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影响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影响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在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文章对影响工业与民用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因素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为了减轻地震对建筑物顶部突出部分的破坏作用及影响,文章通过简要阐释,得出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鞭梢效应”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并为结构抗震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建筑结构;刚度;延性;主振型;鞭梢效应

中图分类号:TU3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3—0150—02

建筑结构具有很多形式,包括砌体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索膜结构、筒体结构等,不同的结构形式,其抗震性能有明显的不同。

建筑的抗震等级一般是由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抗震设计计算和确定并最终构造措施的标准。为了抗震设计的安全可靠与经济合理,应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及各种不同情况,并且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要求,在计算和构造上应区别对待。因此,地震作用越大(或房屋高度越大),抗震要求亦越高;对于不同的结构体系,应有不同的抗震要求。此外,同一结构中的不同部位以及同一种结构形式在不同结构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抗震要求也应有所区别。例如,在框架结构中,框架是主要抗侧力构件,而在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中,框架是次要抗侧力构件(抗震墙是主要抗侧力构件),因此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应比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中的框架抗震要求高。又如,在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中,框支层由于刚度和强度的削弱,往往成为塑性变形集中的薄弱楼层,因此其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要求就应高于一般抗震墙的抗震要求。

为此,我国抗震规范和高层规程综合考虑建筑抗震重要性类别、地震作用(包括区分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结构类型(包括区分主、次抗侧力构件)和房屋高度等因素,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划分了不同的抗震等级。抗震等级的高低,体现了对抗震性能要求的严格程度。不同的抗震等级有不同的抗震计算方法及相应的构造措施要求,从最高等级四级到一级,抗震要求依次提高;高层规程中还规定了抗震等级更高的特一级。

对于砌体结构,由于整体性比较差,抗震性能较差,对其进行科学的配筋,可有效的提高其抗震性能,但也只限于多层建筑,已经逐渐退出建筑市场。框架结构其具有较大的刚度,用自身的刚度进行抗震,但是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将发生侧向变形,由于框架结构的整体抗侧刚度对称处理不利,会导致结构整体在地震过程中产生整体的扭转,发生复合破坏,因此,框架结构对抗震来说并不理想。根据此种问题,产生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在抗震性能上有明显的提高,成为高层建筑的首选结构形式。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层建筑的建造,高层建筑抗震在建筑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地震作用的复杂性于人类对地震规律认识的局限性,目前对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水平还停留在一个初步的阶段,尚无法做出精确的计算,现有的地震作用力的计算方法和结构抗震设计的计算大都是近似方法。因此结构设计对抗震的设计内容应包括概念设计与计算设计两方面,本文论述就属于概念设计的理论阐述,建筑物结构抗震设计应考虑到在六度与九度范围内设防,不同场地根据不同的烈度进行地震作用力计算与截面抗震验算,同时应符合相应的抗震构造要求。

2 两种抗震因素分析

地震作用力实际上是建筑物对地面运动的反应,他与许多因素有关。人们针对建筑结构的不同配以不同的计算方法,例如,高层建筑物地震作用力的计算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刚度和质量不对称的结构采用扭转藕连震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此外还有剪力法计算,对于甲类高层建筑,较高的高层建筑。复杂的高层建筑物,以及刚度和质量分布特别不均匀的高层建筑,还要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和罕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计算。可见地震计算相当繁琐,相比之下地震的概念分析显得生动易懂,对于非专业学生了解结构抗震设计有很好的益处。下面介绍概念设计中的两种抗震因素分析。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抗震设防的区域辽阔,因此,研究结构的抗震性能在我国具有充分的必要性。我国的现代抗震设计理念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国际抗震理论的推动下发展起来,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色,大部分内容都符合现代抗震设计理念,下面就结构抗震理论中的影响抗震性能的两方面因素进行简要的论述。

2.1 延 性

结构、构件或截面的延性是指从屈服开始至达到最大的承载能力以后而承载力还没有发生显著下降变化的变形能力,它反映了结构、构件或截面的后期变形能力。延性差的结构、构件或截面,其后期变形能力小,所以在达到最大承载力后,它会突然发生脆性破坏,这是必须要避免的。因此,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不仅要满足承载力要求,还要满足一定的延性要求。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从而满足抗震设计方面的要求。对于有抗震设防的结构,其抗震性主要取决于结构所能吸收的地震能量,它等于结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乘积,也就是说,结构的耐震能力是由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共同决定的。因此,在抗震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和利用结构的变形能力(延性)以及耗散地震能量的能力。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结构具有较大延性或较高耗能能力的话,即使其承载力较低,也能够吸收较多能量,从而抗御较强地震而不会倒塌。在地震的作用下,一味的追求结构的强度并不可取,结构的延性也非常的重要,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依据我国的抗震设计基本原则,通俗来说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我们只能从概率的角度出发,使结构在一定的概率保证下能够安全的发挥作用,通常我们只需要按小震的作用效应和其他的荷载进行组合,验算结构的抗震承载力和弹性变形能力。中震效应用结构本身的延性来抵抗,所以结构的延性对结构的抗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设计结构的延性之后,再通过结构本身的设计,采用结构抗震系统的一系列措施保证结构的抗震承载力,抗震措施包括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若锚固,以及抗震构造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