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痛定思痛话地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痛定思痛话地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汶川大地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一次地震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大量的房屋毁坏和人员伤亡?地震预报为什么如此困难?人类如何提高抗震能力?这是大地震后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5600颗广岛原子弹

由于地球的印度洋板块不断向欧亚板块俯冲,使青藏高原的地壳物质不断向东滑移。当这些地壳物质滑移到汶川地震区所处的龙门山构造带后,受到四川盆地的阻挡,聚集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的能量。当这一能量通过地震这种方式释放出来时,威力惊人。地震专家告诉我们,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56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

这是一次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震源深度仅为10公里,属于内陆浅源地震,地震释放的巨大能量造成了长达300多公里的地表破裂,破裂时间持续约80秒,断层从汶川县映秀镇向东北方向一直延续至青川县一带,地震裂缝、地震鼓包、同震隆起等地面破坏现象随处可见,最大地面隆起达到6米。断层穿过之处山河为之改观,道路、桥梁、房屋等各类建筑物更是无坚不摧。其主震影响范围之广,除黑龙江、吉林和等局部地区外,整个中国均有明显震感。这就如同一块大石头投入湖中,掀起的波浪传到很远才慢慢平息下来。

汶川地震发生的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过渡地带,地质构造与自然地理条件十分复杂,地震造成的崩塌、滑坡等次生灾害非常严重。据初步统计,汶川地震已造成650多万间房屋倒塌,2300多万间房屋损坏,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部分城镇被夷为平地。山体的崩塌、滑坡堵塞了河道,形成了唐家山等18个极具威胁的堰塞湖。

为什么有的房屋没有倒塌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首先取决于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这不仅与地震的震级有关,也与距地震中心的远近及当地的地质条件有关。这次汶川地震的震级是8级,震中区烈度达11度,造成的破坏很严重,但震中区的成都市区仅有7度,损失就相对较小。

第二个因素是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这次地震的震中区,地表位移达几米。如果建筑物正好位于断层上,这样大的位移量,即使非常坚固的建筑物也会被破坏;相反,如果建筑物不在断层上,即使仅仅相隔几十米,造成的破坏也可能相对轻一些。

此外,建筑物的结构和施工质量,是决定建筑物损毁程度的另一个因素。任何地区的建筑物都有一定的基本设防烈度,在建筑质量没问题的情况下,如果发生的地震对某个地区造成的烈度在基本设防烈度内,建筑物应当没有问题。如果出现问题,则肯定是施工质量问题。但是,如果地震造成的烈度高于基本设防烈度,例如,汶川震中区烈度达11度,而该地区设防烈度是7度,所以,在这些地区就很难判定房屋倒塌是否是由于建筑物的施工质量问题造成的。从建筑物结构上来说,同样的地面运动,开间比较大的房间所承受的压力比较大,也相对比较容易破裂和倒塌。

抗震水平是可以提高的

地震、洪水、海啸、飓风和火山爆发,是地球上最令人畏惧的五大自然灾难,然而,它们又是形成今日地球大部分地形地貌的杰出功臣。如果没有它们,地球将成为死气沉沉的沙漠。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但人类的抗震水平是可以提高的。

在我国,从1966年邢台地震以后提出的“基础深一点、墙壁厚一点、屋顶轻一点”的概念,到1976年唐山地震以后创造的“砖房加构造柱圈梁”技术,直到今天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理论,工程抗震设计的规范标准正在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汶川特大地震凸显了我们必须重视解决人与地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一个小小的山沟城镇,进行高密度的建设,将一些不该建的产业布局于此,使得大量人口在狭小的地区内不断集聚,无形中加大了城镇的安全风险。虽然,地震的发生有它的不可知性,但仍有其一定的规律性。人类应当科学地从地震灾害中总结经验、教训,尽可能多地挽救生命和减少损失。

专家指出,震后5年内,重灾区滑坡灾害将十分严重,尤其在雨季。震后10年内,强震区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将进入高度活跃期。在规划灾后重建时,必须考虑此类次生灾害的严重威胁。不久前,国务院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对此作了明确规定:重新选址时,应当避开地震活动断层或者生态脆弱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区域以及传染病自然疫源地。

地球透镜计划

继中国汶川“5・12”大地震后,6月8日,希腊发生了里氏6.5级地震,造成149人死伤。6月14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7.2级地震,造成200多人死伤、失踪。接连不断的地震灾害警示人们,加强对地球本身的了解刻不容缓。

到目前为止,准确预测灾难性地震对于地震研究机构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科学家无法深入地壳以下几公里处进行观察、研究。但越来越多的地震学家认识到,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整个地球的深部世界,对岩石圈结构及其运动的规律认识有限。

20世纪后期以来,国际上陆续启动了一批以地球科学为主的大型研究计划,还开展了地震―卫星技术的研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在实施中的为期15年的旨在揭示北美大维结构的地球科学项目――“地球透镜计划”。

丰富的地层构造以及位于全球地震活动带上的地理位置,使得北美大陆成为调查断层特性、地震过程、应力迁移、板块边界移动、大尺度的大陆变形、大陆结构和演化、地球深部结构和组成的理想之地,也提供了对深部地幔前所未有的探究视角。

“地球透镜计划”拥有“板块边界观测台”、“圣安德烈斯断层深度观测台”和“全美地震观测台阵”等先进探测设施。这些设施还将与世界各地的观测仪器和观测网,并能和地球物理学、地震学、测地学、信息科技、钻井技术等最新成果不断整合,从而大大扩展人类对地球动态变化的了解。

困难中仍有希望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地震频繁的国家相继开展了有计划的地震预报研究。但严峻的现实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各地发生的一系列灾难性地震几乎都是在毫无预报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一些预测有强震并为此作了应急准备的地区却没发生地震。这表明地震预报不仅难度大而且准确性差。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老百姓发现在强烈地震之前,大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些与地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常见的有井水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陡涨、陡落;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出现令人恐怖的地声、地光、火球。但更多的则是动物行为异常:骡马牛驴不进圈、飞鸟归来不进巢、鸡飞狗跳、老鼠大搬家……据我国近40年的统计,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多达100多种。震前11小时左右,动物异常的频率会有所增高,并在震前2~3小时达到高潮。

这种经验对预报有前震和有许多前兆的地震比较有效,但并不能对所有这类地震做出临震预报,因为这一次强震的先兆往往并不一定是下一次大地震的预兆。

尽管地震学家对短期或短临预报争论激烈,但对中长期预测则普遍给予肯定。在10年左右时间尺度、几百千米左右空间尺度上,对强震进行预测是可能的。这种预测对防震减灾的社会准备和工程措施更为重要。随着科技的进步,通过地壳形变监测、地倾斜监测、重力异常监测、地应力监测、地温异常监测、磁异常监测、卫星远红外线监测、卫星板块运动监测、强潮汐预警、动物异常监测等手段相配合,相信准确预测地震是可以逐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