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两位母亲的救子行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哲哲的出生,让罗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喜悦,尽管这种喜悦来得迟了一年。婚后第一年,从湖北随丈夫到天津打工的罗丹就怀孕了,不过,这个小生命仅在她体内存活了3个月便自然流产。怀上哲哲后,罗丹倍加小心呵护。
哲哲出生时,重6斤3两,但让罗丹和丈夫刘祥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健康”的哲哲开始排出白便。医生的诊断是,哲哲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这种病如果不治的话,自然死亡率高达100%,很少有孩子活过2岁。
初为人父母的罗丹和刘祥听从医嘱,让哲哲做了葛西手术(肝肠吻合术)。为孩子的病,罗丹急得几天没吃饭,别人劝她放弃算了。已经失去过一个孩子的罗丹哪里听得进去。好在,哲哲挺过难关开始进食。
手术20余天后,2012年1月21日,母子俩回到了天津的家。但除夕夜,哲哲病情反复,又开始不停咳嗽。次日,被送回了医院。医生说,哲哲的最佳治疗方案是进行亲体肝脏移植。但罗丹是B型血,刘祥是A型血,和哲哲的O型血不搭,等待捐肝成了他们的唯一希望。
罗丹不想轻言放弃。“孩子毕竟挺过来了,说明愿意和我受苦受累,我就一定要救他。”
2012年5月初,他们来到北京武警总医院,等待合适的肝源。这一等,就是几个月。
怕等吗?罗丹说,自己不怕,但怕哲哲等不起,就像“已经走的”孩子一样。哲哲的病床旁起初是另一个小孩儿,罗丹记得,出事当天,她下楼前,那孩子“还好好的”,等到她上楼,“就吐血了,住进ICU(重症监护病房),再也没有出来”。
6月初,哲哲曾有过一次心脏衰竭,治疗了5天才缓过来。主治医师告知罗丹夫妇,目前哲哲的营养状况不是很好,如果再等,很可能错过手术时机。
罗丹要找的是O型血人体肝源。除了等院方的消息,她还将希望寄托在胆道闭锁互助QQ群上。
群里,都是胆道闭锁的患者和家属,上线次数多了,罗丹开始和几个妈妈私聊。其中,就有团团的妈妈尹春林。
2012年1月11日出生的团团,是尹春林和丈夫罗开志认识一个月“闪婚”的结晶,但团团出生两个月后,就被确诊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
聊天中,她们发现彼此的遭遇很相似:团团和尹春林的血型不搭,罗开志由于“肝脏有问题”,也不能给儿子“供肝”。
7月份,罗丹和尹春林都迎来了一丝曙光。据北京武警总医院介绍,当时有一个B型血的男孩儿入住,他的母亲则正好是罗丹要找的O型血。罗丹萌生了双方母亲为对方孩子“换肝”的想法。起初,对方家属也同意了,后又因某些原因而叫停了合作。
而此时,尹春林在云南老家,也接到丈夫罗开志的电话,称重庆一家医院找到一个愿意捐肝的志愿者。“机票都买好了,但医院又打电话说,对方脑部有肿瘤,癌细胞可能扩散到肝脏,不适合做移植手术了。”
同病相怜,两位失意的母亲向对方倾诉着自己的无奈,聊天过程中,发现彼此可以试一试“换肝”:尹春林是O型血,可和哲哲配型,而罗丹是B型血,正好和团团配型。相互捐肝救子的计划一拍即合。“不做手术,孩子就没命了,不如赌一次。”8月底,尹春林、罗开志带着团团来到北京武警总医院。他们的互捐申请也通过了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9月14日上午8时30分,两位妈妈作为“换肝”手术的供体先行进了手术室。罗丹和尹春林被分别从病房里推出,同时乘上了通往手术室的电梯。电梯里,尹春林忍不住落了泪,躺在一旁的罗丹轻轻伸出手臂,用手轻拍着尹春林的肩膀,并未说话,自己的眼睛却也湿润了。
2012年9月15日凌晨0点44分,哲哲最后一个被推出手术室。这场国内首例肝源互换手术初获成功。团团妈尹春林将自己的1/4的肝脏移植给了10个月大的哲哲,而哲哲妈罗丹则将自己的1/5的肝脏移植给了8个月大的团团。
9月18日,在手术后的第4天,尹春林、罗丹和孩子被从重症监护室转移到了普通病房,两家人说,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据《新京报》、东北新闻网相关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