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内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比较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内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比较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分析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经验和做法,研究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通过对比,寻找差异,探索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对策,以期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比较研究;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006-0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发达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这种办学模式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办学的成功经验之一,它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研究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有益于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新形势下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办学经验,研究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探索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对策,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模式和经验

(一)主要模式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比较早,常见的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主要有:德国双元制模式是企业与行业协会主导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典范,较好地解决了学校和企业两种环境和运行体系的衔接问题,是以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类型。它的运行机制主要为企业提供培训岗位,学员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学员学习阶段的优劣将决定他今后能否被企业录用。在德国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按照行业标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实现企业实践技能培训和学校理论学习的有机结合。德国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非常注重实效,建立起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是长期、稳固和紧密的。[1]“双元制”教育为德国的经济社会培养了大批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技术人才。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职业培训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场所进行,但以企业培训为主,突出职业技能培训。二,企业参与度高。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检查和调整,与学校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三,政府干预并使校企合作制度化。政府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对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监控,促使校企合作顺利进行。

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是以学校为主导的校企合作类型,主要为州政府管理,学院董事会和院长负责具体工作,合作资金来源为政府财政补贴和基金会的赞助。它的运行机制主要为专业委员会按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计划,同时学校和企业各派一名教师任协调人。其实施办法是:大学生入学后的半年和毕业前半年集中于学校授课,中间阶段是将企业的实际训练和大学的教学以两个月左右为期限交替进行,目的是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实际操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办学以学校为主,学校与专业相符的企业联系,双方签订合作合同,明确权利与义务。二,教学时间一半在校学习,一半在企业劳动,学习与劳动更换的方式灵活多样。美国的“合作教育”是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受益的教育模式。

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校企合作类型,主要由政府宏观调控管理,行业协会、科技协会和学术学会来执行具体工作。它的运行机制主要为文部省、劳务省、通商产业省共同参与,同时在大学中设立产学合作机构,重点在于科技成果转化。日本强调高校必须与产业界结合,双方都承担着教育责任。

英国的校企合作为三明治模式,其特点是在正规学程中,安排工作学期,在工作学期中学生以“职业人”身份参加顶岗工作并获得报酬。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掌握生产技巧和生产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管理知识,熟悉自己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其前后衔接的生产程序和关系。

加拿大校企合作教育模式集中体现为高校、学生、企业三方的合作,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在课堂上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是加拿大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一大特点,也是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加拿大的高校大多设有合作教育部,主要负责校企合作教育的宏观管理、协调、服务等工作,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由各院(系)教师负责,该机构为实施合作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经验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模式多样,其成功经验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法律的保障。为从根本上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德国先后制定了《职业教育法》、《高职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规;美国颁布了《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方向;法国颁布了《高教指导法案》,把高等教育更广泛地向企业开放视为一条重要原则。

2.政府的宏观调控。为促进合作教育顺利进行,许多国家积极为校企合作创造条件,如政府制定专门的法规,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设置专门机构管理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等。

3.完备的人事保障机制。为约束校企合作的双方,需要确立完备的人事保障机制,如国家推行职业资格制度、严格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等。

4.企业的重视。校企合作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发达国家的企业支持学校的力度较大,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企业向学校提供资助;企业重视与学校的交流,如积极参与到学校教学管理中,共同探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同时为学生提供现场实习机会;企业与学校签订供需合同,保障毕业生就业。

二、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

我国校企合作发展较晚,但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订单式”培养模式。所谓“订单式”培养是指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开展“订单班”,由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备的教师为“订单班”上课,企业为“订单班”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助学金、奖学金等。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学校和企业有着利益共同点,因此企业能够比较积极的参与到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2.企业配合模式。这种模式是学生在学校完成理论学习,企业提供实践场所,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使校企双方达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3.实体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使企业更为整体、深层次地参与学校的管理,企业主要通过职教集团来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各院校专业设置、开发教学材料、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等,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成为企业的分内之事。

(二)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虽已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仍处于中浅层次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缺乏积极性,难以达到企业最终目标。校企合作属于市场化行为,双方都想得到效益最大化。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希望提高职工素质,或在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中获取学校一定的智力支持与服务,从而达到赢利的目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都很难满足企业需求。因此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兴趣不高,双方无法长期建立稳定、互惠的合作机制。

2.缺乏制度的保障。尽管国家对校企合作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方针和原则,但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和法律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对校企合作双方权、责、利没有明确的表达。由于缺乏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根本措施,校企合作的深层次阶段难以实现。

3.尚未建立完备的职业资格制度。推行职业资格制度,建立职业资格体系是发达国家推动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的一项主要政策。许多发达国家已形成了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既找不到工作,企业也不能录用的用人机制和社会环境。我国目前的职业资格制度还不够完善,就业准入制度不严格,企业用工、人员上岗有很大的随意性,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借鉴国外经验,深化我国“校企合作”

通过对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经验的介绍和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使我们找到了我国校企合作与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差异所在。国外的经验虽好,但不能照搬,我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对策,以此推动我国校企合作的发展。

1.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应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研发和技术攻关项目,实实在在为企业解决现实难题;同时学校让企业参与教学管理,如学校的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指导教师,并对企业负责人给予物质奖励;学校应对企业员工进行岗前、转岗和进修培训,为企业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政府应制定并实施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来提供企业的积极性。

2.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一套完备的、具有刚性约束的法律保障制度是高职教育得以顺利发展的前提。因此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在职教法规体系、校企合作法规等方面对校企双方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进行明确规定,既要注重保护企业的经济效益,如制定税收、资金、财物、人员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也要考虑学校层面的利益,如建立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等制度。另外,政府的责任与作用也应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3.大力推行职业资格制度。职业资格制度是职业教育的护身符,我国必须制定相关措施并全面落实,否则校企合作就是空谈。

4.树立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的观念。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能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能否有生命力,关键在于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这个观念必须树立起来。

四、结束语

我国高职教育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不仅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有关行业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而且学校与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进行了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合作。但校企合作远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我国应尽快创立更加完善的合作机制,形成一种法律有依据、政府有措施、学校、企业、学生有要求的办学模式,从而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尹金金.德、美、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9):86-89.

[2]张慧霞,王东.美、英、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的经验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9):81-85.

基金项目:2012年度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院级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205)

作者简介:陈银霞(1982-),女,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