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改如何建立阅读教学长效机制的几点实战技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改如何建立阅读教学长效机制的几点实战技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阅读课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它可以促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乃至对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都有极大的作用。同时也是检测语文学习成效的主要题型之一。由此看来,学生想学好语文,教师想教好语文,如何学会阅读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一、一放就乱,一收就死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有统一的要求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闭塞了学生的阅读眼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和其他讲读课型一样,缺乏灵动与生气。

新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阅读课堂也开始走向自主、人文、活跃、开放。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但新课改的理念不是第一次提出,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提出。因为,新课改是没有止境的,如何建立一个阅读教学长效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它可以使阅读教学走上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快车道。而不是转了一圈,又回到老路上来了,犹如刮了一阵风一样。

新课改提倡个性化阅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个性的花朵在阅读中绽放。许多教师就简单地理解为那不就是“放”吗?于是,课堂上学生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整个课堂,吵吵闹闹,“哇哩哇啦”,教师或仰或坐,无所事事,不置可否。只要课堂上学生们不说闲话,手嘴不停就是认真。下课一问本堂课的收获,教师吱吱唔唔,学生大眼瞪小眼,试问这样的课堂怎一个“乱”字了得,实际效益极低的课堂,又能在教改的路上走得了多远呢?这样的教学模式试行一段时间后,一看课堂收效甚微。怎么办?还是教师统一要求,统一布置,这样,稍显出一点民主与活力的课堂又步入了一潭死水中,又回到了传统课堂老路上,真是一“收”就“死”。

二、一改就活,一考就收

中国社会历来就有“穷则思变”的传统,中国的教育也有随世事的变迁而随之变化的特点,这一现象是无可厚非的,也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变则通,通则久”。中国的教改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每次教改的曙光,都为中国的课堂带来生气与活力,最明显的变化就体验在语文的阅读课堂上。真是一改就“活”。然而,课堂检测的手段总是滞后于教育理念,也就是所谓的考试,无论是题型、方式方法总是变化不大。这一现象往往使走在教改前列的教师无所适从。升学率是学校和教师的生命线,教学内容可以改,教学形式也可以改,但如果检测手段不改,穿新鞋走老路,用不了多久,教改的曙光很快就会散尽。于是,又回到了有什么样的考试题型,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模式,那不是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来了吗?为什么每次教改初始时,都是“万里河山一片红”,全国上下一片叫好之声,最终都是以“霜叶红于二月花”结尾,还是应试教育模式一枝独秀,见效快,成绩好,真是一考就收。看来只要衡量教育教学的质量标准是"死"的,教学的形式最终也会走向单一。

三、放羊也须有领头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即所谓的“形散”。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的组织形式大可灵活自由一些。但“放羊”也须有“领头羊”。这里的“领头羊”就是教师,教师应该把学生往教学目标上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常常会漫无头绪、天马行空,课堂上的异彩纷呈,所得出的“独特体验”也常会漏洞百出,甚至是错误的价值判断。这样的课堂效果,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和规范,于学生的学业和成长都毫无益处,白白地浪费时间。教师这个“领头羊”在课堂上是必不可少的,也一定要发挥他应有的作用,课堂效果才会朝着人们预期的目标迈进。

教师如何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呢?第一,为学生个性的彰显,心灵的放飞搭建宽松的平台。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由于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学习方式等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教师要善做一个“引导者”,认真倾听学生的“芸芸众声”,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相互切磋相互启发,这样,学生的个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彰显;第二,教师要有效的控制课堂,加强引导,传授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方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实现个性化阅读就要求教师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这就有可能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千差万别,得出的结论更是和教学目标相差甚远,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学有所获。更何况,课堂中的阅读情景也是变换无穷,也需要教师加以控制、约束。同时,向学生传授有效的方法,也是必须的工作;第三,学生课堂上个性化的阅读,往往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一堂课的结果如何,必须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本堂进行检测,如:摘抄了多少名人名言,会背了哪些优美的文段。这些语文知识的积累可以用在什么样的作文中,得出了哪些结论。教师可以采取抽背、默写、小组竞赛、出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对个性化的阅读进行检测评价。这样的阅读课才是有效的,也只有有效,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第四,语文个性化的阅读,不能急功进利。它很少象其他课型一样,有固定的、明显的知识点可以把握,阅读课只能探究规律性的东西,较少知识点的掌握。不要指望上了一堂阅读课,学生的语文知识就会有很大地拓展,能力会有较大地提高,它的成效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不断地对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指导,日积月累,效果就会慢慢显现出来;第五,语文阅读不能囿于课堂上,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阅读习惯,有着不同的阅读需求。课堂上的阅读,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有较大的局限性,它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的课堂观,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学生的课余时间完全可以巧妙地利用起来,只要是健康的、积极的,都可以阅读,只要教师时常加以宏观地指导,就可以弥补阅读课堂上的不足,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第六,任何一种方法,都不会效之四海皆真理,再完善的方法,都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学生,也不可能是终极方法。方法永远没有穷尽,只有不断探索、改进,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阅读的方法也必须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思路,才有可能是科学的;第七,衡量方法的好坏,唯一的标准就是实践,就是检测课堂效果是否成效,这就必须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给学生成长的机会,只要做到发现不足,及时调整改进。我坚信,就一定会迎来阅读教学的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