鲁坨路一期工程,起点通过连接线潭柘寺镇内京原公路旧路相接,终点在首钢鲁家山石灰石矿场东门处与现况道路接顺,主线全长约3.482公里(K0+000~K3+482),连接线全长约0.704公里(K0+000~K0+704)。连接主线和现况地方路的新建地方路五条,共约400米。全线共有桥梁6座,其中1座为普通钢筋砼预制空心板桥,其余5座均为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暗盖板涵1座;圆管涵11道。

1.2 分项工程简介

本工程共设置三种类型的片石砼挡土墙,分别为:路肩挡土墙、路堤挡土墙、河道挡墙。路肩挡土墙、路堤挡土墙和河道挡土墙均采用C25片石混凝土砌筑,片石掺量占总体体积25%以下。石料采用石质一致,不易风化,无裂缝的块石。

路肩挡土墙基础为仰斜式重力挡墙,为防止冲刷和冻胀,埋深大于1.2米,挡土墙基底设置1:10逆坡。

路堤挡土墙基础为仰斜式重力挡墙,墙顶路基放坡高度3米,放坡宽度4.5米。挡土墙顶外露边坡外0.7米。

河道挡墙设计为俯斜式重力挡墙,挡墙顶宽0.6m,面坡垂直。挡墙沉降缝处做防水的特殊处理,沉降缝处设埋入式止水带(墙顶至基底)。

2. 片石混凝土挡土墙外观质量控制分析和措施

其中K2+350~K2+570段为本工程最大填方段,最高路基填方高度为19m,挡墙几何尺寸相应较大,最高挡墙高12~13m,墙基宽度达8~9m。施工控制难度较大,尤其是外观质量控制方面,极易出现错台、漏浆、胀模、气泡、锈痕、色差等外观缺陷。

针对以上问题,我项目从分析原因,控制过程的角度,针对性的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了片石砼挡土墙内实外美的效果。

2.1 关于错台及色差的分析和整改措施:

2.1.1 分析原因:

(1)竖向错台是模板之间连接没有搭接好产生的,产生原因是拉杆或是固定出了问题没对接好;

(2)横向错台是因为混凝土前后两次浇筑施工的间隔时间内,前次混凝土在养生期产生了水化干缩,导致模板微松动的原因;

(3)模板涂刷脱模剂不均匀或所用脱模剂质量问题形成色差;

(4)模板打磨不彻底,不干净,模板生锈形成颜色不均匀;

(5)混凝土浇注间隔过长,或有过振现象,形成色差不一致;

(6)原材料尤其是矿物掺合料变化产生色差。

2.1.2 防治措施:

(1)模板加固措施

模板采用M14×500螺栓与预埋钢筋拉结配D48×3.5钢架管横、竖龙骨加固,并配以大号蝶形卡紧固,螺杆按1000×500的间距布置,紧贴模板的竖向龙骨间距不得大于500mm设置如下(图1: 挡土墙模板加固措施)所示:

在模板加固过程中,主要辅助加固措施为,外侧斜向加固D48×3.5钢管支撑,受力点主要为已填筑路基部分以及外侧可借力部分。

模板在一节浇筑完成拆模的过程中,采用倒模施工工艺,即:新浇筑混凝土面的模板不动,拆模部分整体上移的方法,且新安装模板竖向支撑为新浇筑混凝土面的模板,整个流程娴熟,工艺成熟。

(2)挡墙模板施工立模时应加强检查,拼模时加大检验频率,对模板连接螺栓进行预加紧固力,加强现场管控力度,严格禁止胀模的出现。

(3)在浇筑前期对加固龙骨进行检查并加强紧固螺栓,产生预加应力,从而抵消由于混凝土干缩引起的微收缩和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推移作用,避免模板松动产生的横向错台,从而避免了混凝土漏浆的出现。

(4)模板必须打磨干净后,再进行涂脱模剂作业,涂脱模剂后用棉纱吸去多余油,如果棉纱出现黑色的油污现象,必须重新清理模板,直到用棉纱擦后不再出现油污现象,并保证涂油均匀一致。

(5)模板之间粘贴双面不干胶带,以减小模板缝防止漏浆,以保证砼面的观感质量。

(6)混凝土拌合及运输要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操作,严禁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如果出现离析现象就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7)在振捣过程中要技术员加强责任心,不能出现漏振、过振、欠振现象。

图1: 挡土墙模板加固措施

2.2 关于气泡的分析和整改措施:

2.2.1分析原因

(1)商品混凝土为满足长时间的运输、搅拌、泵送、振捣的要求,添加外加引气剂。这种外加剂加入后,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

(2)搅拌时间对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气泡也会有不同的影响。过长的搅拌会使混凝土在搅拌的过程中形成的气泡越来越多。

(3)使用油性脱模剂,如机油,这类油性脱模剂对气泡具有极大的吸附性,混凝土内存在气泡一经与之接触,便宜会吸附在模板上而成型于混凝土结构的表面。

(4)施工中振捣手的操作对混凝土表面出现的气泡的多少也有关系。混凝土振捣越好,其内部结构就会越结实,主要包含一是分层振捣的高度,二是振捣的时间。分层高度(即每次下料的高度)越高,则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就越不容易排出。但振捣的时间越长(超振)或越短(欠振)以及未振捣的部位(漏振),混凝土表面缺陷就会越来越多。超振会使混凝土内部的微小气泡在机械作用下出现破灭重组,由小变大;欠振和漏振都会使混凝土出现不密实而导致混凝土的自然孔洞或空气型的不规则大气泡。

图2: K2+450处挡墙施工现场

(5)混凝土配比的设计中,当采用的水胶比越大,则混凝土结构表面所产生的气泡就会越多。这主要是因为当混凝土中的水达到饱和后,多余的水份会从混凝土中游离出来而排出、并吸附于混凝土结构的表面,会被混凝土自身养护而吸收或随着空气而蒸发,形成气泡。

2.1.2 防治措施

(1)控制水胶比和外加剂中引气剂的含量

在浇筑过程中,试验室负责加强跟商品混凝土厂家联系,在满足施工坍落度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水胶比,同时控制外加剂中引气剂的含量不大于规定的标准。使混凝土中的含气量:一般混凝土控制在4%以内。而水胶比越小,产生的气泡会越少。

(2)原材料上控制引气剂的含量

引气剂的质量对混凝土表面产生的气泡有着本质的影响,在保证混凝土及时到场并及时放料浇筑的情况下,尽量少用产生气泡较多的引气剂。

(3)从混凝土生产中解决产生气泡的原因

混凝土的不均匀搅拌会导致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不均匀分布,从而起不到外加剂的作用。特别是目前使用的商品混凝土从出厂到施工现场需要较长的运输时间,坍落度损失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加强混凝土的均匀搅拌。

(4)从施工工艺上来减少气泡的产生

采用消脱模剂消除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可使混凝土表面光滑,提高施工质量。对脱模剂的选用,应优选水性脱模剂,少用油性脱模剂,减少气泡在模板上的吸附性,以利气泡能顺模板向上排出。

另外采用表面光滑的模板时产生的气泡少,采用表面粗糙的模板时产生的气泡就会多一些。在选用模板材料时,选用优质、表面光滑的模板。

(5)从施工方法上来解决产生气泡的原因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分层布料,分层振捣。分层的厚度以不大于50cm为宜,否则气泡不易从混凝土内部往上排出。同时应注意混凝土的振捣,严防出现混凝土的欠振、漏振。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人民交通出版社

2.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