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水资源现状、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对水利的危害;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关键词】我国;水资源;现状;问题;措施

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如果再不采取进一步措施遏制事态的蔓延,将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的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1.我国水资源现状

1.1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占全球的6%,而我国人口却占全球的23%左右,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统计的15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21位,并且还被列为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1.2水污染严重。按照地表水国家标准,2005年1月对七大水系的175条河流,345个断面的监测显示、1-3类水质占46.7%,其中1类占9.0%,2类占17.7%,3类占20.0%,4-5类水质占24.9%,其中6类占16.2%,7类占8.7%,劣类占28.4%,七大水系主要污染指标是高猛酸盐指数。

1.3水资源浪费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有水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水资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产同样的粮食,我们比美国多用一倍的水,工业上,我国万元产值的耗水量是225立方米,发达国家却仅有100立方米。另外,城市生活用水的数量虽远远低于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量,但生活用水中人们对水资源的毫不吝异和肆无忌惮的浪费却与前二者相差不大。

1.4洪涝水患灾害频繁,经济损失巨大。暴雨洪水是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洪水。它是由较大强度的降雨形成的,简称雨洪。我国受暴雨洪水威胁的主要地区有73.8万平方米,耕地面积3333万余平方。分布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等7大江河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

2.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2.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时空分布不均匀,利用粗放,目前全国的总供水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利用大多是粗放型,不注重节水,浪费严重,到下个世界中叶,我国人口将接近16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接近或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对水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2.2洪涝、干旱灾害频繁。我国洪涝灾害十分频繁,几乎每年都发生,加之水利工程及城市,乡村的防洪标准偏低,灾害损失十分严重,干旱灾害也经常发生,今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次灾害的直接损失将不断加大。

2.3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少,灌溉技术落后,管理精放,水的利用率较低。

2.4我国现有水利工程有相当一部分工程质量不高,设计标准偏低,一些水利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大中型灌区工程配套不齐,致使工程效益衰减,有的工程甚至报废。

2.5水污染十分严重,水环境问题突出

只有确保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确保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即是我国总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3.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对水利的危害

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使土壤蓄水量减少,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占土壤总体积的30%-50%,空隙是水份存在的 空间,是涵养水源的关键。第二,水土流失使得梯田、水塘、水库、湖泊、河道等发生淤积,蓄水容积减小,蓄水量也相应减少,也同样使汛期更多,枯季水更少,因此,水土流失容易造成涝灾。

第二,增加地表径流,加剧洪水泛滥。水土流失使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但在洪水沲节恰恰相反,水土流失严生的地区,植被大部分遭到了破坏,同时,山区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第三,造成河库淤塞,降低水利工程的效益,由于表层土壤,在水力的侵蚀下,大量泥沙随地表径流流向塘库,江河,一方面淤泥的泥沙减少了库容,削弱了水库的防洪能力,减少水库的使用寿命,严重时易造成漫坝,垮坝等灾害。

第四,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由于植被破坏,径流改变,土壤乃至地质结构受到影响。一遇暴雨,极易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山洪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除了冲毁房屋,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外,也将破坏农田,水塘,水库等水利设施,严重的还会影响航支,使河道断流。

第五,水环境质量下降。由于洪水增大,发生次数增加,表层土壤以泥沙形式进入水体,水体中含沙量增加,增加了水的浊度,同时,流失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残存的农节,肥料等物质,这些物质随土壤一起进入水体,使水体的面源污染加大。

4.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重要性

4.1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水土保持可以维持或增加土壤的入渗量,有些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还可以拦蓄径流,一方面在汛期可以减削洪峰,提高防洪能力,另一方面,在枯水季节可以补充径流,减少径流的年际变化。

4.2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量,很多水土保持设施还可以拦泥,增加塘库蓄水,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减少水库,湖泊,河道等的淤泥,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

4.3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从而也降低了滑坡,泥石流对水利工程损坏率。

4.4水土保持可以提高水环境的质量。

5.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5.1国家对水资源管理比较混乱。传统的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弊端主要是以条条为主,块块为畏,条块分割严重,块块利益诱导大于条条约束,部门林立,缺乏综合管理,管理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排除或基本排除市场的利用。

5.2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失误。首先是工业布局的偏差。工业布局时,未把水资源作为其主要区位因素,如企业过度集中,企业类型和规模未能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进行调整和控制。工业布局不合理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如将一些对水资源危害严重的工业项目设在城市水源上。

5.3水资源的价格机制不合理。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和人民对水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没能充分认识,水资源无论以要素身份对企业还是以商品身份对消费者而言,几乎是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5.4重开源轻节流和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与环境保护。有关这种情况报道很多。由于历史原因,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市至今无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尚不足10%,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处理率低。

6.我国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职权几点思考

6.1认真做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配置工作

6.2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法”的宣传

6.3加强水资源配置

6.4重新确立对水资源价值的认识,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水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水资源不管是否开发,不管是天然水还是人工水,都是有价值的,其价值的构成可由稀缺性,产权和劳动价值来表现、衡量。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水资源是全体成员共有,不是上游地区的专利,更不是上游地区拥有特权随意挥霍,任意污染践踏的。

6.5理顺管理体制。首先要进一步坚持国家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执行的《水法》是我国制订的第一部水法规文件,对规范水事行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适时修改“水法”,实行“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依法用水”的新格局,特别要在履行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行政职能上狠下功夫。目前,着重在流域规划,资源管理,计划调控,水质监测,污染防治五个方面有所突破,达到统一管理,三是改革管理体制,实行“多龙治水,一家管水”。

6.6改革水价制定依据,逐步实现成本定价。经过3-5年的努力,随着用户支付能力的增强,实现内部成本水价收费制度。

6.7充分运用经济手段,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创造条件,使水利行业向"两化"过渡,即向水利服务功能社会化,水利经济产业化过渡,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是水资源开发,保护,利用的两把利剑,缺一不可。

6.8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方针上,必须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高效利用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7.积极开辟新水源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步伐,继续抓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治淮骨干工程建设,继续加强其他大江大河治理,以灌区建设为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水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结合重点水源工程建设,规划和开工建设一批水库配套灌区,以项目建设为契机,积极引导农民开展田间节水工程建设,改造和维护,充分发挥灌区的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