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学中的连环式结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中的连环式结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课程标准》问世以来,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热心讨论的话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如何找到教师角色转换的切入点等问题就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首要关注的问题,本人在此浅谈一下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关键词]汉语文的本性 以人为本的情感体验 新型语文教师 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连环式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141-01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育的任务,要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并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过程中,本人认为汉语言文学的本性、与人为本的情感体验、新型语文教师、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构成了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中的环式结构。下面就四者的关系结构,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汉语文本性

《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教育的落脚点依然是语文知识,而语文知识可谓是语文教育的“嫡派传人”,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汉语文教育更不能丢失本性,《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这个关键在于“恰到好处”,也就是说最基本的语言文字学生还是要掌握的。有这样一节语文课:先让学生读一读诗歌《赠汪伦》,读完后请学生观看课文情景的投影,接着让学生凭想象分组表演各种赠别的情景,并画一幅赠别的画,最后让学生读了两则赠别的诗,继而由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了一首《朋友啊朋友》。课堂的确热闹,符合中国文学传统意识上的“大团圆”结局。然而试问将汉语言文学的土壤――汉语言文字放在哪里呢?怎样让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呢?整节课只是追求形式上的新颖花哨,却忽视了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语文教育之本莫过于对汉语言文字的训练,它需要有意识地分析语言文字的特点,甚至是强化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规律。因此,结合语言内容分析语言形式是必须的。

二、注重以人为本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语言本身而言,它就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然而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其人文性要远远大于其工具性。所以,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培养人运用语言的能力,而是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人的文化底蕴,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在实际教学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上语文课并不仔细听讲,作业完成的情况也不尽人意。但每次考试语文成绩却总是学生们羡慕的对象。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取决于他个人的语文素养,如同英语教学中讲求语感一样,语文素养也是一种感应,然而这种感应的获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一切问题,甚至有时他们关心的问题看似和他们无关,就是在这种“有意无意”的关注中养成了所谓的“语文天赋”,成绩自然就好。因此,以人为本的情感体验是要回归到最基础的“语言文字”的体验上的。

三、新型的语文教师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已并非是新时代的要求,而这句话本身也就奠定了师者高高在上的地位,而新课程中在教师的身份、地位上重新进行定位。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应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作为知识权威的“语言霸权主义”。

所以,语文教师首先要强调两种意识:第一是民主意识。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的对话人身份。由“君临天下”转化到平易近人。第二是人本意识。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那么就要注重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情商方面的发展。语文教师也就要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去发展和培养学生,使之将来成为一个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健康的人。

四、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使每一个人日趋完善,使他人格丰富多彩,使他成为一个人”。让教师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而不是指路人。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师与生两大教学主体互相触动,使师生关系更趋于平等和民主。

《新课程标准》指出了今后的教学方向,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将当前的教学环节提升到新的高度。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它本身存在着许多相关环节(在此笔者称之为连环式结构)。在教学中只有将这种结构掌握清楚,才能将《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完全地导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师行为的转变.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3]多元智能理论解读.开明出版社,2003.

[4]继续教育.长春教育出版社,2002,第四期.

[5]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