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非3D不电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非3D不电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相信今后的商业大片都将是3d的,因为3D电影可以防止盗版,它还是将观众拉回影院的利器。

3D越来越显示出它对电影业的价值。即使观众必须要戴上立体眼镜,票价更贵,还要交付押金,但3D的视觉冲击力更强,细节更丰富,更能刺激人的感官,几乎全行业都把它看做是今后将观众拉回影院的秘密武器―3D影片无法盗版,普通的屏幕没法正常观看,更别说到影院偷拍制作“枪版”。“3D电影在美国的收入是普通胶片电影的3.6倍,在中国则是普通电影的4.2倍。《冰河时代3》在国内上映20天票房已经上亿,《飞屋环游记》头6天内就进账2100万元。”星美国际员工Yichen说,“这是仅靠全国300块数字银幕创下的奇迹。”

用两只眼睛看电影

Yichen对3D电影的最初印象来自《贝奥武夫》。“戴上眼镜,有一种极具压迫性的震撼力,甚至压倒了《指环王》、《黄金罗盘》等电影中的一切特效。尤其是安吉丽娜•朱莉扮演的女妖从水中慢慢抬头的那个镜头,甚至让人有前额开了天眼的感觉。”

这就是3D的魅力,更为真实的场景,震撼听觉的六声道音响,在影院中的每个人都能忘掉身外之物,用每个毛孔去感受电影强烈的声光效果。想象一下,当长着獠牙的怪兽冲破银幕扑面而来,当匪徒射出的子弹直冲你的脑门,飞舞的气球和一整幢房子不是只在银幕里面,而是就在眼前触手可及的地方⋯⋯而实现这一切,仅需要“用两只眼睛来看电影”。

1839年,英国科学家温特斯顿发现了“两只眼睛两个视角”的现象。要证明这点很简单,举起右手,做“阿弥陀佛”状,拇指抵住鼻尖,闭右眼则只能见手心,闭左眼则只能见手背。

“任何立体影像都是由两个不同视角差的影像构成,都是双画面的。也只有让左右眼睛分别看到有差别的双画面,我们才会有立体感。”3D影像公司的苏菲说。照片以及传统的影片都是把立体的影像保存在一个平面中,被看的东西本身不是立体的,不可能有视角差。

为了让左右眼睛能看到有差别的双面画,在早期的3D电影中,人们尝试了很多种方法来对摄影和放映的左右眼画面进行分像。1936年,宝丽来公司的创始人埃德温•兰德发明了偏光膜技术―当光线透过偏光膜时,光波的振动方式会改变。这项技术最初用于汽车头灯,最终却在3D电影中发扬光大。3D电影巧妙地利用了“偏光”(见本期辞典)。两台模拟人眼间距的摄像机,一只代表左眼,一只代表右眼,并排同步拍摄两条稍有水平视差的画面。两幅画面分别存储在摄像机的左眼和右眼。放映时,两幅画面分别装在左、右电影放映机,同步放映。当画面投放于电影银幕前,就会形成左、右“细微”的双重影像。特制的偏光眼镜能将左、右“双影”叠合在视网膜上,由大脑神经产生3D的视觉效果。

数码时代3D出发

3D电影原理很简单,只要用两台摄像机模拟左右两眼,一般两个摄像机之间的距离跟人眼差不多。在实际操作中这却十分困难,长期以来技术一直跟不上理论的脚步。在拍摄中,两台机器的一致度要求非常高,否则很难拍出很好的效果。

“根据拍摄距离的远近,有一个公式来算出两个摄像机之间的距离应该摆放得多远。但是光靠公式也不行,主要还是要靠经验。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就说过,很多关于3D摄影的理论在实践中是错的。也许从数学和物理角度上无懈可击,但实地操作就不对。这是因为他们没考虑人的眼睛是怎么看东西的。当然,即使拍摄好,放映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苏菲说。

伦敦BFI IMAX电影院的首席放映师丹尼斯•劳斯曾说:“我们等于是同时放映两部电影。给左眼看的在这,给右眼看的在那,然后一起跑到银幕上去。我敢保证当你看到时你会忍不住伸手去碰,或者干脆昏倒。《贝奥武夫》给每只眼睛准备了36盘胶片,我们足足花了20个小时才把一切准备就绪。”

并且,传统的3D电影摄像机、放映机受到机械设备的限制,无法将帧率进一步提高,很容易让人感到眼睛不适。即便戴着眼镜,很多时候左眼难免会看到右眼的画面,长时间观看会导致双眼疲劳、疼痛,甚至头晕。而且两套胶片的同步也是个难题。1970年,导演兼发明家阿兰•西里芬特和他的同伴克里斯•戈登有过突破。他们发明了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把两套图像交替地印在一套普通35毫米电影胶片上,使用一台特制的放映机非常简单地放映了一部名为《空姐》的,投资不过10万美元,竟在整个北美狂收2700万票房。但是,尽管放映简单了,眼部疲劳的痼疾依旧没有解决。

在数码时代,这个问题解决了。在Real D公司的系统中,计算机取代了电影胶片盘。它同样需要两台计算机分别输出左右眼的两套画面。当计算机把两套画面送达投影机后,数字投影机将画面的偏光和切换任务交给控制芯片来完成,确保精确。同时,放映帧数也因此大幅提高。在控制芯片的指挥下,投影机可以快速切换播出的画面。如果对每幅画面进行三次切换,观众可以收到144帧/秒的画面。这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观众长时间观看3D影像带来的不适感。这套系统的银幕和眼镜也经过了革新。眼镜表面上的偏光膜条纹由传统的条状改为环形,能更好地过滤光线。要知道,从前人们看3D电影头是不能随便动的,稍微有点偏差就会出现重影。

截至2009年,Real D公司就不遗余力地推广3D电影。从2005年11月到2007年底,短短两年时间里他们不惜血本式的砸钱推广,卖出1000套以上的放映系统,打开了一块3D电影的市场。现在,已经有3400块屏幕安装了Real D系统。

利润吸引力

2008年9月,3D电影《地心历险记》引进中国的时候,由于放映该片需要配备一套数十万元的3D放映设备,以及超过700元/副的液晶材质3D眼镜若干,全国仅有86个厅具备放映条件。“即使影院满足3D放映条件,没有足够大的屏幕也是不行的。英国IMAX剧幕有7层楼宽、5层楼高,专门用来放3D电影,巨大剧幕下,立体感和压迫感就全部出来了。”Yichen说,一块普通大IMAX建设成本就高达2000万元。设备成本提高的直接后果是,观众为了看电影要花的钱更多。如果当地消费能力不足,通常不会有人愿意去购买高出普通电影一倍的电影票。

尽管3D电影的成本高,价格也不低,但利润可观。“《极地特快》在全美3550块普通2D银幕上映,而IMAX银幕只有62块。但最终这62块银幕的收益竟占总票房的25%。也就是说,3D版的平均收益是普通2D版的14倍。”Yichen说。

利润不菲还在于3D放映抢回了不少盗版的份额。梦工厂的创始人杰弗瑞•卡岑博格说:“我们每年因为盗版要损失四分之一的利润。90%都是因为人们把摄影机带进影院里偷拍。但是,你不可能把3D电影也拍下来。”

仅防止盗版这一项,已经足以吸引业内的公司。皮克斯的电影老早就都是3D立体的了,2008年8月梦工厂也宣布,未来只出产3D立体电影。就像卡岑伯格说的,“这就是一次革命”―接下来的两年半到三年里,好莱坞将推出45部3D电影。《玩具总动员》、《蓝精灵》、《美女与野兽》都将以3D版本重映,《黑客帝国》、《指环王》、《泰坦尼克号》准备修复成3D格式再现银幕。虽然《变形金刚2》的导演迈克尔•贝十分讨厌3D,但派拉蒙公司高层依旧表态,在成熟的时候《变形金刚3》会加入3D大军。今年的戛纳电影节首次选择3D版的《飞屋环游记》作为开幕影片,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则首次增设了3D电影奖项。

除此之外,3D放映也让影院经营成为更有利可图的投资―通常一部电影50%的票房归影院所有。

一切都在詹姆斯•卡梅隆的意料之中,他4年前就预言今年将是3D电影元年,立体电影时代即将到来。“3D电影的普及将是电影工业迈向未来的一大步,道理很简单,我们有两只眼睛,不是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