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感恩黄河源之西行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感恩黄河源之西行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考察黄河源头,他们三次走进海拔4500米的黄河源,考察了整个青海境内的黄河:为宣传黄河源,他们走过了沿黄九省十几个城市组织了上百次宣传活动,整个活动行程达几万多公里,为保护黄河源,他们募集了总值达40多万元的财物,资助了40多名贫困学生,发动了几十所高校上万名志愿者参加了保护黄河源行动。

因为他们的努力,2008年,全国第一所以大学生名义修建的希望小学――“大学生・思源”希望小学即将在黄河源头建成。

他们只是济南一群稚气未脱的大学生,是黄河将济南的他们与青海的黄河源头联系在一起。他们的足迹踏过了广袤高远的青藏高原,踏过了贫瘠闭塞的落后山区,沿着黄河,行程7000多公里,一路追寻……只为心中解不开的黄河情结。

情牵黄河源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哺育沿岸人民的生命“脐带”,炎黄子孙的精神长河。然而,现在的黄河自甘肃起,早已变了颜色。水土流失让纯净的黄河水变得一碗水半碗沙的浑浊。黄河源,这个昔日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人间天堂如今却成了土地贫瘠、生态破坏、鼠灾严重、经济贫穷,教育落后的国家级贫困地区

山东处于黄河下游,齐鲁大地深深受着黄河母亲的滋润和哺育。2005年冬,时值大二的山东建筑大学学生王聿珩无意中看到关于母亲河源头的报道,他被刺痛了。于是他和周围的同学进行了讨论,一个大胆的想法便在这场炙热的讨论中产生了――为“母亲”行动起来,做一个保护黄河源、保护母亲河的公益活动。

王聿珩和他的同学们说做就做,活动的内容逐渐成形,讨论、做策划、修改,一次次他们的活动方案被自己,一次次又有新的灵感出现而激动,终于一份比较完整的活动方案完成了。然而,这仅仅是开始,该怎么去完成这个活动,大家心里都没有底。“除了梦想我们一无所有,但是我们必须咬着牙做下去……”王聿珩对他的队友这样说道。

学校里德高望重的领导和教授对他们的想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随后他们自发成立了“保护黄河源协会”,并成立了“保护黄河源支教科考队”,王聿珩任队长,整个组织完备起来。

这帮执着而热情的年轻人便开始忙碌起来,联系媒体、跑赞助、组织驻济十大高校募捐,策划济南书画家作品义卖……渐渐的,关注他们的媒体越来越多,中央电视台、山东卫视、齐鲁晚报等媒体相继对他们的活动进行了采访,特别是组织的驻济十大高校募捐募集的接近30万元的衣物书本,更是将这次活动的前期准备推向高潮。整整一个学期,王聿珩和他的队友们天天奔波忙碌,终于完成了前期的活动。

反哺黄河源

暑假,他们一行12人终于到达了青海省,39小时的火车加上12小时的车程,队员们依然精神抖擞,他们都被头顶纯净的蔚蓝和纯白的云朵深深震撼。更让他们震惊不已的是在黄河源头的扎陵湖看到的“纯粹”的黄河水。

到达青海后第二天,汽车在荒无人烟的高原上奔驰了十几个小时,他们到达了黄河源头纪念碑――牛头碑,巨大的青铜制作的牛角与纯蓝的天空融为一体,仿佛有神圣的光晕笼罩。他们忍着4600多米海拔带来的强烈高原反应,在震撼于此的同时,对黄河源头地区的植被、水质、鼠害等生态情况进行了考察。

队员们很难想象,在山东看到的浑浊黄河水,在源头竟是如此的纯净,大家都忍不住掬了几捧品尝。由于过度放牧,当地植被破坏很严重,地面上满是黄土和老鼠洞,这里的老鼠都如兔子大小而且数量很多,丝毫不惧怕人……这里的生态情况让大家的眉头都皱了起来,他们默默地记录,拍摄,心疼……希望通过他们的考察能引起更多的人的关注并投入到保护黄河源的行动中来。

告别牛头碑,保护黄河源科考支教队的队员们顺着黄河一路向下,活动的第二阶段是在民和县山区小学的义务支教,队长提议要去最艰苦的最偏远的小学,三个小时的山路车程后,他们到达了在山顶上的山小学。破损的墙壁、失修的旧桌椅、屋顶上两三个破裂的洞,这所仅有4个老师,35个学生的山顶小学,也是他们这次活动中最难忘的地方。

渴了便去附近山沟的水窖去打水,饿了就吃上山之前买好的青菜,晚上睡的是教室里临时拼凑的课桌,盖的是校长去周围农家挨家借来的被褥……队员们乐观地克服了艰苦的条件。他们安排好上课的计划,初次登上讲台的小伊说:“第一次在台上讲课还有点紧张。不过看到下面孩子们眼睛里那种亮晶晶的东西,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渴望,我心里就忽然有了种责任感、自信感,一定要把更多的知识教给他们,把课上好。”山顶上经常会停电,为准备第二天的课,队员们不得不点着蜡烛备课,批改作业。烛光闪闪,照亮了他们年轻的脸,也照亮了他们心中的灯,他们为自己的这段经历而自豪。

支教结束的那天,孩子们为“小老师”们表演了自编的节目,还没有开始,几个女孩子就开始哭了。在集体表演《感恩的心》时,队员们、孩子们都泪流满面。支教的时间不长,但孩子们早就把他们当作最亲的老师和哥哥姐姐,感情在不知不觉中早已深厚。队员大明在回来后常常提起那时最粘他的祁鹏福小朋友,“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真想再捏捏他的小胖脸……”

活动暂时结束了,队员们的心还在黄河那头的青藏高原上,情牵梦绕。

携手黄河源

保护黄河源协会的大学生们回来后,随着山东卫视随行记者采编的专题片的播放,各路媒体的报道,他们的行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认同。队长王聿珩也因此荣获了感动山东优秀人物、团中央“我与祖国共奋进一新时代的年轻人”,“济南市道德模范提名奖”等众多荣誉称号。保护黄河源协会入选了山东省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被评为“2006全国十大社会责任博客”。

如今,保护黄河源协会的队伍还在不断壮大,济南多所高校都参与到了保护黄河源的活动中。每年暑假去青海的支教和考察是他们一直延续下来的活动。身在黄河下游的他们觉得反哺黄河源头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他们走进泉城广场,走进高校,走进社区,募捐、义卖,联系企业赞助,年轻的他们还在为保护黄河源奔走和忙碌。因为他们的努力,济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黄河源。

年轻的身影在世界屋脊上穿梭,把黄河首尾人民的情谊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处处留下了感动。同饮黄河水,情系黄河源。活动还在继续,爱心仍在传递。