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感于《学记》中的师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感于《学记》中的师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典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我们将经典阅读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之一。为此,学校成立了“师友会”。2011年,在会长的带领下,全校教师背诵、解读《学记》,老师们都很震撼,仅有千余字的《学记》,以其凝练的文字、生动的描述、深刻的含义,让大家切实体会到最伟大的教育思想、最高深的教育理论、最有效的教育实践就在祖先留下的经典之中。《学记》中关于为师条件的叙述,引起了教师们的强烈共鸣。

《学记》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为人师的三个基本条件。首先,教师是君子。古代对君子的定义有多种, 《礼记・曲礼上》对君子的解释是: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也就是说,君子是德才兼备的人,后多指德行好的人。对教师而言,君子就是师德高尚的人,这是为师的前提条件。第二,教师要读懂学生。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状态,来判断学生的天分差别,了解学生的长处、短处以及学生身体、心理、智力背景等信息。《学记》中也论述了教师由于不了解学生而导致教学失败的现象:“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教师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才可以为人师。第三,在读懂学生的基础上,要采用适切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记》对为师条件的叙述可以说力透纸背,明确提出一个人既具备良好品行,又具备读懂学生、因材施教的能力,就可以做教师了。

师德――为师的灵魂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在师德建设方面,我们以教师的精神成长为目标,采取了强化学习,增厚文化底蕴;强化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强化管理,树立师表形象的办法,引领教师的精神成长。第一强化学习。学校的“师友会”,围绕“立德修身”引导教师学习传统文化,读《弟子规》《论语》《大学》《道德经》等有关道德教育的经典文章,读政治、文学、教育、科学大师的人生感悟,唤醒师魂,涵养德行,让教师明白修身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第二,强化教育。我们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用《中小学教师十不准》规范教师,让教师深刻认识到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否则就不称职。积极倡导爱的教育,强调负责任的教育,知道工作是给自己做的,推脱责任是不道德的。学校还倡导“做贵人”的理念。教师要做学生成长中的贵人,家长要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校长要做教师职业生涯中的贵人,这种理念现已深入人心。第三,规范行为,树立师表形象。我们用这样几句话告诫教师:“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教师应该是学生生命历程中读过的最有价值的一本书”“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我们制订了《和平小学教师行为标准》《师德考核办法和考评细则》,定期进行针对教师师表行为的学生、家长及同行间的问卷调查,促使教师自我反思,自觉调整和改变教育行为。

读懂学生――为师的能力

就教师职业而言,“读懂学生”是最基本的,也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信息技术极度发达的当下,学生的生存环境复杂多变,学生的成长被许多外物所影响,读懂学生难上加难。而读懂学生是教师职业能力的具体体现。在读懂学生方面,我们侧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读懂学生的成长规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结构由人格结构和智能结构这两部分组成。12岁以前主要是人格结构的成长,人格重于智能。因此,我们将培养学生高贵的人格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并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通过实施“创新型人才奠基工程”,强化学生形象思维训练,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行。

二是读懂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践证明:对小学生来说,通过听,能记住知识的10%;通过看,能记住知识的30%;只有通过说和做的活动才能记住知识的90%。小学生的学习应当坚持以学生活动、以形象思维认知为主要途径的原则,在教育学生时,应该减少说教,尽量引导儿童去探索和发现。我校“阅读・活力”课堂建设、科技教育、社会实践活动都在体现这一教学原则。

三是读懂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学生的性格特征、家庭环境、教育基础、特长爱好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教师要读懂学生的差异背后的原因,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具备迅速捕捉学生变化的能力,学生的动作、眼神、情绪等都是教育的最好信息,教师只有提高对学生信息变化的敏感度,才是真正读懂学生,关爱学生,对学生发展负责。

因材施教――为师的智慧

因材施教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最有力的措施,是教师智慧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履职的最高境界。但是,在大班额、大工作量的情况下因材施教往往流于形式,很难落实在教学行为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过增强教师因材施教的责任感、寻找普惠性的教学方法、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师评价等方式提高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

一是实施“优势・特色・品牌”教师培养工程。工程实施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发掘自身潜力,培育优势,形成教育教学特色,走个性化发展之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取法乎上的学习、目标式小课题研究、挖掘优势的实践等培养措施,唤醒教师对专业成长的希望,激活自身发展的内驱力。工程的实施对教师因材施教是一个最好的启示和无形的示范,并有利于提高教师认识,增强其因材施教的责任感。

二是构建“阅读・活力”课堂教学模式。阅读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适合任何学生,而且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手段,激发学生课堂的生命活力是高效课堂的决定因素。我校构建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切入点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核心是强化阅读能力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实现教学的高质高效。我们以“回归主体、回归科学、回归育人”为课堂教学理念,以“关注兴趣、关注习惯、关注方法”为课堂关注点,从教会学生阅读教材入手,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通过对阅读文本、阅读图画、阅读符号、阅读声音、阅读情境等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我们采用的适切性、普惠性很强的教学方法。

三是开展以生为本的教师评价。我们对教师的评价理念是:学生好就是教师好,学生精彩就是教师精彩,评价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学生身上。同时还实行了学年组、学科组捆绑式评价,改变了教师一个模式教学的习惯,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都成为教师时刻关注的内容,切实提高了教师因材施教的水平。

《学记》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作为教师,明确履职的三个基本条件,不断缩小自身的差距,履行好为人师表天职就是务本。只有务本,才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

(作者单位:鸡西市和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