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学与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学与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把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能接触到实物或能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探究活动或调查。现以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教学反思为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这三类植物的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时,让全班学生一起朗诵北宋诗人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中的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感知春天来了,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设问:荡漾着的春水为什么会泛起绿色?接着提问:①夏天,雨过天晴我们去爬山,脚下踩了毛茸茸象绿毯的一大片矮小植物,它们是什么植物?②这些植物都是成片生长吗?

呈现两盆盆景:一盆肾蕨,另一盆凤尾蕨。提问:①它们是什么植物?②这么漂亮的盆景该放在什么样的环境?

通过欣赏诗中优美的情境、联系学生生活经历、观察漂亮的实物教具等不同的方式展现本课要学习的三类绿色植物;给学生留下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2.实地观察、比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

教师呈现黄丝藻、海带、一片墙藓和凤尾草,指导学生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进行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寻找这三类植物(不能采集),观察、比较它们的生长地点,并记录观察结果,见表1。

回到教室后,师生共同总结这三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并对以上记录进行订正。

3.小组探究实验,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以六人为一小组,由其中一名学生制作黄丝藻的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然后全组轮流观察;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轮流观察海带、凤尾草和墙藓,测量植株高度,比较这三类植物的形态。由于墙藓太小,教师要提供放大镜;指导学生注意观察海带固着器、凤尾草复叶和它的地下茎,并把观察结果填入表1。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应采取哪些必要的实验手段和方法,探究海带、墙藓和凤尾草的植株是否有输导组织。把探究结果填入表1,并展示、交流探究结果和方法。

4.讨论总结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各小组讨论:①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②有无根、茎、叶的分化?③有无疏导组织?并交流汇报结论,师生共同总结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主要特征,如表2。

表2 比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5.展示、交流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

关系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内讨论:①你认为藻类植物有哪些作用?如果没有了藻类植物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②苔藓植物为什么能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除此之外,你认为苔藓植物还有哪些作用?③现在你知道蕨类植物盆景该放在什么样的环境?蕨类植物除了有观赏价值外还有什么作用?讨论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展示、交流自己查找到的资料,总结出教材所没有的内容,举出实例说明。然后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生共同总结这三类植物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6.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在完成上述教学之后,教师以问题“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进行课堂小结,学生回答(通过本节课学习,绝大部分学生能作出总结):“我们学习了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分化,没有输导组织;苔藓植物生活在潮湿陆地,只有茎和叶分化,根为假根,没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生活在潮湿陆地,有根、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它们的作用是……”接着教师问“那这节课我们的学习方法有什么特点呢?”这时教师要求学生不要急于回答,先思考,后举手,教师进行个别提问,然后全班总结:“采用观察、比较学习,大胆尝试各种探究方法,学会收集

资料。”

通过实地观察、合作交流总结出它们的生活环境,比较、区别它们的形态,有利于学生学会观察、开阔视野;通过动手探究得出这三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有利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创设情境、查找资料,认识这三类植物及其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能掌握好基础知识,而且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得以发展。

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反思

1.问题驱动教学,促进知识目标达成

“荡漾着的春水为什么会泛起绿色?”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回忆植物细胞的结构,知道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有叶绿体,学生就能做出“水里的藻类植物细胞含有叶绿体的假设;就有兴趣观察黄丝藻的临时装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苔藓植物都是成片生长吗?”激发学生产生实地观察的欲望,学生很想看看苔藓植物是不是成片生长,为实地观察学习做铺垫。在回答:“蕨类植物盆景该放在什么样的环境?”时,学生欲言又止,似懂非懂,对后续的学习产生迫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在校园内观察、比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长环境,获得感性认识。通过“探究海带、墙藓和凤尾草的植株形态和是否有输导组织”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手来。有的测量植株高度,有的撕裂、撕断海带,得出“藻类植物没有输导组织”的结论;有的用手掰墙藓,发现很容易就掰断,得出“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有假根”的结论;有的解剖凤尾草叶柄内的输导组织,有的折断凤尾草根和叶,发现不容易折断,得出“蕨类植物具有真根以及植株具有输导组织”的结论。整个探究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连平时一些不爱上生物课的学生都热情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且能大胆去尝试、去探究,充分体验生物科学探究的乐趣。

3.交流表达总结,关注学习方法指导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评判、接纳、反思,从而开阔思路,对知识产生真正的理解。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本节课中,组织学生讨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时,学生总结出教科书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如鱼缸中的藻类植物具有观赏功能;赤潮能导致海洋生态失调;成片的苔藓植物能防止水土流失;岩石风化有苔藓植物的参与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本课教学中,不论是实地观察,还是探究过程,都注重指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另外,在总结这三类植物的作用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有利于培养合作学习精神,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4.因地制宜选材,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教师在选择实验材料和探究材料时,不必追求一定要与教材相同,可根据本区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灵活选择。如:本节课利用黄丝藻代替水绵,在本地区既容易找到,学生又容易进行实验。因为黄丝藻比水绵大、长,在显微镜下很容易观察到,从开始制作装片到观察到黄丝藻细胞结构只需花2-3分钟时间。本节课选择海带探究藻类植物形态和植株内是否有输导组织,考虑到海带是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容易探究。另外,由于本地区生长着很多墙藓,所以用墙藓替代葫芦藓。

5.不足与改进之处

有条件的学校,可带领学生在生物园养殖淡水藻、种植墙藓和蕨类植物,比如:在蕨类植物孢子囊成熟时,可采集一些孢子撒在生物园墙角等潮湿地方。另外,本课时学生活动量较大,教师对学生的组织要做到能收能放,这就要求在平时教学中要尽量多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加强与生产实际和生活经验相结合,灵活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探索,积极地建构,多维地思考,自由地表达,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融洽、民主的气氛中学习生物科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