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子宫肌瘤应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子宫肌瘤应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应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参考组和观察组,各29例。给予参考组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参考组总有效率为69.0%,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考组(P

关键词:子宫肌瘤;米非司酮;中药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发病率高,严重威胁了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在治疗子宫肌瘤时大都不愿切除子宫,因此目前治疗子宫肌瘤有效方法是药物治疗[1]。本文以5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采取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临床诊断和检查,与子宫肌瘤诊断标准相符。按照抽签法分为参考组和观察组。参考组29例,年龄30~48岁,平均(36.2±4.0)岁;8例宫颈肌瘤,10例浆膜下肌瘤,8例肌壁间肌瘤,3例阔韧带肌瘤;18例单发肌瘤,11例多发肌瘤;观察组29例,年龄32~48岁,平均年龄 (35.8±4.5)岁;10颈肌瘤,7浆膜下肌瘤,7例肌壁间肌瘤,5例阔韧带肌瘤;20例单发肌瘤,9例多发肌瘤。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选取标准及排除标准 选取标准:经超生诊断及临床诊断,与子宫肌瘤诊断标准相符。患者无米非司酮禁忌证,治疗前3个月未服用激素类药物;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患者;精神障碍患者;传染性疾病患者。

1.3方法 参考组采取米非司酮治疗,每晚睡前口服,12.5mg/次,疗程3个月。中药药方:桂枝、芍药、丹皮各15g,茯苓20g,桃仁、当归、白术、柴胡、三棱、莪术、香附各10g,生牡蛎30g,用水煎服,1剂/d,2次/d,疗程3个月。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改善情况。

1.5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子宫体积恢复正常,肌瘤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子宫肌瘤缩小超过20%,子宫体积减小;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子宫肌瘤体积无变化[2]。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得数据均采取SPSS18.0统计学处理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1%;参考组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9.0%,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考组,差异显著(P

2.2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通过治疗,血红蛋白、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体积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观察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现象,1例轻度潮热;参考组3例恶心呕吐,2例轻度食欲减退,1例轻度潮热,两组患者经停药,症状消失。

3 讨论

子宫肌瘤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因尚未明确,经临床研究及实验结果证明,子宫肌瘤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肌瘤生长主要因素是雌激素,而有的学者认为子宫肌瘤生长也与生长激素有关,而神经中枢活动也可能诱发肌瘤。通常在诊断子宫肌瘤时,需区别子宫腺肌病、妊娠子宫、卵巢子宫、子宫内翻等肌病,在治疗时多采用米非司酮,米非司酮属于孕激素拮抗剂,可与孕酮受体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有着较高的敏感性,起到高度的抗孕酮作用[3]。子宫肌瘤在中医学方面属于"症瘕"范畴,病机是外邪侵入、抑郁堆积、脏腑不合、气滞血瘀导致积块生成。治疗时需进行活血化癖、扶正祛邪。在中药组方中,桂枝、茯苓为君,起到温通血脉、益气活血指功效,牡丹皮、桃仁、赤芍起到活血化瘀、清热之功效。诸药合用,起到活血化瘀、缓消块作用。米非司酮与中药合用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在本组研究中,参考组采取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取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参考组总有效率为69.0%,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考组(P

参考文献:

[1]蔡素敏.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与米非司酮单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2,25(06):534-535.

[2]周俊红,王红艳.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73-74.

[3]燕颖.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1,21(05):428-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