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物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那么,在生物学教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呢?下面就浅谈一下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

1. 为了增强自学效果,应掌握正确的方法

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阅读有预习阅读、课中阅读、复习阅读等形式,不论哪种形式的阅读,教师都必须在方法上给予正确指导,才能收到良好的自学效果。

预习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未授课时事先阅读相关课文。为了提高预习阅读的有效性,应是先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指定的课文,并要求阅读后作出解答和提出疑难。阅读提纲要力求启发性、悬念性,以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指导学生在预习阅读中,要先根据预习提纲纵览全文。然后再精读细读,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用笔圈点勾画,并运用批注法在课文空白处批注提纲要点和感想,做到重点落实。

课中阅读是教师随教学进程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一个或几个重点的相关段落。为了使学生对所阅读的重点段落做到字斟句酌,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如阅读减数分裂概念时,提出以下的问题:①进行减数分裂的生物对象是什么?②什么数被减?③数被减了多少?④在第几次分裂发生减数?⑤全过程染色体数的变化规律是什么?指导学生在阅读容易混淆的概念时,要运用对比法加以区分,找出异同点,从而掌握概念的实质。

复习阅读是在教师讲完一个单元或全部课程后,要求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强化记忆,指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法进行专题阅读,对不同章节出现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组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在复习高中《生物》时,以染色体为线索,整理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①染色体的形态、数目;②染色体的化学成份――染色体与DNA的关系;③染色体的存在部位及存在形态;④染色体的复制(时期与方式);⑤染色体的传递规律:有丝分裂的传递与减数分裂的传递的比较;⑥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与2个遗传规律的关系;⑦染色体变异与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2. 要提高自学能力,应养成良好的习惯

事实证明,大多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掌握了较好的自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就有意培养学生以下4种自学习惯:

2.1 养成不先预习不听课、不先复习不做作业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可使学生对新课有了大概了解,哪些难懂的地方需要在课堂上问老师也心中有数,这既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也提高了教师授课的针对性。课后及时复习不仅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强化记忆,也有利于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

2.2 养成勤查工具书的自学习惯。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涉及到许多生物学理论、学说和定律,生物学现象,动植物和微生物名称、名词,生物学著作和生物学家等知识,由于在教材中没有做详细的注解,学生在自学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疑惑不解的名词术语,那么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查阅工具书。鼓励学生购置备用。坚持使用工具书不仅能丰富生物学知识,还能克服不求甚解的毛病。

2.3 养成爱思考、爱质疑的自学习惯。“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启发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疑点,敢于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教会学生质疑不仅可调动学生自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边阅读边思考也有利于知识迁移。

2.4 养成博览群书的自学习惯。中学生单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是很有限的,引导学生要多读一些与生物科学有关的报刊和课外书籍,通过摘录、剪贴、笔记等方法建立自己的“生物学资料库”。这不仅可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还能吸取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