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指向习作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指向习作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探知文本内容――人物的精神,事物的特点,还要指向习作,引领学生关注文本语言表达的形式,作者的谋篇布局等,使学生获得习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语文;高年级;习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9-372(23)23-3-3

[作者简介]石云,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东燕小学教师。

一、问题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一些小学生笔下的生活却是枯燥无味、杂乱无章的。为什么这些小学生难以有序地介绍一件事、一个人,难以叙述物的特点,人的性格?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接触了那么多课文,并且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课文进行过一番精读,仍然写不出理想的习作。这让我们不得不去关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秦兵马俑》第二自然段的教学片段:

师: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生: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师: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生:“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92平方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个。”从这句中的数据可以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生2:“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426平方米。”从这句中的数据也可以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师:说得真好!谁能通过朗读的方式展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指名读)

从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仅停留在文本语言文字表述的内容上,所以学生获得的也仅是文本的内容,而没有获得文本内容的表述方式。尽管学生说“从这句中的数据可以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但这样的表述只是对文本内容的印证,即学生获得的是这段文字描写的是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而没有获得作者是怎样写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反观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像这样的教学片段,在现实教学中并不是孤例。

二、原因

认知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处于具体学习运算阶段的小学生,要依靠具体的感性经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抽象概念与命题的意义。那么,在小学的习作学习中“具体的感性经验支柱”是什么?它是语文教材中的一个个句子,一个个段落,一篇篇课文的表达形式。

众所周知,选入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编者精心选择编制的。这些文本不仅承载着人文的关怀,它们还承载着习作迁移的功能。因此,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习课文的写作思路、谋篇布局等写作技巧,需要教者在学生获得课文内容时,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陈述方式,了解作者的表现手法,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大有益处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珍惜“课文”这个例子,以达到“物尽其用”。例如《秦兵马俑》文后的第三题:“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这一问题直接指向文本的主要内容: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与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读出这样的信息,还要从这样的问题中敏锐地感知,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探究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的。

2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性质的描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诚然,学语文就是为了习得语言、写好文章。就上述《秦兵马俑》的教学片段,我们不妨这样引领学生:“作者是怎样写出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同样是那几个数据和那几句话,但学生所得截然不同:前者是强化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这一信息,而后者则指向了习作――引领学生领悟如何围绕中心意思把事物介绍清楚、介绍具体。《秦兵马俑》第二自然段还有这样的描述:“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426平方米。”三个俑坑,作者在文中只写一号俑坑,而不写其他两个俑坑。显然这是作者为表达文章的主旨所作出的选择。对于这样的信息,教者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如何选材:“作者为什么在三个俑坑中要选一号俑坑?”学生能从文本已显示的“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的信息中轻松获得答案。在学生获得这样的结论后,作为教者不妨就此作写作迁移:“看来,我们在为习作选材时,要从习作中心需要出发。”看似一句话,但这句话对学生习作选材的指导意义是很大的。在本单元《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中,同样也有这样的选材用意:“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作者也是围绕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宏大这一主旨选取7多座金字塔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文本中的这些信号无疑都指向这种写作技巧:选取习作材料要从文章的中心或语段的中心出发,选出能表达主旨的材料。

三、策略

指向习作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到底如何展开?我们不妨仍以《秦兵马俑》作者描写其规模宏大这一自然段为例,预设这样的学习流程: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画出有关词句。”学生自主学习,全班展示交流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相机小结:“要想将自己所写的内容写具体,就可以像作者这样采用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来表现。”出示仿写的句子:我们的教学楼真高!然后教师提问:“你能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将这句话写具体吗?”学生展示后,教师继续导学:“秦兵马俑有几个俑坑?(三个)在三个俑坑中,作者为什么只写一号俑坑,而不写其他两个俑坑?(一号坑最大,最能反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在介绍一号俑坑时,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方位顺序: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作者写大厅,除了写大厅里的陈设还写了什么?(作者的感受)现在你们知道作者是怎样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写具体的?”小结后,教师相机迁移习作方法:选择习作材料,要选择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或语段中心的材料,按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介绍时,还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学习流程,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教者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在感知文本内容的同时,引领学生行走在探究作者是如何陈述内容的习作方法的路途上。

古希腊美学杰出的代表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模仿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从小孩时就显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在有生命的东西之中是最善于模仿的,人一开始学习,就通过模仿。”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极强。而课文能形象地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写,如何布局谋篇等,小学生模仿课文就成为一种必然。田本娜教授在《对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中写道:“阅读教学一定要有两个过程:一是从语言表达到概括出来的内容,就是了解整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二是从概括出来的内容到语言表达。特别是后一个过程,主要是从语言形式上使学生掌握语言。”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仅仅是理解内容,着眼于文本“表述了什么”,而不去思考文本是“怎样表达”的,语文教学就会停留在“教内容”上。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探知文本内容――人物的精神,事物的特点,还要指向习作,引领学生关注文本语言表达的形式,作者的谋篇布局等,使学生获得习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安亮提高小学习作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教师博览:科研版,2(4)

[2]寇玉瑞关于小学习作教学的继承与创新[J]阅读与鉴赏:上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