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寻有效性的真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寻有效性的真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但体现在知识的掌握上,还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和组织上,是教学方法的合理化,教学选择的正确性和教学功能多元化的体现。实现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不学的目标。

【关键词】教学内容的有效;教学策略的有效;教学选择的有效;教学功能的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时下提倡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一种主流,但有效性的真正内涵是什么,体现在哪里,有什么外在和寄托形式,似乎总有种只可意会却又无法言清的感觉。接下来,笔者将就有效性与同仁们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有效性的含义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提高、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句话就是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二、有效性的内容

新课标中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效的体现应包括这三方面的综合发展,单一的、个别的发展根本不能称之为有效的。通过教学掌握了知识能算有效吗?学生是如何获得知识的?这些知识对学生有哪些影响呢?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提供优质服务,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总之,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乏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追求有效首先要做到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因为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是学生和老师发展的根源,是引领学生成长的基础。但教材提供的课文并不等于教学内容,就一篇具体课文的教学来说,教材内容只有经过教师合理的教学化处理后,才能转化为合适的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依照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受语文课程目标的指引和规范,教学内容应当指向课程目标,而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要教“课程的语文”而非“教师的语文”。其次,教师要从儿童的视角选择教学内容。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秉持“以儿童的悟性定深浅”“视儿童的耐性取多少”“就儿童的知性分先后”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审视,合理取舍,有重点地选择并加以整合,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情感需求和发展需求。最后,教师要依照文本价值选择教学内容。每一篇课文都有自身的精妙所在,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和个性,我们要发掘出独特的一面,抓住那些最能凸显文本内涵的语文核心价值上。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住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南辕北辙、本末倒置的教学,能谈到对学生的发展吗?

(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目标该如何实施?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如何有效结合,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新课标中提出很多课程目标,如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加强课内外的阅读、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等等。这些目标的实效性都依赖于课堂教学,依赖于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其实这些子目标综合浓缩起来就是“前言”中提出的“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就是让每个学生爱语文,会用语文,具有语文素养。这样一想,忽然明白不管什么题材的课文,不管什么内容的课文对于目标而言都是一块基石,一层垒土。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又何必计较课文讲了什么,怎么讲的呢?歌唱家唱歌最重要的是用心唱,唱出歌曲中的情。学语文也是如此,用心读,读出课文中的情。到那时,课文的内容学生还会不明白吗?由此可见,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去读,有感情地读,多角度、有创意地读,用心地读。基于文本、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基于语言文字地读,读出词语的色彩,读出句子的韵味,读出个人的见解,读出自己的困惑。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根本,也最有效的教学。

(三)教学选择的有效性

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教科书中安排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但有时老师的教学会偏离方向,通过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永恒的宗旨,可在实际中语文课变成了科学课,思品课、哲学课和音乐课,课堂上搞演讲,讲故事,老师抛弃了文本,游离于教材之外。如教授《恐龙》一课时,老师忽视了课文中描写恐龙的方法,感受到恐龙的巨大,花大量时间让学生收集的各种恐龙的资料;如《钱学森》一课写出了钱学森的拳拳报国心,漫漫归国路。可老师却与学生大谈要如何爱国;《青蛙看海》写出了青蛙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看到大海的经过,要体会出艰辛与喜悦。老师非要总结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长江之歌》是歌词,课上教孩子们学唱歌等等。这样的课堂是有语文味的课堂吗?有人提出教学的适切性,我觉得非常有道理,这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和对学生发展需求的认识深度。一篇课文,可教可学的内容也许有几十个,对不同的老师来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不确定的。聪明的教师会在深入研究课标、研究学生、研究文本的基础上,在考虑学生实际的前提下,找到文本与课程目标的最佳结合点,在充分尊重编者的前提下,选择精要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功能的有效

新课标中有四大基本理念和十项课程目标,它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被赋予了太多的责任,学生在课堂上要学的内容太多了。可一些老师却片面地理解为牢固掌握知识即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的理解是肤浅的。课堂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感受到文字中寄托的情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享受学习的幸福感,这里我特别想强调学生学习的幸福指数。一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害得多少天真烂漫的孩子早早地失去了幸福快乐的童年,在学校学,在补习班学;天天学,日日学。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你有没有想过,孩子愿意吗?他学得幸福吗?所以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加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有效,做到让孩子现在快快乐乐地学,将来不知疲倦地学,一辈子趣味盎然地学。“奠基六年,致用六十年”、“学是为了不学”这些思想都说明了这样的道理。我们要让它成为实际,而不是一句空口号。

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的奋斗目标,愿我们的教学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还给孩子们应有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