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源自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源自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如何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下面我结合我所执教的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二)》这节课,来谈谈我是如何在“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下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知识融为一体的。

一、数学知识源自于学生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节课的第一个探索问题,我没有用课本中给出的主题图来探索问题,而是利用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引入新课,再从中抽象出其正面的平面图形,再引导他们自主提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如何去确定某一位置。在小组探究前我先让他们猜一猜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可以表达呢?学生猜出用尺子量一量,用距离来表示,我再提出疑问:上下的距离不一样,同时我做出由正北向东偏的手势,因此得出用旋转度数表达方向的变化量的结论。再以小组为单位来表达、举例、验证、合作推理,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还能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在探索这个问题的同时,我还注重实践,因为知识不但来源于生活,还要运用于生活,我们经常看到由于学生的感性知识缺乏,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在本节课中当抽象出了平面图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亲自去量一量,估一估等,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互相协作活动中,自然而然地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解决后面的应用提升中的问题做好了铺垫。还能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而不断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第二个探索的问题:根据条件确定某一位置,我选用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宝箱游戏,因为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素材,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事例作为知识的背景,激发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这一阶段学生能在再举例、再验证中小结出数学知识:要确定一个位置时,观测点、方向、距离这三者缺一不可,但是知道了这3个条件,也能很快的去确定某一个位置。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中。

二、数学知识运用于学生生活

1.学生在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所以在应用提升一中,我安排了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事例:每天上学和放学的路线图这一部分内容,在描述上学、放学的路线时,结合自己每天上学、放学的路线,又一个数学知识出来了:来回路线,方向相反,距离不变,这些数学知识都是学生在一步步的自主探索中得出来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这些知识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并且在运用中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2.加强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因此在应用提升二中,我利用课件出示了确定位置(二)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把知识更好的应用于生活,能把本节课的知识用到生活中需要的地方,比如:学生的举例还有手机中的导航、迷了路根据指南针、影子等来确定位置。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课标》中指出: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用方法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