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纪录院线的发展可能性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纪录院线的发展可能性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商业电影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纪录片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总体大环境来看,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力度的不断加大,促进着我国院线和电影院的建设与发展。但是由于内容相对较为严肃,消费者更倾向于商业电影的需求不断拉大,使得人们开始对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前景担忧。本文将国家出台的政策、电影市场的发展前景、纪录片的个人特色等方面来对今后我国纪录院线发展的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纪录片;院线;发展前景

一、我国的纪录片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内容相对严肃、文化积累深厚的纪录片的偏好程度逐渐转移降低。走进影院观影的观众,更多的,愿意选择喜剧类的、大制作大场面大牌演员的影片。针对这样的现状,导演们也开始将重心放到了商业电影中。由此可见,我国的纪录片发展面临着一个挑战。

《2009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纪录片发展所面临的不是局部问题,而是系统问题:从运营体制、制作模式到传播模式的全链条。面对我国纪录片岌岌可危的发展态势,广电总局于2010年10月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发展我国纪录片产业提供了契机。

二、我国纪录院线发展的条件

实现院线制改革六年来,我国院线的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市场总量成倍增长、发展速度史无前例、院线的实力全面提升。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

纪录片产业是重要的文化产业。《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扩大国产电影纪录片放映规模,采取措施将优秀国产电影纪录片推向主流院线和主要影院,在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立数字电影纪录片专门放映场所,在高校建立数字放映院线播放优秀国产电影纪录片,在广播影视网络媒体推出国产纪录片展播展映平台。

由此可见,我国的纪录院线建设有我国政策的支持。

(二)国内日渐回暖的纪录片市场

《中国纪录片蓝皮书(2012)》指出,未来两三年,中国纪录片行业将迎来整体上升、多因素复合影响、理性化发展的新阶段。

2011年全国纪录片电影产量为26部,科教电影产量为76部,进入院线放映的纪录片4部;其中国产3部,进口片1部。这个数量,较以往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2011年由法国导演雅克・贝汉执导的拍摄期长达7年,耗资5000万欧元的纪录片《海洋》在内地上映,该片自上映以来广受好评,让大家看到了纪录片的潜在市场。由此可见,纪录片在内地并不是没有市场的,若是内容贴合人心、拍摄形式又能为大多数人接受,消费者还是会愿意为纪录片买单,走进影院观看的。

(三)业内人士力推纪录院线的建设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高峰曾公开表示,新影集团正策划建设纪录片电影院线,填补这一市场空白。“我们建设专门的纪录片院线,就是要尽量做到与商业电影互不干扰。”

事实上,除了力促纪录院线建设的高峰之外,还有许多的行内人都盼望着纪录片能够迎来自己的院线,并且认为,或许只有建立了专门的纪录院线,才能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营造一个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

吴鹤沪指出,要想提高纪录片的放映场次,增加观影人数,还需多建专门放映纪录片的影院。不少业内人士也建议,就扶持“小众电影”的角度而言,在国内推出“纪录片院线”的前景是可以期待的。像内地第一家艺术影院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2009年底在北京落成后着实为艺术片提供了“肥沃土壤”,不少难在商业影院生存的艺术片都在MOMA延续了 “生命”,如果有类似的纪录片影院出现,纪录片前景也将大为改善。

三、我国纪录院线发展的前景

纪录院线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了较好的发展前景,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笔者认为,开拓者应该更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保每部纪录片的质量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在国际电影节中虽屡屡获奖,但在国内却遭遇市场的冷板凳,这其中的矛盾在于:中国纪录片人单一追求审美标准而不考虑市场价值。而纪录片要生存和发展,最终的决定者不是专家评审,却是普罗大众。台湾影片《音乐人生》在金马奖中一举拿下最佳纪录片、最佳音效、最佳剪辑三项大奖,在台湾各电影院也是备受追捧。可见,审美价值和市场价值并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真正的纪录片精品正是二者兼具。

的确,纪录片本身的内容应该更加的多样化,题材本身潜在的个性,为作品的风格化表现,提供了空间和可能。现在的纪录片政论性题材,历史文化阐释的题材过多,其他的种类偏少,特别是关注人物性格、人物个性发展、反映一定社会问题的题材还有待挖掘。而已经存在的一些边缘题材、城市题材的影片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当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趋势与世界纪录片的创作走向大体一致。从发展的潜力和方向说,我们所面临的是如何拣拾历史的碎片,在光影流动中重现尘封的过往,记录历史真实的一刻。

(二)了解市场运作的重要性

中国每年有200多部故事片,其中只有二三十部有幸进入电影院,这其中除了影片本身质量的问题外,市场运作也是重要的原因。纪录片的创作虽然与故事片有质的区别,但是其市场规律是一致的,要想进入院线并赢得票房,需要制片方树立市场意识,在前期制作、后期发行上进行全面的策划和成熟的运作。

因此,中国急需建立成熟的纪录片发行体系。发行,是纪录片市场化的关键所在,它一方面实现纪录片的流通,一方面协调、沟通制作方和播出方。创作与市场脱节,需要发行方来引导;发行连接生产与播出,形成市场链条,政策体制自然逐渐松动;受众基础需要播出方来培育,观众的好恶由播出方传递到生产方,需要以发行为介质;发行机制往往能拉动投资,而多元的播出渠道也要靠发行机构来开拓;至于题材、节奏和故事讲述能不能切合市场规律,必须由发行来协调。可是,恰恰由于这至关重要的发行环节的缺失严重阻碍了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之路。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纪录片的支持,业内人士对纪录院线建立的推动,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见到属于纪录片的特有的纪录院线诞生,实现许多纪录片爱好者多年来,进入影院观看自己喜欢的、有欣赏价值的纪录片的梦想。就像高峰说的那样,属于观众的纪录院线,并不需要多么奢华的影院装修环境,也不需要很高的放映要求和消费成都,甚至可能投机成本相对目前的影院而言会是微不足道的数字,但是,它为纪录片爱好者营造的那种文化氛围和播放的耐人寻味的有特色的纪录电影,能够让观众在闲暇时找到自己的消遣方式。许多人,都期望可以将放映纪录片的影院比作精品店,虽然去的人不多,却有着局部固定的受众。

这或许是纪录片走向市场,最重要的一步,笔者相信,这也会是纪录片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同道,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2)[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

[2]张欣,李淑娟.2009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10):137-143.

[3]何苏六.纪录片市场化:中国问题与外国方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03):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