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我国金融风险的现状及防范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就金融风险现状、面临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和防范策略做一简单阐述,分析现阶段危害金融健康发展的主要风险,结合国情介绍相关防范方法,对有效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金融风险 现状分析 金融监管 金融对策
一、金融风险概述
金融风险是指由于政治、政策、法律、形势、市场、决策、操作、管理等诸因素的变化或缺陷而导致损失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的直接危害,不仅破坏金融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削弱和抵毁金融业本身存在的抵抗各种金融风险的能力;而且危及金融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金融风险发展到金融危机或金融风暴。金融风暴可以不放一枪一炮把一个国家的经济挤到崩溃的边缘,出现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一家金融机构发生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
二、我国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
1.不良贷款比重较高,金融资产质量恶化。近年来,中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比率不断下降,尽管如此,过多地强调这些指标只会促使金融机构通过扩大信贷投放稀释不良贷款或者收回有利的贷款。由于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改革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级政府对银行的日常经营干预较大,不仅信贷资金的经营带有“半财政”性质,而且扭曲了银企关系;实际上不良贷款蕴涵的金融风险依然存在,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比率仍然偏高,应收未收利息数额较大。
2.信贷监控存有漏洞,审查审批程序草率。当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仍然高涨,一些银行在进入一些高风险行业时并没有做好认真的论证,过于迷恋短期可能带来的高收益,在放款种类、数额和期限上也没有仔细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结果超出自身风险边界放贷。其资本、经常账户的双顺差,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央行不得不投放大量基础货币进行对冲。另外,由于一些信贷业务人员和监控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或者搭配不合理造成的不能有效识别风险。
3.资金存款投放失衡,资金流动问题凸显。中国银行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城乡居民的短期存款,而资金投放却主要是一些大型基本建设项目、政府债券、住房贷款等,且中长期贷款比重仍较大。这种流动性问题长期存在,是一种不太合理的金融现象,从长期来看不利于中国金融系统的良性发展。
4.房地产信贷风险大,金融市场泡沫严重。我国当前房地产金融风险问题突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脱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真正自有资金往往不足30%,发展商“出地”、银行“出钱”的情况严重;一些分阶段连续开发的大型楼盘过度开发;银行对贷款的监控不力,信贷资金被挪用现象增多;房贷、车贷等项目贷款条件放松,消费者违约现象增多。
5.制度机制发展滞后,金融风险隐患增大。我国由开始时强调管制到后来强调监管以及再后来的放松监管的过程,但发达国家的“放松监管”强调的是在利率自由化与金融市场国际化过程中的“有效监管”。“放松监管”变成了消极的“不加监管”,明显的表现是,金融立法滞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体系支离破碎,透明度不够,监管效率低下,使得以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与犯罪风险为主要内容的一类金融风险,成为金融动荡与金融危机的潜在隐患。
三、我国金融风险防范对策浅析
1.建立金融风险框架的防范与控制
(1)采取对冲和资本控制应对资本涌入。发展中国家常常用政策组合来对付大量外国资本的涌入。资本控制和其他政策结合可以部分成功地减少大量的资本涌入,改变其组成。但大多采用控制基础货币的增长和建立储备来应付资本涌入。更重要的政策是,许多国家采取财政紧缩政策的对冲来防止货币升值以保持更小的经常项目赤字,更快的经济增长。
(2)进一步完善减震机制。日益增长的金融一体化要求发展中国家采取三种措施去应付冲击:①国际储备的水平应以资本项目的变化作为变量,因为金融一体化条件下资本的流入水平显著提高了,对于投资者信心不稳定的国家,需要更多的外汇储备来稳定信心,国际储备也是一国应付不测事件的支柱。②金融一体化要求财政更有弹性。财政的弹性体现在严格的财政纪律,财政赤字在合理范围内。③加强银行体系才能更好应付外来冲击。
(3)有效监管和促进金融信息透明化。现在金融市场出现全球化趋势,监管当局的监管范围仍在一国范围内。在全球市场,很难评估一个金融机构暴露的风险,像衍生工具那样复杂的交易使风险评估更具有不确定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监管当局应加强相互的合作和协调。在新的金融环境下,减少跨国的信息不对称对新兴市场非常有益。从宏观上看,越准确、及时的信息披露越能减少别国的金融动荡对本国的冲击。
(4)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完善监管法规制度,控制机构新增风险,化解历史遗留风险,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实现良性发展。实施分类监管,对不同的公司分清良莠,区别对待,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强化非银行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加强对高管人员管理,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和加强监管队伍培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发动全社会的监管力量,做好风险评级实施机构分类管理;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法规建设,加强非现场监管体系和非现场监管手段建设,发挥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相辅相成的作用;加快解决清理整顿中的遗留问题,努力补充资本金使资本充足,提高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
2.网络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鼓励创新先进信息技术。应大力发展我国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水平,大力开发网络加密技术,开发并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这是防范和减少安全风险和技术选择风险,提高网络安全性能的根本性措施。
(2)加强国际金融协调与合作。网络金融业务环境的开放性、交易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强化了国际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巨额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动,使国与国之间的风险相关性日益增强。为有效控制和化解金融风险,要建立与国际体系中其它金融制度相适应的规则体系和市场标准,并与其它国家金融监管机构进行必要的合作,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3.鼓励发展中小型民营银行
(1)打破金融垄断。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净利润达到1.0412万亿元,按此计算,银行去年平均每天赚得约28.5亿元。与此同时,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银行贷款主要投放给大中型企业,大企业贷款覆盖率为100%,中型企业为90%,小企业仅为20%。在国有银行垄断下,中国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贷款,迫使它们不得不转向私人借贷。但是,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些民营企业处境艰难,无力偿还民间高利贷。
(2)适度发展民营银行。现在我国的体制下,由于缺少一大批地方中小民营金融机构为地方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现在很多大银行没有中小企业信用记录,没法根据信用状况给中小企业贷款。只有靠信用记录之前的信用记录,通过之前在当地对你的了解来给与其贷款。这是中小地方民营银行的“信息优势”,即可以充分利用“地方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交易成本。地方中小民营银行的另一个优势是“产权约束”。国有大银行现在成本高、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管体系的成本高,发展地方中小民营银行一样要发展对它们的监管,但同时还可以靠中小民营企业所有者对经理人的监管,即所有权约束,而不是仅靠第三方政府的监管。
总结: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内涵很丰富,挑战也很严峻。这是一个让更多的市场主体起作用的过程,又是一个市场建规建制的过程;既是一个按照市场原则有效率的配置资源过程,又是一个在开放的环境下建立防范风险机制的过程。未来金融行业的风险控制有三大热点:以准入控制为手段的强制性终端安全遵从;以数据恢复审计为驱动来整合数据备份流程;以信息泄漏审计为线索来梳理安全体系建设。另外,整合安全管理、安全运维和安全审计,实现风险管理的自动化和常态化,也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方向。总之,金融风险要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保证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促进我国经济金融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文远.网络经济风险刍议[J].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
2.霍冰.试论我国金融风险及其防范[J],郑州: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
3.樊纲.近期金融改革的关键点.现代商业银行》,2005年
4.窦武江.论宏观调控中的金融系统性风险.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