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扣住“奇”字,领略三“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扣住“奇”字,领略三“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雾凇》教学,扣住“奇”字,领略三“美”,呈现三个板块:一、图文结合,感受雾凇的静态美;二、品词析句,感悟雾凇的动态美;三、读写结合,品味雾凇的情感美。

【关键词】奇;美;静态;动态;情感

《雾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一篇写景的文章,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由于此类文章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稍不留心,还很容易上成科学课或常识课。“科学味”浓重,而“语文味”被淡出。因此在教学时结合我区的“目标引领,板块推进”课堂教学范式,在这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紧扣文本中的“奇”字,让老师带领学生品味语言美、领略意境美,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品读,体会雾凇奇特的静态美、动态美及情感美。在上公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三个板块:一、图文结合,感受雾凇的静态美;二、品词析句,感悟雾凇的动态美;三、读写结合,品味雾凇的情感美。下面是我的课堂观察与思考:

一、图文结合,感受雾凇“奇观”的静态美

课堂回放:

师:三九严寒,北国大地万木萧条,当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这就是——雾凇(生回答)。师:吉林雾凇不但奇,而且很有名,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吉林雾凇十分著名?生: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师:谁再来读一读?我听出了雾凇是一个——奇观。“观”是指景象,那么“奇”呢?生:奇特。师:那么连起来说,奇观就是——生:奇特的景象。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师:小组合作:读1、3自然段,画出描写雾凇美的句子,圈画出关键词,说说你的体会。生:“十里长堤、缀满”说明霜花之多。生:“洁白晶莹、银光闪烁”说明霜花之美。生:琼枝玉树写出了雾凇的晶莹美丽。师:诗人以奇特的比喻把雾凇挂满枝头的景象比作如一夜春风吹开了千万棵梨花一样,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春意盎然,正可谓“冬天里的春天”,你能用动情的朗读来打开雾凇这幅动人的画卷吗?(指名朗读,朗读完后配乐并连续播放雾凇画面,进一步刺激学生感官)

思考:课堂源于生活,然而当文中介绍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差距较远时,教师就应当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而利用多媒体是很好的手段,能帮助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起到了很好的创设情境的作用。在上这节课时,课堂一开始,老师先引出“奇观”,抓住文眼。然后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利用原有的知识积累,想象文字表达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初步感受雾凇的美丽。随后,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欣赏优美的雾凇图片,老师精心设计优美的过渡语言,再加上老师配乐示范朗读,此时,学生对雾凇奇美景象的感受深入了一个层次,对雾凇的喜爱之情呼之欲出,很自然地调动起内心的感受动情地朗读。这种方法虽然不常见,但很有用,我们的课堂就应该是这样的,方便操作又实用。

二、品词析句,感悟雾凇“奇特”的动态美

课堂回放:

师:小组合作: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1.雾凇形成的条件是什么?松花江畔十里长堤具备这些条件吗?2.雾凇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在书上用笔圈画,有感受的地方可简要批注。生:具备的条件是“饱和的水汽”和“遇冷”。生:“总是弥漫、涌向、笼罩”感受到水汽的饱和,作者用词准确。指导朗读。师: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生:慢慢形成的。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生:“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说明雾凇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逐渐的过程。生:“最初、逐渐、最后”:表示时间的词,写出了雾凇的变化。生:“白银、银线、银条、银松雪柳”:比喻的方法,写出了逐步凝结和雾凇的美。师:有谁关注到“镀”这个词?这里能不能换一个词?生:不能换,“镀”写出了雾凇是慢慢形成的,一层又一层,缓慢的过程。

思考:雾凇形成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体悟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雾气”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一个难点,需要一个反复阅读、思考体会的过程。围绕这个问题,教师通过引读,引导学生与文本沟通交流,揣摩语言、体悟语言内涵。学生从“渐渐地”、“慢慢地”咀嚼到雾凇是逐步形成的;从“轻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灵性和优雅。引导学生品读、比较文本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雾凇奇景之神妙,领略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之精当,在品词析句中学习作者仔细、有序、有重点的观察方法。

三、读写结合,品味雾凇“奇异”的情感美

课堂回放:

师:(投影出示百科全书上写雾凇形态和形成的文字,比较和课文中的描写在语言文字上有什么“奇异”的地方?)生: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这段文字读起来比较拗口。生:课文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师:作者为什么能将雾凇写得这么具体、生动?生:他善于观察生活。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流露了作者对雾凇的喜爱。师:因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雾凇的喜爱,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所以文章语言文字这般优美、这般吸引人。师:只要饱含情感,你也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字。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带着你的情感去写身边的雾景或雪景。( 屏显雾景和雪景一幅幅精美奇异的图片,在音乐声中学生尽情倾吐自己的情感)……

思考:学生们在对比阅读的过程中再次领略了课文中的优美文字。通过进一步思考,又一次让雾凇生动的画面在头脑中绽放,同时进行了语言训练,还领悟到了作者对雾凇的喜爱之情,自豪感就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自然得到激发。在此基础上进行读写迁移训练,饱含着情感写文字,把心中情内化为笔端情,其本身就是体验美丽的过程,享受快乐的过程。

总结:雾凇这课,“奇”既是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其美的重要所在,是贯穿文章的主线。我在设计本课时,根据这条主线,整合课文,分成三个板块,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由感知到品评、由读到写,整个课堂无不展现奇美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