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代诗歌鉴赏行文章法备考新指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代诗歌鉴赏行文章法备考新指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考阅读无论是哪类文体,主要是从内容、内涵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考查。其中的方法就是“表现手法”,即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就是文章用来表达情意的方法、技巧。这是每年各地高考语文阅读部分必考的内容,其中就包括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等)和其他技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另外也包括行文章法

在近些年的高考中,行文章法的考查在现代文阅读中并不少见,但在诗歌鉴赏的考查中几乎看不到这类题型。然而在2011年各地高考的诗歌鉴赏中,行文章法的考查却很多见,呈现多元状态。这对于新一届高三学子来说是一个新的备考点,必须积极应对。

不同的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散文等,具有其特有的章法。不同文章的章法之间也有共性,如谋篇、构思、结构、顺序、人称、线索、选材、首尾、详略、过渡、铺垫、伏笔、照应等等。许多省市2011年高考的诗歌鉴赏主要是针对一般章法进行考查的。下面我们将这类考题集中起来,并针对做题要点进行点拨。

一、 诗中线索

1. 全国卷: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2. 答题要点:答题前,先要确认诗歌中有无能够将表现诗人感情的各种材料交织起来的事物。如果有,这个能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整体的事物就是线索。理解时要分辨出是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等线索中的哪一种。找出诗歌的线索,有利于理顺内容,掌握其结构,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 参考答案: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之感。

二、 叙述顺序

1. 天津卷:

骤 雨

(宋)华 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西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2. 答题要点:很多诗歌也常常写人叙事、写景状物。做题时先要弄清楚诗歌的叙述顺序是什么,再从诗歌的内容方面具体分析其作用,分析这样安排与那样安排分别有什么不同的效果。叙述的顺序有时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结局依次而写,有时也会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有时按事物或观察的空间方位顺序来记叙,由远及近或由近到远、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等;有时按事物的因果、事理、递进、总分等顺序来写。记叙的顺序是指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安排材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农村夏日急雨的壮观场景。一个家住溪西的牧童,一早就骑着牛去溪北放牧。正在放牧时,忽然乌云翻滚,风雨骤至。牧童慌忙冒雨向西南方向渡溪回村,可是“雨势骤晴”,“山又绿”了。这样的记叙顺序好不好?诗人自有思考,当然读者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3. 参考答案:(1)不好。开篇写暴雨骤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诗的艺术效果。(2)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突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照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三、 构思脉络

1. 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2. 答题要点:“构思脉络”就是行文思路或结构。构思是指写诗歌时,在下笔之前对诗的主旨、结构、材料、语言、方法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然后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使得诗歌呈现系统性,有中心及层次。诗中清楚的布局和条理就是脉络。回答这类“构思脉络题”,就是要弄清楚各层次的内容,对各层次的层意进行概括,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表述时要说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即开头、中间和结尾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在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杜甫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3. 参考答案:开头四句是杜甫对李白的高度赞美,回忆其人而忆及其诗,赞诗亦即忆人,但作者并不说明此意,而是通过第三联写离情。由第三联的离情自然引出末联“把酒论诗”的热切希望,正与诗的开头呼应。

四、 诗歌开篇

1. 浙江卷: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2. 答题要点:这类题是针对诗歌开头发问,因诗歌开头的内容及其与下文的联系各不相同,因而其作用也不尽相同。有时开篇点题,开门见山;有时照应题目;有时总领全文,提纲挈领;有时渲染气氛;有时埋下伏笔,为下文进行铺垫;有时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有的诗歌开头又兼有上述几种情况。因此,理解诗歌开头的内容以及与下文的联系,是回答这类问题的前提。另外,题目中常常出现的字眼除了“特点”,还有“作用”“好处”“效果”等。

纳兰性德的边塞行吟之篇清怨苍凉,这首《出塞》是纳兰性德到关外巡察时所写。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数的。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词的下片,抒写自己报国志向无法实现的幽怨,景象气势磅礴,纵横驰骋,情感婉约深沉。因此开头有总领、点旨等作用。

3. 参考答案: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五、 承启铺垫

1. 湖北卷:

登 城 望湖楼晚景

刘 敞 苏 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2. 答题要点:因这类题都是针对诗文中间部分的内容发问,所以考虑它的作用,就要考虑它与前后文之间的结构关系,甚至与全文各个部分的关联。又因为它承上启下时的侧重点不同,所以答题时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表达:

(1)承上,承接上文,照应上文。

(2)启下,照应下文,引出下文,为下文铺垫蓄势。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进行衬垫的一种写作手法。运用铺垫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3)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或自然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

《登城》是一首登楼野望之作。首句写秋日“微雨”,次句写“登城”。第三、四句写诗人纵目野望,留连忘返,陷于凝想之中。《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开头雨势很猛,转眼间却雨收云散。钱塘江浩阔如海,一望颜色如碧玉。远处还有几朵雨云未散,不时闪出电光,在天空里划着,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

3. 参考答案: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的“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

2011年高考针对诗歌行文章法的考查还有一些,也不仅是诗中线索、叙述顺序、构思脉络、诗歌开篇、承启铺垫这几个方面,但这确实是诗歌备考的一个新指向。2012年高考将会有更多的其他行文章法方面的考查,我们高三学子可以从上述内容中举一反三,获得关于新备考点的诸多启示。

(作者系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