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导学案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导学案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结合的学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成为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导学案的使用,无疑能充分体现这三个基本理念。但是,在语文课程标准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理念,即“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一点,是我们语文老师在使用导学案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的。因此,我们在使用导学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和语文教育的特殊性相结合,绝对不能一味地“拿来主义。”

关于导学案,这种教学设计很好,有它鲜明的特点和显著的优点。但是,如果因为大家在这个阶段推崇这种教学设计,就认为导学案可以包打天下,就一定要在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所学校像传销式地推广,并且要求所有的课堂都必须要以这样的模式进行,那恐怕就是一刀切了。为了避免这些的情况的产生,我们在使用导学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要思考语文课文哪些课适合用导学案来上,哪些课不适合用导学案来上。

语文课堂一直存在“常式”和“变式”互融的问题。但是有一个常式是固定的,也是公认的,那就是无论怎样的课堂都要以学生的需求作为课堂设计的出发点。正如新课程标准里所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初中语文课文根据文本特质,课型基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主题型文本、诵读型文本、写作型文本、拓展型文本、思辨型文本……我们要区分哪些课文适合用导学案上,哪些课文不适合用导学案上,或者这篇课文的哪些部分适合用导学案上,哪些部分不适合用导学案上。能明确这个标准后再考虑怎么样用导学案,是相当重要的。

比如说正在进行的人教版七(下)第四单元的课文,我是这样处理的:

《社戏》:经典课文,教师主导型课。精心设计,讲出文章精华。

《安塞腰鼓》:优秀课文。学生朗读为主,以朗读赛的形式进行,配合着让学生阅读老师的文本解读文章。不讲。

《竹影》:部分内容使用导学案。学生自学,个体展示和小组展示,教师稍微点拨。讲解时间尽量控制在8分钟以内。

《观舞记》处理为写作型文本。略讲。为作文指导课服务。

《口技》:两课时全部使用导学案。

从实施情况来看,导学案的使用,在两个班级里都取得一定的成效。基础好一点儿的那个班“展示课”相比而言就比较成功。学生能够说出点儿名堂来,课堂比较高效。基础差的那个班孩子们也热闹,但说不到点上,课堂低效。所以,我决定,以后这个班的展示课,时间缩短,半个课时即可,加大教师的指导。

二.在使用导学案的时候,最最要紧的是认清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位置。

使用导学案使学生展示型课成为一种常式。教师需要适当放手或者完全放手,创造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去进行自主的课堂探索,让他们在自主展示中主动学习课文。这让学生充分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也让老师获得了观察学生的最好平台,以此还可以为以后的教学形式寻找依据。

但是,学生的学情是有差别的。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是良好的,这个需要慢慢地培养;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很强的,这个需要慢慢地锻炼。如果一开始就不依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就彻底完全地放手,相信学习的效果不一定能达到最佳。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学生习惯好能力强,就可以继续进一步放手。如果学生习惯差能力弱,就应该适当加强教师主导的力量,这样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会更扎实,教学也能落到实处。

所以我们说一切的教学设计都应该以学生的学情来定,而不是流行中的这种或者那种模式,包括导学案。

有效的课堂一定是在交流中行进的。这个交流,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还要注重学生和文本的交流,更要注重学生和老师的交流……这个交流应该是多维度多角度,如果重点强调学生和学生的交流,这样的课堂表面看起来很“美”,却“美”得没有深度。没有立体化的多维交叉沟通的课,是不灵动的,而灵动是语文课堂保持生机的要素之一。如果一味要求学生带着这种交流导学案上答案的状态进课堂,表演完后,没有经受关于文本的任何主动或者被动的点拨思考和深化,然后以同样的状态出课堂。这个课堂时间,就没有生长力,就是一种浪费!

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而不能仅仅是课外学习的延伸。我们的课堂就是为了学生的进步和提高。这个四十五分钟,如果仅仅是用来纯表演、纯展示,那么课堂就不叫课堂,应该只能叫舞台了。

朱敏丽,教师,现居浙江温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