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隐性课程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隐性课程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重视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完善大学制度文化,营造富有特色、勇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教育质量,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隐性课程大学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綦振芳(1965-),女,山东平度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山东东营257097)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168-02

大学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的一部分,两者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多重育人功能,努力造就品德优良、学有所长、勇于创新的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是时代赋予现代大学的光荣使命。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与功能

隐性课程也叫“潜在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教育大辞典》对其的定义是:隐性课程是广义的学校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它不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可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学目标的实现。它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纪)等。可见,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有意或无意方式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性经验。

隐性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载体,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德育功能。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通过其能动的认识、体验和实践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养成所期望的思想品德。显性课程主要解决学生的道德认知问题,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道德行为问题,有时甚至可能被学生认为是空洞的说教,从而产生抵触心理,显性课程的德育效果不能尽如人意。隐性课程作为德育活动的另一条途径,在学生品德养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隐性课程对学生道德行为起重要的约束、规范作用。优雅文明的校园,健康向上的校风、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举止优雅的师表形象,民主、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等,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具体生动的环境,因此,可以通过暗示、舆论、模仿、从众等机制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让他们自觉感受这种影响,不带有强制性,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感觉自己是一个被尊重的主体,从而主动地接受外部影响,使自己的心灵得以净化,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智育功能。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神经系统在高度兴奋与高度抑制之间有不同的水平,谓之激奋水平。越兴奋,表明激奋水平越高;越抑制,表明激奋水平越低。激奋水平随需要和情绪的强弱而增减。总的说来,就是作业效率在适中的激奋水平下最高。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情绪与智力活动的关系。在智力活动中,如果出现消极的情绪,则阻碍智力水平的正常发挥。相反,情绪愉快的学生,在智力活动中往往表现出信心十足,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鸟语花香的校园,窗明几净的教室,人性化的组织管理,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教师无微不至的关爱,都会使学生心情舒畅,如沐春风,从而大大提高智力活动的水平,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总之,隐性课程如果运用得当、协调适宜,必将起到显性课程无法起到的作用,且有助于显性课程的学习和掌握,具有加速器的作用。(3)美育功能。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生活情趣,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内蕴涵着丰富的美学因素,为实施美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绿树成荫,春草芳菲;教学楼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教室内整洁肃静,装饰高雅、和谐、优美等都具有审美价值。学子之间互助、友善,师生间诚挚关爱,尊师重教平等的人际关系感染着每一位师生。课堂上教师端庄大方的教态,儒雅洒脱的动作、手势,饱满的教学热情,精湛的教学技巧,生动形象的语言,张弛有度的课堂节奏,新颖美观的板书等,都可使大学生受到美的陶冶,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大学校园文化与隐性课程的关系

从内容上看,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这与隐性课程偏重于非学术性内容基本相同。

从特征上看,两者都具有范围的广阔性,大学校园文化与隐性课程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随时随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影响的情境性,两者都要通过一定的氛围、情境,对学生进行熏陶、激励。影响的持久性,校园文化与隐性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往往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长久的。效果的非预期性,校园文化与隐性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时间、地点、效果都是难以预料的,经常受到学生生活阅历、审美水平、价值取向、当时的心境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不确定性。不像显性课程那样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从而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从影响方式看,校园文化不受学校硬性规定的传授内容的限制,属于非强制性的教育,通常是通过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情境使置身于其中的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产生“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效果。这与隐性课程所具有的对学习者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实施方式非常一致。

但这并不等于说校园文化完全就是隐性课程,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从产生的背景看,隐性课程是在西方课程理论研究的背景下提出的,与“学生在学校学到什么”的问题密切相关,强调“附带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的重要性。而校园文化则是作为一种“亚文化”的观念被提出的,即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各种文化现象。从属性上看,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影响,而隐性课程是一种教育性经验,教育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而教育性经验是有选择的,主观上看通常可以被设计。可见,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教育中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这种资源可以通过科学的开发和设计成为隐性课程。

三、隐性课程视角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谈到隐性课程,我们必然会想到校园文化建设,实际上,校园文化只是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只有加强大学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隐性课程的功效,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大学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大学的制度文化,对于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人为本”的理念核心就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学校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完善,都要把人的自我发展,人的完善作为终极目标。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从为学生健康成长而服务的原则出发,既要强调原则性,也要强调灵活性,要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以人为本”不仅能使大学生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更要注重促使大学形成一种有利于师生个性与人格完善的氛围,使师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从而使其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大学的制度文化,就是要把教育学生、引导学生、鼓舞学生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结合起来。将富有人文化性的他律性的制度,与学生自律性的行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的优点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弱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制约。

(二)挖掘本校资源,彰显特色文化

特色文化是一所学校独具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个性,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淀而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相关的校风、学风。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高等教育的发展异常迅猛,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想提升大学的品位和声誉,使大学可持续发展,彰显特色文化成为众多大学的当务之急。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高校林立,如果一所大学在管理制度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科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只会模仿别的学校,亦步亦趋,步人后尘,那么将会出现千校一面,万校一腔,形似“克隆”的局面。一所大学如果特色文化缺失,这所大学必将失去生机和活力。

特色文化是一所大学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想使自己的学校与众不同,富有魅力。首先,要了解学校的地域优势、办学类型、发展思路、学科特点、师资队伍、科研水平、校风学风、历史传统等,善于发现本校的特点和闪光点,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特色建设。其次,要从学校发展的历史中提炼,继承并巩固本校特色文化。如清华大学的清华校门、“三一八”断碑、水木清华、朱自清塑像等,体现出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精神。再如陶行知先生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还体现在他给学校建筑物独特的命名上。图书馆名为“书呆子莫来馆”,明示学生活学活用,不要死读书,读死书;食堂叫“食力厅”,教育学生要自食其力,不做寄生虫……这些充分体现了晓庄师范的办法宗旨,形成了这所学校浓厚的特色文化。可见,特定的校园文化体现了学校特定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目标追求和办学理念。

(三)与时俱进,努力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当今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为了适应当今的生存环境,就要不断地进行创新。“迎接未来科技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每一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与那种特定的历史年代的文明相适应的,而人类文明是不断进步的,所以大学校园文化也应与时俱进,突出时代特色,全面更新观念,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努力,使大学校园文化保持生命活力,最终造就一批独立自主的、富有创造性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现代大学肩负着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使命,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潜质,构建创新教育机制,努力营造敢于探索、敢于创造、积极向上的教风、学风、校风,形成创新文化氛围,最终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终极目标。

大学是人才成长的摇篮。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需要多种教育合力作用方能完成。加拿大的斯蒂芬·利考特教授曾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因此,重视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自觉抵制低俗文化的侵蚀,努力为大学生营造健康文明的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这是现代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根平,黄松鹤.潜课程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3]李剑萍,魏薇.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陈慧.现阶段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初探[J].理论月刊,2006(2).

[5]赵江.隐性课程视野下的高师校园文化建设[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6]罗小芳.隐性课程视角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