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堂中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堂中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祝福》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接触到的第一篇鲁迅的文章。我让学生在阅读全文理清情节之后,以小说中对人物的有关描写为依据,概括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学生的概括五花八门,除了提到安分守己、吃苦耐劳、淳朴善良之外另有许多,颇感出乎意料。如下:

祥林嫂反复地向人诉说阿毛的故事情节,说明她很爱孩子同时心理脆弱;“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可见她是个敏感的人;从祥林嫂的遭遇看她是个命运悲苦但渴望幸福的人;当柳妈谈到祥林嫂头上的疤时,她说“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看”然后笑了,可见她是个羞涩的人;尽管做工很长一段时间了,但她却一点没懈怠,依然很勤快,可见祥林嫂是个没有心计的人;从捐门槛和临死前问灵魂的有无中可见祥林嫂很迷信;祥林嫂逃到鲁镇做工被迫再嫁时反抗激烈,可见她很勇敢,有抗争精神,敢于追求幸福和自由。

我以为以上对祥林嫂人物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个别学生完全错误的理解。比如说祥林嫂心理脆弱。这一点根本不用我说,好多学生都指出,祥林嫂并不脆弱,这是人在重创下的正常反应。进一步想想,甚至可以说祥林嫂非但不脆弱反而是比较坚强的。从童养媳,死了丈夫,逃了又被抓被卖,又死了丈夫,再死了儿子,又被收了房,一连串的厄运和打击,试问有几个人能够承受这样接二连三的重创?可祥林嫂还是挺了下来,再次来到鲁镇做工。至于敏感,在当时痛失丈夫和爱子的情况下,祥林嫂的精神是比较呆滞和麻木的,干活也不如原先灵光,向别人叨叨阿毛的事情时也常“直着眼”,所以“敏感”是无从说起的,她的“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只是说明她尚有意识和正常的智力。

第二类是小部分学生不甚到位的理解。其一,说祥林嫂“渴望幸福”“爱孩子”,这都没错,但是哪个人不渴望幸福?哪个母亲不爱孩子?这些是普遍的人性,并非某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个性特征。我们可以对比着来看另一个母亲——史铁生的母亲。在《我与地坛》中,作者通过好多细节表现了母亲对自己深挚的毫不张扬的爱,从而刻画了一个坚强、隐忍、无私的母亲形象。而且,鲁迅先生写祥林嫂是为了表现她的母爱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深思。其二,人物形象主要是一以贯之的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特质,而非某时某地特殊情境下表现出来的特质。比如我们都赞同“祥林嫂是一个勤快的人”的看法。她初到鲁镇的时候很勤快,时间长了还是勤快,后来又到鲁镇时依然勤快。但是“羞涩”不一样,在这个特定情境下祥林嫂确实表现出了女性的羞涩,但我们因此能说祥林嫂是个羞涩的人吗?不能。正如在捐门槛事件发生后祥林嫂“很胆怯,不独怕暗夜,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是惴惴的”,我们不能因此说她是一个胆怯的人一样。因为“羞涩”和“胆怯”都只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下产生的,而并非她一以贯之的性格特点。其三,语词的选用不恰当。比如说祥林嫂没有心计,这也没什么不对,她的确没什么心计。但是我们总觉得这样的表述挺别扭,“心计”一词很多学生马上联想到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美人心计》,那是后宫这个典型环境中人物的典型特征,放在鲁四老爷家的佣工——祥林嫂身上显然不合适。其实相同的意思完全可以用另一种符合人物身份的另一个词语来表述——淳朴、实在。

第三类是绝大多数学生似是而非的理解。

首先是关于“迷信”。乍眼看,祥林嫂是挺迷信的,否则怎么会去捐门槛,否则怎么临死前还问关于灵魂关于地狱的事。我让学生细读这两部分,看从中是否可以读出祥林嫂的迷信。细读之后,学生发现并非如此。捐门槛是缘于对死后被锯成两半的恐惧,而“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可见,有关鬼神的思想是柳妈灌输给她的;而之所以问“我”有关魂灵有无的事是因为疑惑,也就是怀疑,怀疑这世上究竟有没有鬼神。所以,若说迷信,应该是柳妈还有奉祭祀为年终大典的鲁四老爷一家更迷信,而祥林嫂的迷信思想其实是相对淡薄的。然而道听途说来的鬼神思想却让她备受折磨。

其次是关于“反抗”。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无论是祥林嫂从婆婆家逃出来还是被卖时的激烈表现都表明她敢于反抗勇于追求自由和幸福,因为她在鲁四老爷家帮工不是比在婆婆家更自由过得更好吗?于是我追问,如果婆婆没想卖掉她,那么祥林嫂会逃出来吗?如果她是受不了婆婆的欺压那么可以说她敢于反抗勇于追求自由幸福,但如果是因为婆婆要把她卖了让她再嫁那么就另当别论了。然而关于这一点小说中似乎没有明确的交代。于是再细读原文。然后开始有学生来推测了,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做工应该也蛮辛苦,“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可见她是吃得起苦、对生活的要求很低极易满足的人;而且她从小就是童养媳,从小都生活在婆婆家,如果要逃早就逃了,也不用等到现在。所以如果不是因为要被卖,祥林嫂应该不会逃出来。还有学生说了,如果是为了逃避婆婆的欺压,她大可以答应再嫁,因为尽管不知道贺老六比祥林如何,但没有婆婆这一点是肯定的。既然如此,祥林嫂的逃婚显然并非为了追求幸福和自由,只是为了逃避再嫁。其实在当时祥林嫂的行为尽管有点出格,但并非“另类”,文中不是说了嘛——“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闹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可见当时寡妇抗婚实在是普遍的现象,她们都宁愿守寡而不愿再嫁。继续追问:舒婷在《神女峰》一诗中不是说“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吗?现代社会中寡妇再嫁也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为什么祥林嫂们如此抗拒再嫁呢?再嫁就那么可怕吗?小说中有涉及吗?学生继续阅读,继续思考,然后开始言说:四叔尽管还雇了她,但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柳妈也说“或者索性撞个死,就好了”,这些都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寡妇再嫁、再寡的偏见、歧视。寡妇再嫁就会被认为不贞洁,再寡就会被认为不吉祥,就不是个好女人,易于受到别人的鄙弃,自觉低人一等。所以,祥林嫂的逃婚和抗婚看上去似乎很出格,行为很激烈,但究其实质而言,恰恰是对社会上已有观念或者说成见的妥协,甚至无所谓妥协,而是根深蒂固地服从、无条件地驯服。所以“敢于反抗”根本无从谈起。

应该说学生的任何问题都是有价值的,至少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它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起点。作为教师,首先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归类,然后围绕教学目标有取舍、有侧重地加以解决。第一类问题,我以为基本属于常识性的问题,它更多地取决于学生长期以来的阅读和积淀,教师可为的空间很小,所以在教学中一笔带过。第二类问题其实暴露了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特点。学生为什么会得出祥林嫂“渴望幸福、爱孩子、羞涩、没有心计”这些结论呢?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某个特定的细节(或情节),而没有把这个细节(或情节)放在整个故事架构中,整个小说背景中。这过程,如前所述,我以为运用比较的策略是可行的,通过比较学生能够明白什么是人物形象的主导方面,而哪些只是于故事行进过程中表现出的侧面。第三类问题暴露的是学生思维深刻性方面的不足。无论说祥林嫂迷信还是说她有个性敢于反抗,都是只看到表面现象,而没有看到表面行为背后的思想根源,所以也就被现象所惑。在这一类问题上,教师的可为空间最大。我采用的策略主要是追问,就像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然后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中学;31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