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感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实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新教材更好的服务于教师和学生,服务于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教材改革 创新 实践 自主 探究

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一方面注意控制教材内容总量,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方面适当降低某些知识的难度要求,改变原理性知识偏重和思辨过深、过难的现象。语文教材在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的同时,适当降低了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我对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有以下几点感受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一位学者写了题为《中国的孩子为什么在起跑领先却输在终点》的文章,分析了中国教育至今未能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根本原因,即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的发展有多么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在学生中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比如,我们在七年级下册学习了有关探险的文章《荒岛余生》、《登上地球之巅》等,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搜集一些探险方面的著作及相关的人物,同学们采用各种途径查阅资料,搜集了丰富的素材。这时我再要求他们把搜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整理,得出自己的结论,并用写读后感、出画册、办展览、论文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我认为重要的不是研究成果,而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获取知识、掌握研究问题的办法,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打破“绝对化”、“权威化”、“圣经式”的教材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教材实质的认识呈现出新的转向,这种转向的根本特征是“范例性”,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它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收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为贯彻新课程改革下的教材实质的理念,我有时会自己精选一批优秀文章,让学生自己阅读、背诵并热烈讨论,教师加以点拨,并带领他们走出课堂,在生活中体验“大语文”,进行研究性学习,独立写作文。这种做法不仅使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他们如饥似渴的读书,不知疲倦的写作,而且还可以提供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学生精神状态比较自由,自信心增强,文字表达能力、感悟能力增强,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具备使命感、独立精神和研究探索精神,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

3.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新教材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注重以人为本,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构建新的语文能力实践性,为学生终身学习、生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静态、封闭的模式,改善其支离破碎、缺乏连贯性的教学方式,走向一种开放的、整体的、不断建构的课堂结构,树立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体系。基于这些要求,我主要从以下两点做了调整和改善:

3.1 通过朗读让学生整体感悟。过去的语文课喜欢逐段串讲,然后归纳中心,并认为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规律。其实对课文进行逐段串讲,只是就课讲课,把一篇整体的美文大卸八块,搞得支离破碎,破坏了文本原有的美,使学生学来感到枯燥厌烦,这正是过去我们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体现。其实,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谈一谈自己最喜欢哪一自然段,为什么?然后再请他把这一段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这样既达到了课标对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又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感知美、体味美。

3.2 在对课文内容进行具体探究时,我常采用按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互问互答”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把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小组的每个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对文章进行分析、探究,对小组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由组长提出来进行班级集体探究。教师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不提供答案,只起引导、点拨、评价的作用。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的撞击,以及学生之间的思维撞击都是在思考中闪现的智慧的火花。按四人小组所进行的“合作探究,互问互答”,学生的积极发问和答问,老师的适当点拨和评价等互动互助的形式,无不在不经意之间展示了新的理念带给我们的快乐,语文不再是无趣的了,课堂不再是枯燥的了。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又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中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这才是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