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子的洒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长久不息,可谓称得上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先秦至汉的诸子百家算是中国文化的奠基石,用她独特的乳汁哺育了千年之后的伟大奇葩。屹立其中的一棵便是影响后世深远的道系。
作为中国古典哲学中主要范畴之一的“道”,最早是由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来的。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是中国古代两个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善言天道,开创了中国古代的本体论学说。
老子对后世有着如此之大的魅力和影响,而他本人却是一个极为洒脱、淡簿名利的人。这是我在读完一些有关老子的著作后的第一感想。老子一生学术无数,却不追求功名利禄、富丽堂皇。他读书研究学术是为了完善自己,并通过一定的思考找出有力的治国方针。老子说他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用行动来决定自己的人生。如此坦诚地面对人生的成败便可明知他研究学术靠的也是“洒脱”二字。这在当今社会看来是很难办到的。就我们中学生来说,再怎么坦然也是无法不去注重“成绩”二字,更多的是淡化了努力的过程而捧高了虚荣。或许我们真的应该摒弃“贵富而骄”,否则便会“自遗咎也”,而学会“功遂身退”,此之为“天之道也”。
老子的洒脱也可用他的后人亦是道家的另一伟人庄子的名言来概括:修身养性清净无为,思想像水一样,不怕后人的肢解,不会被历史湮没。老子亦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言论为后世千万人乃至国内外解构、剖析,无人不佩服,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
老子的洒脱表现在他的清净无为,而他的清净无为则又表现在治国和做人两个方面。
治国而言,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天下大乱。百姓都希望世间能够有一个明理爱民的统治者。老子当然也不例外,为各国君主们提供许多模范和道理,从而提出了道家的核心思想之一。他认为圣人――即他眼中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类似吴澄的话:“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而老子说:“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同时,他也提出清净无为的治国理念。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就必须做到心境极其静定,洗清杂念,摒除妄见,懂得自然规律,加深自身的道德修养。一国的统治者,应当静、重而不应清、躁,如此,才能够“爱民治国”。
做人来说,在老子的人生哲学里,“自然无为”最深入人心,细细读来,颇能洗涤和启迪人的心灵。以水为例,老子认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克刚的道理。老子便也是学水做人的,他认为最完善的人格应该具有滋润万物而不与争的心态与行为。即“善利万物而不争”,何等的洒脱!何等的做人理念!而“致虚守静”又是老子的另一道学。他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心境,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坦然地面对死亡。“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人的死亡是“归根”“复命”的概念,是回归到大自然一切存在的根源,成为泥土的又一分子。如此简单完美。可我们仍在害怕生死离别,或许因为牵挂着情感,留恋、不放与不合,这真的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生命的真实意义了。但清净无为、为民而生而死确是一种幸福。老子的无为无畏也成就了一大批革命志士,、蔡和森、向警予和等便是受其影响。至于当今和平年代,或许我们没有机会萌生那种豪迈的昂扬斗志,但我们就没有清净无为的念头和行为了吗?不是的。在生活、学习和交际等方面,在决定做某件事情之前,我们都可以抛开世俗名利、功名利禄,真正地静下心来,想想事情的价值取向,清净无为的洒脱会让我们飞越世俗的瀑布到达真理的彼岸。
作过周朝“守藏室之吏”的老子有自己的治学观和人生观。一般人做事研究,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而老子不同,他洒脱地说自己是“愚人之心”,正话反说。“世俗之人纵情于声色获利,而老子却甘受朴素,以求精神的升华,而不愿随波逐流。”“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众人都有用,只有我冥顽无能。虽然只有我和大家不一样,但我还要继续研究规律以提高修养。)当代作家周国平说,“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老子是这句话的真实典范。孔子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这句话乍听很没出息,是世人所忌讳的,可仔细想来,老子确实是这种人啊。
哲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不洒脱呢?所以我想我写到这儿,可以放心地承认老子的洒脱了。这是我们永远想要的典范,是我们永远需要蓄养的精锐,是人生永远值得探索的启迪l洒脱的老子洒脱得清净无为,难怪庄子评价老子是“关尹老聃湖,古之博大真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