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区域竞争力内涵的多元化认知与辨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区域竞争力内涵的多元化认知与辨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梳理了有关区域竞争力涵义的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财富创造说,可持续发展能力说,经济实力说,资源配置说。综合能力说,因素说以及其他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同其他区域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资源的吸引争夺能力以及通过对已有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使得本区域能够得到持续、综合、协调的发展,不断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能力。区域竞争力是区域多种能力合成的结果,区域竞争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创造竞争优势。

[关键词]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力;认知

[中图分类号]F276.6;F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0)11-0050-07

目前,对竞争力概念的理解,人们的认识尚不尽一致,如有的认为“竞争力”是综合经济实力。有的认为“竞争力”是经济增长能力,还有人认为“竞争力”是地区竞争优势。从竞争主体的角度,可以把竞争力分为四个层次: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力一国家竞争力,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力一区域竞争力,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竞争力一产业竞争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区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区域的发展是复合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深化的过程,是复合系统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过程。在现有的学术文献中,区域竞争力的概念缺少一个清晰的、公认的含义。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仇保兴,2002)或是“一个具有明确直观含义却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倪鹏飞,2002)。国内机构和学者对区域竞争力的定义大多数都脱胎于国家竞争力的内涵。从理论上理解,国家和地区都是一个不同行政管理层次的地域概念,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国家竞争力内涵的研究来确定区域竞争力的内涵,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现有研究资料分析,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财富创造说

这种观点主要源于WEF和IMD1994年合作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报告》(The GlobalCompetitiveness Report),将一个国家(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IMDl996年将国家(地区)竞争力定义为一国创造增加值,增加国家财富的能力,这主要通过管理资产与过程、吸引与拓张、全球与本地几种关系,并整合形成一种经济和社会模式。阳国新(1995)认为。区域竞争力是指各经济区域所提供的商品在某一特定区域市场中占领的市场份额,主要强调地区培育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郝寿义、倪鹏飞(1998)认为把区域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区域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能力。谢立新(2003)认为,地区竞争力也可以表述为一个特定地区在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具有相对于其他地区更能优化资源配置,营造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因而,地区竞争的实质也是比较生产力的竞争,地区竞争力的实质也是比较生产力。单玉丽、张旭华等(2005)认为,区域竞争力是指该区域在其区域范围内集散资源、提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区域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持这类观点的学者以区域经济的均衡产出、生产能力和市场地位来描述竞争力。此类定义突出了区域经济的产出层面,其最大优势是用经济产出标识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强弱。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说

此种观点认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竞争力问题本质上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张为付、吴进红(2002)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与整个市场加强分工与协作,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的本质特征是对区域内全社会生产要素的整合和利用,实现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创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环境。丁力、杨茹(2003)认为,竞争力是经济增长的增长能力,它不同于经济实力和经济增长能力,体现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度。地区竞争力是一地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它的强弱可以通过地区竞争力指数得到客观反映。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定义是,一个区域整个市场加强分工协作,以创造实现区域社会可能性持续发展的能力。左继宏、胡树(2005)认为,区域竞争力应该定义为参与竞争的区域(省、地区)依据区位特点,通过实现产业的合理分工、协作而表现出吸引利用资源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用。张斌、梁山(2005)认为,区域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综合利用并不断改善本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结构、文化、价值观、制度体系等而获得的与其他区域相比所具有的能够促进本区域环境、经济和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_。芦岩、陈柳钦(2006)曾将区域竞争力定义为,经济区域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有效配置资源,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其他同类区域)更多的财富、占领更大份额的国内外市场,以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程玉鸿(2008)认为,一定意义上,区域竞争力可看作在特定时段内,由区域的居民、企业和政府在其特定环境中通过对发展资源的吸引、争夺、利用、控制和转化而共同创造的。区域的三个竞争主体所追求的目标无疑是考察区域竞争力必不可少的三个方面,三者的有机整合可看作区域竞争力的总体表现或区域竞争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竞争力问题本质上也就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区域竞争力不是一个目标,更多的是区域持续发展的指示器。

三、经济实力说

严于龙(1998)认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在国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的强度以及在国内外贸易、金融、投资中的地位,强调一个地区提供基础设施所达到的科技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主要强调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费洪平(1998)认为区域竞争力主要强调一个区域在国内外贸易、金融、投资中的地位,强调一区域所提供的基础设施,所达到的科技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府行为和政策干预等因素,为国际资本流动创造的条件;他进一步指出:区域竞争力的概念一方面反映了该区域目前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比较准确地勾画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水平。李宝新(2001)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政治、经济、社会基础建设、环境、科技等各个领域所能达到的先进程度的综合反映㈣。苏晓红(2002)认为,区域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在竞争某些相同资源时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经济实力的强弱程度。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生产要素的禀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创新能力不同,区域竞争力必然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㈣。王成超(2004)认

为,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国内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它既反映了该区域已经取得的经济成果,又可以预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这类研究者用区域经济实力来定义区域竞争力。然而,“区域经济实力即区域竞争力”一说极易引起争议,因为在IMD和WEF的竞争力构成体系中,经济实力被列成是竞争力构成要素之一。经济实力表现为当期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着眼于现在;竞争力更侧重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着眼于未来。因此这类定义很少被采纳。

四、资源配置说

王秉安,陈振华等(2000)认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省、市、县或其他)在大区域中与同一类型区域争夺市场和资源的能力,或者说是一个区域在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王连月、韩立红(2004)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区域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的能力,为其自身发展所具备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也可以说,是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市场的争夺力。这里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就是区域竞争力,表现在资源优化配置上,既有内部资源的有效安排,外部稀缺资源的容纳,又有内外资源的有效协调配合;这里也体现了区域竞争力的目标是,如何通过对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确保区域经济运行和发展,以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达成。王立成(2006)认为,区域竞争力可以界定为:一个区域为谋求自身发展在其从属的区域内和区域间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资源配置说”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本质,即对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而区域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的范畴,也是一个经济学范畴,因此它脱离不了经济学的本质,也要研究一个区域或地区如何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这种观点强调资源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区域间的竞争就是对资源的竞争,并且重视区域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区域竞争力的概念又不同于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虽然同样是讨论区域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然而。区域竞争力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竞争角度切入,从一个区域自身为主扩大到大区域中去,来为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这一类定义突出投入与过程层面,力求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济的本质是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并不等于其经济表现就更好,这一类定义没有把握研究区域竞争力所追求的目标。因此,至于如何通过选择衡量资源优化强度的指标来分析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是相对比较不容易些。

五、综合能力说

赵修卫(2001,2003)认为,区域竞争力应该包括多种能力,如对资源的吸引以形成相对优势的能力,产业创新或者可持续发展以形成竞争优势的能力,或者是“区域吸引资源的能力以及区域对所吸引的资源的消化能力的综合”。王秉安(2003)认为,一个较为完善、合理的区域竞争力概念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区域竞争力是一种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能力――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客观现状为基础,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二是区域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性的能力――竞争力分析是一种比较研究;三是区域竞争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由区域的直接性竞争力(如企业竞争力等)、间接性竞争力(如国民素质竞争力等)、显在性竞争力(如经济实力竞争力等)、潜在性竞争力(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等)、物质性竞争力(如基础设施竞争力等)和精神性竞争力(知识经济竞争力等)综合形成。郭秀云(2004)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概念,它是指一个区域(国家或地区)在与其他区域竞争中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包括经济增长潜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市场占有能力,是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和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潘丽柳(2004)认为,区域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一个地区集散资源、创造财富、提供服务以带动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是地区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人民素质等综合水平和能力的体现。蒋满元,唐玉斌(2005)将区域竞争力定义为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所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种争夺资源或市场的综合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实践中,区域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其中相比较而言,在区域竞争力的内涵体系中,产业竞争力应是具有核心地位的。徐宏、李明(2005)认为,区域竞争力不止体现在资源争夺和配置力上,也要表现在经济成效上,并且区域竞争力是一个过程量,不止对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有意义,更重要的是要有指向未来经济良性发展的指向性。因此,区域竞争力是某一区域在所从属的大区域中对有限资源的吸引力,配置区内资源形成自身比较优势和实现经济成效的行动力,及实现未来良性发展的趋向力,是竞争力资源与竞争力过程的统一。李莉、高志刚(2005)认为,区域竞争力是指在系统分析区域现状基础上,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在资源环境、经济实力、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管理服务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通过比较所具有吸引、争夺、转化资源和控制、占领市场的能力,亦即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资源配置和市场导向功能的能力。此种观点认为,区域竞争力是区域多种能力的综合。

六、因素说

1988年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Development,IMD)联手每年发表一份《世界竞争力报告》,早期的IMD区域竞争力模型是将区域竞争力分解为八个大的方面因素,包括企业管理、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政府作用、国际化度、基础设施和金融环境。其核心是企业竞争力。其关键是可持续性发展。这几方面构成的区域竞争力优势在本地化与全球化、吸引力与扩张力、资产与过程、和谐与冒险四种因素环境中所形成的(见图1)。IMD现在使用的模型,是在早期模型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后得到的。它用四个因素替代了原先的八个因素(见图2所示),它们分别是:经济表现、政府效率、商务效率、基础设施。每个因素又各自包括了五个子因素,经济表现包含的子因素为:经济实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就业、物价;政府效率包含的子因素为:公共财政、财政政策、机构框架、商务法规、社会框架;商务效率包含的子因素为:生产力、劳务市场、金融、管理实践、态度与价值;基础设施包含的子因素为:基础性基础设施、技术性基础设施、科学性基础设施、健康与环境、教育。

波特(Porter M E)在1990年发表的《国家竞争力》一书提出了区域竞争力模型。波特认为,区域竞争力集中体现在一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上,

即其产业在大市场中的竞争表现。而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六个因素,即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与辅助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作用以及政府作用,这六大因素就构成了著名的“钻石模型”,即波特区域竞争力模型(见图3)。

由加拿大学者帕德莫和吉博森(Tim Padmore,Hervey Gibson,1998)在“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GEM模型。GEM模型确定了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六大因素,包括“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本地市场”、“外地市场”,并用一个蛛网图表示(如图4)。六个因素被分为三对:包括“资源”和“设施”合称为“因素对I”――基础(Groundings),“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合称为“因素对II”――企业(Enterprises),“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合称为“因素对III”――市场(Markets);而GEM模型正是这三对“因素对”名称第一个字母的缩写。

Brooksbank和Pickernell(1999)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定数量的决定因素相互强化的结果,是区域间相对居民生活水平的比较。张辉(2001)对区域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区域竞争力三维模型。张辉认为,区域竞争力是由区域网络、区域内部流和区域外部流这三大因素构成的。区域网络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内联系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活动的特殊的关系类型。所谓流,就是那些运行在区域网络之中与区域的发展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所有的实质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其主要包括各种货物、信息、资本和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区域内部流就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之间通过区域网络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总称;区域外部流则是区域内的行为主体与区域外的行为主体之间所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活动的总称。三因素有机地统一于区域之中,密不可分。

魏敏等(2004)把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因素分为3大类,即初始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现实竞争力,权重分别为0.2、0.3和0.5,其中初始竞争力包括自然优势力,潜在竞争力包括政府能动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人力竞争力和外界互动力,现实竞争力包括经济实力(GDP及人均GDP)。段治国(2004)认为,区域竞争力取决于五种不同因素的组合。五种因素为:变革因素、变革过程、环境条件、企业自信心和工业序位结构。变革因素包括人力资源、金融活力及自然资源变革过程本身依赖的工业效率、企业内部创新与企业的外向性;环境条件涉及活力、市场、政府干预程度及社会与政治的稳定性;企业自信心反映了企业经理们对其所在区域竞争力的评价与判断;工业序位结构反映区域十大出口工业在国际市场贸易份额中所占的比重及其贸易额的增减。一般来说,变革过程与工业序位结构的变化较快,往往对一个区域的竞争力发生最直接、最迅速的影响,环境变化一般要经过若干年才会对竞争力产生作用,是一种中期影响,而对区域竞争力产生长期影响的是人力资源开发。夏智伦、李自如(2005)把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因素分为7个,即: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科学技术竞争力以及劳动力(人力资本)竞争力。这7大因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区域竞争力的有机整体㈣。左继宏(2005)对区域竞争力按九大因素来评价,包括区域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金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城市竞争力、政府作用、国民素质竞争力、居民生活竞争力,然后按照区域竞争力构成的属性的重要程度来分析,可以将区域竞争力从三位一体即区域核心竞争力、区域基础竞争力及区域服务竞争力出发,从区域竞争力的层面来看,区域核心竞争力包括区域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及城市竞争力;区域基础竞争力包括基础设施竞争力及国民素质竞争力;服务竞争力包括政府作用、金融竞争力及居民生活竞争力。龚发金(2007)认为,波特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中的产业竞争力是国家内不同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可将之独立出来,与企业竞争力和涉外竞争力一同构成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即三大主要竞争力因素,这也是对IMD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中企业竞争力模型的具体深化;直接经济因素的存在是受其环境因素影响的,IMD区域竞争力模型中的“政府作用”与“金融环境”在一个国家内不同区域竞争力比较中差异较小,意义不大,故予以舍去。根据中国的国情,以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科技竞争力作为直接竞争力的外部因素,即间接竞争力因素,这也可以视作对波特区域竞争力模型的补充(如图5所示)。因此,龚发金(2007)认为,区域竞争力由三个直接竞争力因素(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涉外竞争力)和支撑他们的四个间接因素(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两个层次构成。在图5中,内环中的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与涉外竞争力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主动关系,它们共同构成区域竞争力的直接竞争力。外环中的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力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为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开放竞争力的依托,即区域竞争力的间接竞争力。其中,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更体现近期的支撑性竞争力,而国民素质竞争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力更体现长期的支撑性竞争力。

七、其他观点

还有一些学者分别从制度经济学、系统论、演化经济学、博弈论等视角阐述了区域竞争力的内涵。杜伟(2005)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区域竞争力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定的制度安排,区域竞争力不单是要素或资源、企业或产业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其实质是区域内能自我完善、自我协调的制度体系。周群艳(2006)从系统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区域竞争力是指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竞争中,以其现有的在自然、经济、社会、科技、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其内部城市间的动态网络关系及层次性递进为运行方式,通过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相互配合形成的能抗衡甚至超越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以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为区域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系统合力。其中,区域持久的竞争优势表现在吸引区外物资、资本、技术、人力、信息、服务等资源要素向区内集聚,以及对各资源要素进行配置和整合的能力;区域绩效即区域财富和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李琳(2008)从演化经济学视角看,地区是一个影响本地组织的行为与绩效的实体;在演化过程中,地区积累特有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形成特有的制度环境;这两种要素充当选择工具与激励机制,对本地行为

主体的学习过程与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这两种要素交互作用、共同演化的过程,就是地区竞争力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从长期演化视角看,地区竞争力是不可预测的。税伟(2010)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与其它同层次区域的竞争中,以企业和产业(集群)创造较高的生产率为核心,获得经济的持续、协调和快速增长,实现区域繁荣和社会和谐的系统能力。即可用区域竞争力的金字塔结构来描述(如图6),位于最顶层的目标是区域的繁荣和社会和谐,而这又取决于生产率(生产力)水平,企业和产业(集群)则是实现较高生产率水平的核心,但区域综合竞争力、产业(集群)竞争力最终需要各自的影响要素作为坚实的支撑。

孙利娟(2010)从博弈论视角将区域竞争力定义为,区域竞争力是区域在实现本身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与其他区域进行博弈时,对策略空间中的策略进行分析、评价、选择和执行的能力。区域发展目标的多样性导致区域间在多个维度上展开竞争,而区域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都会对区域间的博弈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区域间的竞争就是拥有多个博弈主体的团队之间进行的、在多个维度上展开的多维团队博弈。区域竞争力就是各个区域进行多维团队博弈时,各区域的各个博弈主体对策略空间中的策略进行分析,选择适合区域发展的策略,从而使得团队整体支付最大的能力。

八、小结

对区域竞争力内涵理解的分歧,只是源于不同的理论思想和研究视角,不存在对错优劣之分。有些是可以共存的,比如即财富创造是区域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可持续发展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根本意图,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当然,由于上述对区域竞争力内涵的理解各自有所侧重,因而都有所缺失或者说是不够完整。上述关于区域竞争力内涵的研究,其共同点在于强调区域竞争力的现实竞争力,这种现实的竞争力包括提升生产力水平,对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分配,从而创造出比别的地区更大的产出与效益。但是,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现实竞争力的研究,更应该注重潜在的可持续的竞争力的研究。而潜在的区域竞争力包括区域核心产品的可持续性、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产品市场的可持续性、资本引进的可持续性、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以及人才利用的可持续性等等。通过对上述各种观点的梳理,笔者认为,区域竞争力的定义应该是: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同其他区域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资源的吸引争夺能力以及通过对已有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使得本区域能够得到持续、综合、协调的发展,不断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能力。区域竞争力是区域多种能力合成的结果,区域竞争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区域竞争力强,区域就能获得更多的战略资源,就能有效地优化配置资源,区域经济就能得到更快的发展。另外,还要把握区域竞争力内涵应注意突出以下要点:一是竞争主体是具有相对独立发展能力的一国内的经济区域;二是区域竞争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式、国际化竞争,特定区域的竞争对手并不限于国内,还包括所有基于特定资源、要素或有利条件形成竞争关系的国外区域。如我国沿黄渤海地区与日、韩西部沿海地区基于港口贸易的竞争、东南亚发展中各国的特殊经济区基于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和技术、产业转移的竞争等。有学者曾指出,区域竞争是一种受中央或上级政府规制和政策约束的准竞争,虽然有可能出现优胜,但一般不会出现劣汰。这种观点恰恰忽视了全球竞争的基本特点,犯了仅从本国范围内识别竞争对手的“近视病”,在全球竞争中,即使充分考虑本国政府的干预、规制与扶持,也完全可能出现区域间竞争力持续分化和弱势区域停滞衰落的现象;三是区域竞争力的强弱直接表现为区域内产业(或企业)相对于其他区域内产业(或企业)创造财富、争夺国内外市场能力的强弱,其根本目标在于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与强化则主要得益于该区域对全球资源的吸引、整合和有效配置。

区域竞争力理论是建立于竞争优势理论基础之上的,区域竞争力可以看成区域创造竞争优势的能力。具备了竞争优势的区域,就有可能使自己在区域中通过竞争来获取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战略资源。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区域可以发展其它区域具有优势的相同产业,关键在如何正确地选择其竞争战略,创造竞争优势,实现赶超。因此,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创造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