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首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因,然后指出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类型,重点阐述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对策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应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以及教材,教学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这样才能确保职业教育课程诸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和课程系统功能的最佳。
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因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前进的,职业教育课程也不例外。影响职业教育课程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与内因,外因主要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变迁等;内因是指心理学教育学领域的新进展,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采用,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职业学校设施,师资水平等。其中,对职业教育课程影响最大的是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由于影响职业教育课程的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相应地职业教育课程也要进行不断地改革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以下新的趋势。
课程结构是课程要素联系,组合的方式。它包括设置课程,确定各类课程比例、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内容的排列等等。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相对稳定的“骨架”和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课程结构内部的矛盾运动。所以实施职业教育,首先要研究什么是适应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
学历教育在课程选择上以基础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课程的基础性、系统性,是把学问中所包含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按照学问的逻辑结构展开教学。所以学历教育主要是以学问为中心设置课程。职业教育在课程选择上,以岗位关键任职能力所需的知识、经验为主要内容,强调课程的指向性、实用性、时效性,从而决定了要以问题为中心设置课程,首先要考虑的是根据岗位任职需要解决的问题设置哪些课程,哪些课程有利于尽快地形成任职能力。
二、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类型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实践性教学,强调知识技能的针对性、实用性、速效性,实现与职业教育对接,满足职业教育特点的需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力素质上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根据上述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目前有几种课程结构形式可以采用。
一是课题式(单元式)课程结构。课程的总体设计是将所学课程:编成若干个专题(单元),根据每一专题的内容选择若干课程。每一课程的教学变以章节为线索的学科化教学为以“问题”为单元,按专题单元)组织教学。这种课程结构比较适合于各种短期培训。它的最大优点是突破了追求学科体系完整的课程设置模式,突破了偏重理论传承的课程内容设置,淡化了学科界限,强化了岗位任职需求,课程内容针对性强,学了管用。这种课程结构最大难点是问题选择,问题选的准与不准直接关系教学成效。根据各单位的实践经验,一要选择军事斗争需要解决的问题;二要选择任职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三要选择反映学科的精华内容和前沿性问题。
二是两段式课程结构。将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学习。学习专业基础课或技术基础课,为职业教育构建较为充实的专业基础平台,使任职能力的形式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第二阶段为实践应用。围绕任职能力或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这种课程结构的优点是学好理论指导应用,在实践应用中升华理论,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从而实现理论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三是共性合训,特需分训,自我拓展相结合的课程结构。相同课程实行合训,突出必修的共同内容;特需的不同课程分别进行分训,突出各类学生的特殊需要;开设选修课、讲座课、自修课着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要。这种课程结构,既保证了岗位任职所需的知识和经验,又保证了必须共同掌握的知识;既注意到了任职能力的生成,又注意到了任职发展和个性发展所需的知识。体现了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的统一。
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对策
当前职业学校现行的课程体系存在着诸多弊端,这些弊端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在充分研究、借鉴、吸收国内外课程综合化成功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对职校毕业生的要求,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制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注重多样性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众多,课程性质各异,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内容及学生状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从安排顺序上采取“理论一实践一再理论一再实践”模式,也可以颠倒过来;从认识论上采取“感性认识(既非理论也非实践)一理性认识”模式;从内容上采取“问题-知识-经验-技术”模式,或者“经验-问题-知识-技术”模式,或者“知识-经验-问题-技术”模式等。可以开发以培养学生智力技能与专业技能为目标的教材,甚至普通教材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打破传统的从概念到原理的逻辑顺序。如电工教学以设计民宅的照明线路或家用电器线路为开端,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渴求等,这样的学习更有效。
(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充分考虑专业特征
专业的差别往往导致能力、知识结构的完全不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思维、技能特征。如理科类专业要求思维周全、缜密;工科类专业要求思维严谨、准确;管理类专业则要求思维灵活、开放。这就要求在课程实施中表现出这一特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应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连接起来,使已有经验和未知领域对接起来。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多样性与专业理论性的统一,使僵硬的技术赋予灵性,从而使职业教育朝着内容活、形式活、目标活的方向发展。
(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突出问题研究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重点不在于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系统地传授基本理论,学科体系,而在于解决做什么和如何做,突出问题研究。课程内容要研究作战、指挥、训练、政工、管理、装备、保障等各项工作,从中提炼出经验、问题、方法、案例、理论与思想。课程内容要在运用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上表现出独特的创造力。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把功夫下在问题研究上,而不是把功夫下在知识的系统和全面上。没有高水平的问题研究,就没有高水平的课程内容和教材,也就没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强调课程内容对问题的研究,并不排斥对基本理论的阐述,而是不要就理论论理论,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