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少“收”知雅意 不“藏”使人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少“收”知雅意 不“藏”使人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一次去拜访一个很有经济实力的藏家,住着很大的房间,但一进家门,就感觉一股难闻的发霉气味扑面而来,偌大的宅子由于堆满了古物,显得凌乱不堪,让人总担心自己在这陌生环境中,一不小心碰坏了人家的宝贝没法交待。藏家很是热心,翻箱倒柜地拿出宝贝来让我观赏,但这种环境破坏了我的心境,让我无心细看了。后来我一直在想,这个藏家虽然很有钱,然而在我看来他已经快成“破烂王”了,那些前人留下来的东西固然是好,但如果不善于运用,就会变成生活的负担,我不知道与那位藏家一起生活的家人是何感受,显然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难以享受到现代生活带来的文明感觉。

很多藏家都会说:现代文明有什么好?收藏给人带来的乐趣远大于此!的确,我承认,收藏能给人带来很大的乐趣,但拥有或者说占有并不能代表收藏的全部,“收藏”顾名思义,不仅“收”,也要“藏”,“收”当然很容易理解,可以解释成“拥有”或者“持有”“占有”,而“藏”却是更高一个层面上的事,说的是管理能力,这种“管理”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对藏品的保管能力,另一个则是对藏品的研究能力。在笔者看来,大凡有成就的收藏家,没有一个是只“收”而不“藏”的。

以占有为目的收藏不是真正的收藏,如果只是占有很多超出自己认识及管理能力的东西,倒不如只拥有少量自己真正认识了解的藏品。

那些举世公认的收藏大家如张伯驹、钱镜塘、王世襄等,他们对自己的藏品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他们在藏品研究及考证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有的还将其研究成果著录成书,例如张伯驹的著作《丛碧书画录》以及王世襄编写的《明式家具概述》都成为我国文物收藏宝库里璀璨的瑰宝。虽然他们收藏的初衷或许也是雅兴所至,但他们对藏品并没有很强的占有欲,视宝贝为过眼云烟,甘作护宝使者。张伯驹、钱镜塘都将其毕生所藏大部分捐给了国家,而王世襄也将其多年珍藏通过拍卖等渠道陆续转让出手。

由此可见,真正的收藏绝不是守财奴式的占有,而是对藏品全面、深入地整理和研究,使那些不为人知的宝贝能在藏家手中被善待,其价值重新被发现,认识甚至“复活”的过程。

窃以为,与“收”相比,“藏”才见真正的功力,一个收藏家应以其“藏”的水平来决定其“收”的能力,否则就难免弄巧成拙,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