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出血的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出血的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目的:对颅内动脉瘤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出血防治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1月颅内动脉瘤患者24例,我们对其使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中破裂出血24例,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18例,对于宽颈动脉瘤使用支架辅助技术栓塞4例,球囊辅助技术栓塞2例,观察采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之后的康复效果。结果:我们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动脉瘤破裂迅速栓塞后,再对其进行开颅清除血肿12例,出现侧脑室外引流8例,出现腰大池外引流4例。在手术结束后,在院修养一阵子之后出院,其中死亡8例,重度残疾2例,轻度瘫痪8例,恢复比较良好的6例。结论:对于每一个案例,使用一种最为合理、合适的治疗方案,规范所有医护人员的操作行为,想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可以使用适当的致密填塞,这样就可以提高脑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成功率。针对在手术中所发生的出血并发症,要迅速找到原因,针对其原因进行合理有效的方式处理,以提高成功率,降低风险。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破裂出血;出血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769-02颅内动脉瘤一般就是指脑动脉壁有不明的膨出部分,一般先天性脑动脉瘤占比较大的部分,任何年龄段的都有[1]。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是现时代一种新的治疗手术技术,效果还是比较好的。破裂出血一般都是动脉或者心脏血管壁的破裂造成的。现在脑疾病还是比较多的,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造成的,在颅内动脉瘤来说先天性的也算是比较多的一种[2]。所以为了讨论我们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的防治功效,本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1月颅内动脉瘤患者48例,分别观察其手术中、手术后的修养及出院后的状态,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1月颅内动脉瘤患者24例,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在30-65岁。其中4例是未破裂动脉瘤,20例是破裂动脉瘤。而其中20例是突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4例有短暂的昏迷现象,6例是单纯的剧烈性头痛。

1.2方法。首先我们要对这12例进行初步的检查,其中4例是未破裂动脉瘤,20例却是破裂动脉瘤。进一步了解肿瘤的位置还有大小以及形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等。对他们采用的治疗方案不同,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18例,对于宽颈动脉瘤使用支架技术栓塞4例,球囊技术栓塞2例。做好充足的准备后,按照我们的方案进行治疗。

1.2.1单纯弹簧圈栓塞:首先将微导丝导入到动脉瘤,利用载瘤动脉进入就好,确认已经进入到动脉瘤腔近瘤底大概三分之一处,将使用合适的弹簧圈来进行较致密的栓塞[3]。

1.2.2球囊辅助栓塞:根据相对宽颈动脉瘤、载瘤动脉的直径,来选择用球囊辅助或者是比较适合规格的支架辅助,首先也是利用微导丝的引导,来逐渐把球囊送到载瘤动脉瘤地段,然后进行致密的栓塞。

1.2.3支架辅助栓塞:根据相对宽颈动脉瘤、载瘤动脉的直径,来选择用球囊辅助或者是比较合规格的支架辅助,这个首先也是在微导丝的引导之下,来逐渐把支架送到载瘤动脉瘤地段,支架一般远近端基本超出动脉瘤的3-4mm,然后放开支架,最后进行比较致密的栓塞[4]。

1.3观察指标:观察24例采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手术中、手术后,休养及出院后的康复效果。2.结果

我们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动脉瘤破裂迅速栓塞后,再对其进行开颅清除血肿12例,出现侧脑室外引流8例,出现腰大池外引流4例,具体数据,(见表1);在手术结束后,在院修养一阵子之后出院,其中死亡8例,重度残疾2例,轻度瘫痪8例,恢复比较良好的6例,(见表2)。

表1术中出现的案例统计表

开颅清除血肿侧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外引流共计案例案例数12例8例4例24例表2可出院后康复统计

恢复比较良好轻度瘫痪重度残疾死亡共计案例案例数6例8例2例8例24例3.讨论

在最近的20年中,我们发现颅内动脉瘤在逐渐增多,大家也开始逐渐增多了使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根据我们长期的调查访问发现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的效果非常不错,比我们使用开颅后夹闭动脉瘤要好很多。并且这种血管内的介入治疗术比正常手段有独特优势,尤其是在面对记性破裂性动脉瘤等方面的治疗[5]。不过在血管内的这种治疗术中还是有一个比较危险的情况,就是动脉瘤破裂出血,在我所看过的文献中提到过,这种危险的情况发生率在1%以上,而且处理起来会非常的棘手。

根据很多专业学士研究分析,在手术中可能导致动脉瘤破裂的一系列原因,例如:造影的时候产生的高压、微导管、微导丝,还有我们所采用的填塞物刺破动脉瘤的内壁以及在进行填塞时所造成的血液流动等。本组中8人死亡,死亡率是33.3%,跟国外和国内的一些文献报告所说的死亡率在20%-50%,结果很相似。所以我们觉得,根据不同的器械如微导管、微导丝和弹簧圈等所引发的动脉瘤产生破裂而出现出血现象,应该马上采取按压颈总动脉诱导性低血压,并且针对不同原因而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在本组4人是由微导丝所引起的手术中破裂出血,是比较小型的窄颈前交通动脉瘤,因为微导管的管头处塑形不太好,所以微导丝刺破了动脉瘤壁。还好此时微导管已经到达,因为微导丝的头端非常的细小,所以在瘤壁上所引起的伤口也比较小,所以这种在伤口比较小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马上降血压,迅速的填塞使出血即刻的止住。最后以最快的速度完全填塞,这样手术后我们再进行开颅,开颅后进行清除额叶血肿,但是可惜患者已死亡。

在本组中的另外4人出现了微导丝轻微的刺破了动脉瘤的时候,而微导管还没有进入到瘤腔内,所以其中2人是支架辅助来进行的弹簧圈的栓塞动脉瘤。然后将微导丝留在原位不动,并且按住在原位,迅速轻柔地将微导管导入瘤腔内,将穿孔的微导丝轻轻拉退出去,进行弹簧圈填塞,手术后的患者再使用腰大池的外引流治疗方法,这样出院后的恢复效果是比较好的。KWON等报道,如果在这个时候的微导管还没有在瘤腔内,那么我们就不可以继续控制它而进行更进一步的治疗了。这个是因为使用微导丝的时候如果不小心刺破了动脉瘤内壁,伤口的直径是很小的,所以出血的量也会很少,但是如果近一步的去操作,那么伤口会被破坏,对此加重伤势,出血量也会增加,所以我们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不要动,而改用开颅的方式进行动脉瘤的夹闭术[6]。

本组中有10人弹簧圈或者微导管而刺破了动脉瘤内壁,其中2人的微导丝刺破了动脉瘤内壁,但是微导管的头部却依然在动脉瘤的瘤腔内,而此时我们迅速地使用弹簧圈填塞,更进一步的致密填塞,产生止血的功能效果,手术之后,再进行侧脑室外的外引流,但是患者依旧均为轻微瘫痪。另外4例是把整个的弹簧圈送入到蛛网膜下腔闭塞瘤壁的破口,再将微导管撤入瘤腔内填塞弹簧圈。手术后的患者虽然使用了侧脑室穿刺外引流,但2例轻微瘫痪,2例死亡。

所以,经过以上总结,我们得出对于每一个案例,使用一种最为合理、合适的治疗方案,规范所有医护人员的操作行为,想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可以使用适当的致密填塞,这样就可以提高脑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成功率。还有就是针对于我们在手术中所发生的出血并发症,必须要迅速找到原因,针对其原因进行合理有效的方式处理,以提高成功率,降低风险。参考文献

[1]戴黎萌,陈东,徐如祥.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6):641-643.

[2]蔡涛,黄春燕,吴惠芬,等.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附35例报告)[J].当代医学,2011(12):2-3.

[3]杜向阳,桂明,韩飞,等.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22例[J].安徽医学,2010(10):1161-1163.

[4]冯正健,伍益,黄戈,等.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J].河北医学,2010(12):1481-1482.

[5]雷鸣,丛雪枫,卞葳,等.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血管內介入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7(2):109-110.

[6]李国彬,杨海英,孟庆海,等.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